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考察帕洛诺司琼与其他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等系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行化疗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第一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在患者每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恩丹西酮8mg或盐酸格拉司琼3mg。根据WHO消化道反应分级标准,观察0度(无恶心)、I度(轻度)、II度(中度)、III~IV度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未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少数出现I~II度恶心呕吐;对照组少数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1],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利于整个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碳酸锂为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 ,对抑郁症也有预防作用。但由于该药的治疗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 ,大多首先出现的是消化道反应 ,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研究发现 ,口服的碳酸锂主要被小肠吸收 ,分布于各组织 ,以甲状腺、肾浓度最高 ,主要以尿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1] 。现将我院服用碳酸锂的 5 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见表 1。表 1  5 0例患者各系统不良反应情况消化系统恶心腹泻呕吐食欲下降上腹不适泌尿系…  相似文献   

3.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肿瘤化疗呕吐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常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十分痛苦 ,而且影响化疗顺利进行。 2 0 0 0 - 0 6~ 2 0 0 1- 0 6笔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40例肿瘤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 ,取得很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全部病人无心脑肝肾部位器质性病变 ,无肠道梗阻、妊娠等非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在临床试验前2 4h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 40例病人中男 2 3例 ,女17例 ,年龄 2 5~ 6 5岁 ,经临床病理诊断肺癌患者 12例 ,淋巴瘤 16例 ,鼻咽癌患者 6例 ,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1):52-53
目的:观察大半夏汤对化疗呕吐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止呕的临床机理。方法:随机选择至我院进行化疗且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后给予大半夏汤治疗恶心呕吐。中药汤剂由本院药剂室煎制,每剂中药煎2次,分3次服用,每次150mL,3次/d。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度的变化以及疗效变化。使用Karnofsky量表对患者服用大半夏汤前后的体力状况进行评分,观察其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恶心、呕吐的0度及I度患者明显增加,而II度、III度患者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200例患者中CR36例,PR128例,临床有效率为82.00%,通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发现,大半夏汤对患者身体状况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79.50%。结论:大半夏汤对于化疗呕吐具有明显效果,即能够止呕,又能够补益患者的元气,对于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预防伊力替康导致的迟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55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26例,在化疗前1天起口服半夏泻心汤连续5天;对照组29例,两组均接受含伊力替康的化疗方案各60疗程,对两组患者腹泻、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血液学毒性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26.7%,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度迟发性腹泻中药组未见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均以Ⅰ至Ⅱ度为主,中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为88.3%,两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白细胞下降Ⅲ~Ⅳ度为30.0%,血小板达Ⅲ~Ⅳ度下降为16.7%;对照组白细胞下降达Ⅲ~Ⅳ度26.7%,血小板达Ⅲ~Ⅳ度下降为18.3%,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能预防伊力替康导致的迟发性腹泻,减少化疗后恶心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希罗达口服,每日2次,餐后服用,2500mg/m2.d,连续服用14d后停药7d,治疗周期为21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43例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情稳定(SD)20例,疾病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27.9%,临床获益率74.4%。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HFS)22例,色素沉着21例,恶心10例,呕吐8例,厌食12例,腹泻10例,白细胞下降12例,血小板下降4例,大多数为Ⅰ-Ⅱ度,2例Ⅲ度HFS,1例Ⅲ度色素沉着。结论:希罗达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肯定、用药方便、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减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减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60ML+5%葡萄粮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天为1周期,在化疗开始前2天用药;对照组仅用化疗。所有病例均接受2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恶心呕吐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重度呕吐比例稍低。结论: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时对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都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该药对中晚期患者的化疗减毒作用有效。  相似文献   

8.
米希茂 《光明中医》2009,24(9):1755-175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减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60ML+5%葡萄粮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天为1周期,在化疗开始前2天用药;对照组仅用化疗.所有病例均接受2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都明显优干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恶心呕吐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重度呕吐比例稍低.结论: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时对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都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该药对中晚期患者的化疗减毒作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皮内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皮内针联合西药格拉司琼方案;对照组(59例)单使用格拉司琼方案。对比两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及血清五羟色胺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总控制率(86. 7%)明显优于对照组(59. 3%)(P 0. 01);治疗组内不同肿瘤间总控制率无差异(P0. 05);两组患者化疗2 d后血清五羟色胺(5-HT)升高程度无差异,化疗结束2 d后治疗组5-HT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内四种肿瘤化疗2 d后5-HT升高程度及化疗结束后2天5-HT下降程度均无差异(P0. 05)。结论:皮内针联合西药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提高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防治化疗性呕吐的疗效及其最佳配比。方法:将48例采用顺铂为主要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预防呕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其中治疗1组旋覆花与代赭石之比为3∶1,治疗2组旋覆花与代赭石之比为1∶3,观察3组的恶心呕吐控制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于迟发性呕吐,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87. 5%,明显高于治疗2组的50. 0%与对照组的3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爆发性呕吐,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93. 8%,治疗2组为87. 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旋覆代赭汤能有效缓解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且按照《伤寒论》原方中旋覆花与代赭石之比为3∶1时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甲磺酸托烷司琼 (Trop)对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采用Trop(第 1周期 )→胃复安 (第 2周期 )止吐方法 ,对照组采用胃复安 (第 1周期 )→Trop(第 2周期 )止吐方法。观察 2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第 1天 ,治疗组对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完全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对恶心、食欲不振的有效控制率略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化疗第 2~ 6d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rop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口干、便秘、疲倦、嗜睡及失眠 ,均较轻微。结论 Trop在控制强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方面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替代”与“补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复习了替代和补充医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中医药作为替代补充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中医药作为替代和补充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作用点包括以下方面:(1)不能从化放疗获益的晚期患者可以用单纯中医药替代治疗;(2) 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减症或减毒、增效的补充治疗;(3)老年人、体力状态(PS)差患者的替代治疗;(4)中医药与新技术(体外高频热疗、粒子植入和射频消融等)结合的补充治疗;(5)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以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6)术后或放化疗后的中医药的维持治疗;(7) 治未病: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或“无瘤”患者)的预防。笔者还总结出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处方规律,并展示了许多临床有效病例。  相似文献   

13.
王淑琳  闫磊  王琪琦  刘杰 《河北中医》2000,22(8):577-578
目的 观察健俾和胃降逆汤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引起呕吐的效效。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21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健脾和胃降逆汤,每日1次,从化疗前1天晚上开始服,12h1次。对照组从化疗前1天晚上开始予异丙嗪25mg,日2次,维生素B610mg,日3次,口服:胃复安20mg,日2次,肌注。观察患者体重、消化道反应情况、化疗完成情况。结果 化疗中断率、体重增加率、呕吐治疗总有效率及治愈率,2组比较有显著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联合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序贯给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2例伴有中、大量恶性腹水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腹腔置管引流尽量放干腹水后,腹腔内注射药物羟基喜树碱20 mg,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60 mg,速尿40mg,夹闭引流管6 h后将鸦胆子油50 mL注入腹腔,1周后重复,共2~4次。结果全组腹水完全缓解率为20%(15/72),部分缓解率为50%(36/72),腹水控制有效率为70%(51/72)。主要毒性反应是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结论腹腔置管引流联合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序贯给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晚期恶性肿瘤中医疗效标准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2份样本,以生存时间为因变量,以多种评价指标为自变量,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生存预测模型,选择其独立预后因素作为晚期恶性肿瘤中医疗效标准的评价指标。结果根据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为瘤体大小、KPS评分、体质量及主症变化4项。结论瘤体大小、KPS评分、体质量及主症变化4项可作为中医疗效标准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晚期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经过NSR-2000工具筛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并符合中医内科虚证诊断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虚证证候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67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187例,符合中医内科虚证诊断标准161例。各病种虚证证候分布特征各有特点。总体晚期恶性肿瘤营养风险患者出现气虚证、脾虚证较多。结论:初步研究提示,晚期恶性肿瘤营养风险患者出现虚证比例较高,各病种虚证分布特点不一,以气虚证和脾虚证为多见,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肿瘤营养风险中医药干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乳糜胸的疗效。方法收集恶性肿瘤开胸术后乳糜胸10例,予以积极纠正全身情况、闭式引流、胸膜黏连,减少乳糜液生成及配合中药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黄芪、太子参等,1剂/d)治疗,观察其治疗时间及治愈率。结果经保守治疗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糜胸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综合疗效标准探讨及初步运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为前提,分别考察肿瘤及宿主对中医药治疗的反应,制定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方法:以肿瘤大小变化,与肿瘤相关的主症变化,Kqrnofsky评分,体重等作为近期职效判定指标,制定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对1997年3月-1998年8月西苑医院肿瘤科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与肿瘤客观缓解率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胃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疾病特点、相关中西药联合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全国2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数据库中住院患者诊断信息及医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胃恶性肿瘤合并疾病以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最常见;并发症以浆膜腔积液、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多见;在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中50%以上为进展期胃恶性肿瘤;合并良性肿瘤中86.00%部位在消化系统及肾脏,合并症中,消化系统疾病占23.80%;按照关联规则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出最常使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为抑酸药物联合扶正和祛邪中药。结论:真实世界中胃恶性肿瘤疾患人群多数为进展期,伴有淋巴结及其他部位的转移;并且多同时合并中医脏腑辨证中的脾肾疾患,应注重关口前移早期干预,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抑酸止血药物联合扶正及祛邪中药的三药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程坤  王晶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2006,23(6):462-46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中药配合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入组患者随机为分两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接受心理治疗外,其余治疗与干预组均相同,所有患者于疗前、疗中、疗后进行3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心境量表(POMS)及生活质量表(QLQ-C30)的检测。[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HAMA、HAMD、POMS、QLQ-C30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