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膝正中直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为股骨干或膝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多由伸膝装置的粘连和挛缩引起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股四头肌成形术为经典的治疗方法 ,手术入路较多。笔者从 1998年以来采用膝正中直切口、髌旁内侧入路 (Von Langenbeck入路 )治疗 15例患者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2 1~ 52岁 ,平均 31.5岁。病因 :股骨干骨折 2例 ,股骨髁间骨折 8例 ,髌骨骨折 3例 ,股骨平台骨折 2例。病程 6~ 18个月。均接受过骨折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治疗。术前膝关节活动度 0°~ 4 5°,平均 2 5°。1.2…  相似文献   

2.
甘伟  黎泓享  钟树清 《广西医学》2004,26(10):1521-1522
膝关节伸直僵硬在临床上很常见 ,多发于膝关节外病变或膝关节内病变 ,或二者同时存在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在 1999年 9月至 2 0 0 3年 9月间 ,用髌骨牵引加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伸直僵硬 3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15~ 5 1岁 ,病程 6个月~ 4年。膝关节僵硬的原因 :股骨干远端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 6例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 12例 ,髌骨骨折术后 9例 ,胫骨骨折术后 3例 ,下肢骨折长期行管型石膏固定或牵引治疗 2例。关节活动度 (中立位 0°法 ) :主动屈膝 0°~ 4 …  相似文献   

3.
崔永生 《中原医刊》2011,(11):62-63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7~68岁,平均35.4岁。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0min。无一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感染并发症。其中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术后患者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因膝关节内骨折,股骨干骨折及感染等长时间固定膝关节内产生粘连或神联装置发生纤维变性,严重影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对病人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痛苦。我院自1986年7月~1993年间月共手术治疗16例(其中3例笔者出诊院外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3岁,平均29岁。股骨中下段骨折10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4例,化脓感染僵直2例。僵直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9年,平均2年8个月。手术内固定术后僵直12例,非手术僵直2例.,术前平均伸展5°,平均屈曲15°活动范围10°;随…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伸屈活动,维持其伸屈活动的首要条件是有健全的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当股四头肌及膝关节由于病变而失去正常活动并僵硬时,需通过手术恢复其功能,一般称为股四头肌成形术,亦称为膝关节僵硬松解术。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4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均为男性,年龄21~44岁,平均30.3岁,其中农民20例,矿工18例,泥工5例,其它5例。病因:股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15例(其中1例股骨颈、股骨上段及中段三重骨折),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术后20例,髌骨骨折术后6例,膝关节其它手术后3例.滑膜炎4例。原发病距手术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4年余,平均2年6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最大70°,最小20°,平均43°,伸膝5例为20°,8例10°左右,其余均为0°。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此类病人要求手术很迫切,而对术后如何配合治疗考虑较少。为此,术前必须向其说明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前严格备皮,并应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6.
段洪斌  景元海 《吉林医学》2004,25(12):28-29
目的:介绍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粘连、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8例均随访6~24个月,肢体无畸形,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粘连、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8例均随访6~24个月,肢体无畸形,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近年来在膝关节手术后采用连续被动活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的方法预防膝关节粘连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 ,男 3 9例 ,女 1 7例 ,年龄 1 6岁~ 58岁 ,平均 3 1 .6岁。左膝 2 7例 ,右膝 2 9例。股骨干骨折 1 8例 ,股骨髁部骨折 7例 ,髌骨骨折 7例 ,膝关节滑膜炎 6例 ,胫骨髁部骨折 1 4例 ,半月板损伤 4例。2 方法 ①根据具体伤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股骨干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髁部骨折行L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髁部骨折行骨栓或螺钉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行张力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优点。方法:本组共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8~47岁,平均年龄25.4岁。均为胫骨髁间棘闭合性、新鲜性撕脱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8天,平均5.8天。受伤原因:运动伤11例,交通伤7例,其他伤5例。全部病例均选择膝关节镜下复位、定位器引导下用钢丝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处。结果:23例随访12个月~3年,平均2.5年。术后下肢支具固定4~6周,行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无1例膝关节感染及膝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微创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可以减少因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引起的感染,减少因切开复位、膝关节粘连而导致膝关节僵硬的并发症,可明显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术后功能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及推广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好,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但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僵硬症的发生有不同程度出现。膝关节僵硬症的表现有:膝关节僵硬于某一角度,神与屈膝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站立行走困难,膝关节产生疼痛,髌骨周围有不同程度压痛;髌骨活动度很小或不能移动,膝部肿胀、肌萎缩与变硬及功能障碍。我院外科1988年8月至1996年1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愈合后发生不同程度膝关节僵硬的有186例,笔者对其中138例进行了追访,谨介绍如下:138例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56岁,平均年龄24.3岁。其中中…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 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四肢长管状骨慢性骨髓炎38例。陈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长期不愈合、窦道形成或骨折后骨不连内固定术失败并发骨髓炎,均为长管状骨骨髓炎。男29例,女9例;年龄11—68岁;平均35.4±12.5岁;住院时间18~56天,平均22.6±13.7天;疗程8个月-5年,平均5±3个月。  相似文献   

12.
1 一般资料自 1 993年以来 ,我院共治疗 2 2例伸膝装置粘连患者 ,其中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 2 2岁~ 5 8岁 ,平均年龄 42岁。其中股骨下段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后 6例 ,股骨踝骨折 8例 ,膝部软组织损伤 3例 ,髌骨粉碎性骨折行石膏外固定 2例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 2例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术后 1例。术前主动屈膝 0°~ 40°,平均 2 8°,其中 0°~ 2 0° 1 2例 ,2 0°~ 30° 6例 ,30°~ 40° 4例。2 治疗方法患者麻醉后 ,先行手法松解 ,一手握大腿 ,一手握踝部 ,缓慢屈曲膝关节 ,屈曲过程中 ,髌上囊部可听到撕裂伤。屈膝大于 1 0 0…  相似文献   

13.
林慧玲  徐锋等 《医学文选》2002,21(4):566-567
下肢骨折 ,特别是膝关节与膝关节周围骨折 ,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 ,由于患侧肢体长期制动 ,常会引起患肢膝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僵硬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此 ,我们自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对 47例下肢骨折病人采用中药薰洗介入后再行膝关节康复锻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下肢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 4~ 6周病人 99例 ,其中男 63例 ,女 36例 ,股骨中下段骨折31例 ,股骨髁间骨折 2 3例 ,膑骨骨折 1 8例 ,胫骨平台骨折 1 5例 ,胫腓骨上段骨折 1 2例。年龄 1 5~ 63岁 ,平均 33岁 ,随机…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8年6月开始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不连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29岁;骨不连时间8~39个月,平均15.6个月;闭合性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15例;骨折并发感染6例,其中3例为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因固定不良和过早活动致骨不连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对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价值和特点。方法: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探针和钩刀等器械,松解膝关节内粘连索带和挛缩组织,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病人15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8个月,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0度,术后改善至平均120度,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疗效好、属微创伤手术,是膝关节粘连僵硬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蒋军威 《吉林医学》2013,(34):7215-7216
目的:观察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定期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在术后1524个月,平均16个月。定期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在术后1524周愈合。本组除1例关节面塌陷外,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膝关节僵硬、关节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1.8%。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临床疗效较好的内固定方案,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31例,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岁(19~61岁).骨折类型按AO分类:A1型16例,A2型9例,A3型6例.术后早期膝关节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19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9~22周,平均13周.根据Merch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优19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结论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损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早期可进行膝关节活动及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满意恢复,是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手术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共治疗膝关节内骨折57例,对资料完整的33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用内固定物。股骨远端骨折采用螺钉、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复位后取骨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52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按照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4%。结论膝关节内骨折,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采用螺钉、钢板、髓内钉等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能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20例,对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5个月,经X线摄片显示20例患者的髓内钉固定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5.5~9.5个月;依据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0%。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还有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了T或L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每位患者均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12例,中5例,差1例。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