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神经刺激点治疗,观察组者给予针刺、中药联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有效率为9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康复疗法治疗风后遗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及针刺联合康复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行针刺治疗,康复组运用康复疗法,联合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康复疗法,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肌力改善优于其他的两组(P0.05)结论:针刺合并康复疗法不但可以促进中风后遗症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痰热郁肺加丰隆、合谷、列缺;肺肾气虚加肾俞、膏肓。中药组:1期尘肺用四君子汤,2期用四君子汤加二陈汤,3期在2期的基础上加水蛭、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康复组:以呼吸功能训炼和有氧训练为主。综合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以上治疗除中药组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 mL外,其他各组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测试及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功能,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中药组、综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等指标综合组、针刺组、中药组均优于较对照组(P<0.05),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针刺、中药对尘肺病疗效肯定,但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任何单纯治疗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针刺合中药熏蒸康复综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为单纯电针刺;综合组为针刺合中药熏蒸,每组配合康复训练,以治疗前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肢运动功能及肢体痉挛程度和总疗效疗程证型进行评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针刺合中药熏蒸康复的治疗效果明显优越于电针刺(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提高了治愈率和有效率,在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方面具有很好疗效,促进了中风肢体痉挛症患者的尽快恢复,减免了痛苦,提升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57例和康复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治疗,针康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加康复治疗,针刺与康复均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观察肺感染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5.96%,康复组为69.64%,针康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康组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肺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康复组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取穴以百会、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肩髃、外关、风市、三阴交为主穴,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留针30 min;综合组在电针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治疗,每次约20 min。3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中共有3例未能完成试验,最终87例纳入统计,康复组30例,电针组29例,综合组28例。治疗后3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评分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电针组、综合组Barthel指数较康复组明显升高(均P0.01),综合组患者下肢Brunnstrom评分分级情况较电针组、康复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与康复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或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剌、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用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对Fugl-Meyer指数、改良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指数、ADL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治疗组中药汤剂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证候改善程度。结果综合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94. 28%,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97. 14%。治疗组从症状、证候疗效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传统疗法的结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纯疗法,失眠症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娅坤  林青  胡雨露  时丽  伍梅梅 《新中医》2022,54(22):156-16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2 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康复锻炼,研究组加用耳穴贴压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评定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中风特定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S-QOL) 评分] 及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MBI)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周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干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综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下肢痉挛、弛缓性麻痹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下肢痉挛、弛缓性麻痹发生率,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 71%(48/56),对照组总有效率69. 64%(39/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Vs、Vm均较本组治疗前加快,RI均降低(P 0. 05);治疗后治疗组Vs、Vm均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ESR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容均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ESR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下肢痉挛、弛缓性麻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配合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降低下肢痉挛、弛缓性麻痹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加快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