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对动脉弹性及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观察76例坚持服用氨氯地平治疗36月高血压病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动脉弹性,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小动脉弹性指数(3.80±2.09mL/Pa)较治疗前(2.60±0.77mL/Pa)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左心室质量指数(131.7±24.3g/m2)较治疗前(147.3±26.8g/m2)明显降低(P<0.01)。结论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恢复受损的动脉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功能,减轻甚至逆转左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左室肥厚组(A组)65例和无左室肥厚组(B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室肥厚是判断高血压预后的指标,应有效控制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试验组,停药2周后,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4周;同时选取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24周。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各项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合并出现左心室肥厚,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变异性,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肱动脉功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2 8例 EH患者 (EH组 )和 30例正常健康者 (正常组 )肱动脉功能及左心室质量各参数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H组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 (Dd)、横截面积 (L CSA)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顺应性系数 (CC)、肱动脉扩张系数 (DC)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DC、CC与血压、年龄呈负相关 (P <0 .0 1) ,L CSA与年龄、血压正相关(P<0 .0 1)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 L CSA正相关 (P<0 .0 1) ,与 DC负相关 (P<0 .0 1) ;平均室壁厚度与DC、CC负相关 (P<0 .0 1) ,心室质量容积比率与 DC、CC负相关 (P<0 .0 1) ,左心室质量指数与 L CSA正相关 ,与 DC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H患者存在肱动脉功能的改变 ,并能影响左心室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治疗与适当调脂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左心室重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50~79岁原发性高血压200例,随机分为:A组(49例):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2.5 mg/d)+替米沙坦(40 mg/d),B组(51例):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复方利尿剂,半片/d),C组(48例):在A组基础上加小剂量辛伐他汀(10 mg/d),D组(52例):在B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10 mg/d)。A组及B组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各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C组及D组患者,测定治疗12个月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酶(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1)A组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LVWPT,(1.09±0.21)cm∶(1.27±0.28)cm]与室间隔厚度[IVST,(1.09±0.27)cm∶(1.28±0.31)cm]在治疗12月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而左室重量[LVM,(205.23±62.04)g∶(263.97±98.06)g]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128.13±34.15)g/m2∶(164.98±60.33)g/m2]下降更显著(P均0.01);FMD明显改善[(5.6±4.2)%∶(4.3±2.7)%,P0.05];(2)较之B组,A组的LVM[(225.23±72.8)g∶(205.23±62.04)g],LVMI[(139.27±37.26)g/m2∶(128.13±34.15)g/m2]下降更加显著,FMD[(4.8±3.7)%∶(5.6±4.2)%]提高更显著,P均0.05;(3)C组及D组患者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l2月后,血清TC、LDL-C、ACE活性、AngⅡ浓度、冠脉钙化积分对数值均显著下降(P均0.01),且分别较A组,B组显著下降(P0.05~0.01),但C、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治疗12月后可使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对左室肥厚、动脉内皮功能的作用,替米沙坦优于复方阿米洛利;加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可使冠脉钙化积分下降,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0±5)岁;给予口服氯沙坦50mg,qd,治疗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对其中18例伴左室肥大及左房增大者给予连续服药24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后心脏结构有否改善.结果45例高血压病人治疗6周以后平均收缩压下降(47.25±9)mmHg,舒张压下降(24±8.25)mmHg,均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合并左室肥厚的18例病人治疗24周以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及左房内径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显著逆转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胆红素被列为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近年来证实,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而受到重视。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为了解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0±5)岁;给予口服氯沙坦50mg,qd,治疗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对其中18例伴左室肥大及左房增大者给予连续服药24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后心脏结构有否改善。结果:45例高血压病人治疗6周以后平均收缩压下降(47.25±9)mmHg,舒张压下降(24±8.25)mmHg,均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合并左室肥厚的18例病人治疗24周以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及左房内径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显著逆转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对83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42例)和氨氯地平组(41例),分别予以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两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周测IVS、LVPW、LVDd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EF和E/A升高(P<0.01),24周后坎地沙坦组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明显下降(P<0.01)。坎地沙坦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但坎地沙坦的保护作用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高低被分为≤60mmHg和〉60mmHg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求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年龄较大.LVMI显著高于低脉压组[(135.3±23.5:(115.7±25.2),P〈0.01]。结论:24h脉压高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及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舒张功能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伴LVH及舒张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34例),氨氯地平组(34例)。总疗程6个月。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LVH和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的浓度。结果:治疗后福辛普利组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NT—proBNP的浓度均显著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两组间E/A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降低LVH及血浆NT—proBNP的作用强于氨氯地平。血浆NT—proBNP的浓度随着LVH和舒张功能不全的减轻而降低,故测定血浆NT—proBNP的浓度可能是临床评价减轻心室肥厚和改善心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老年人高血压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32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57例,另52名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LVPWT及LVM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1、TIMP-1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PWT、LVMI、TIMP-1和MMP-9水平逐渐升高(均为P<0.05),而血清MMP-1水平逐渐降低(均为P<0.05)。LVMI、LVPWT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MMP-1水平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MMP-9水平与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壁厚度呈正相关,而MMP-1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细胞外基质重构可能与老年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RV时域分析法,检测与分析80例高血压病(EH)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30名健康者被同期检测,以作对照。结果80例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减低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同组其他高血压病患者。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及其死亡受体(sDR4、sDR5)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5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高血压左室肥厚组)、50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高血压组)和5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血浆sTRAIL、sDR4和sDR5水平。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左室肥厚组血浆sTRAIL[(0.95±0.11)ng/ml比(1.12±0.86)ng/ml比(1.74±1.19)ng/ml]、sDR4[(2.38±0.32)pg/ml比(5.63±1.05)pg/ml比(8.72±1.14)pg/ml]、sDR5[(<6 pg/ml)比(39.19±8.23)pg/ml比(78.21±11.2)pg/m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高血压组sDR4、sDR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TRA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sTRAIL、sDR4、sDR5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25~0.410,P<0.05或<0.01)。结论:血浆sTRAIL、sDR4、sDR5水平可能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mg/d治疗,如4周无效加至300mg/d,共12周,随访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变化以及服药耐受性。结果:12周后,所有患者血压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指数(LVMI)均明显减少,E/A比例明显增加,(P均<0.01),说明左室肥厚减轻,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伊贝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的关系,探讨在老年人左室肥厚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101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心室结构及舒张功能参数。结果:101例高血压病人中,左室肥厚组(48例)的左房内径指数(LADI)、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期二尖瓣E波减速时间(EDT)显著大于左室正常组(53例,P〈0.05~〈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左房射血分数(LAEF)、LADI、IVRT和EDT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213,0.251.0.450.0.338.P〈0.05~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左室增厚可进一步降低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24h平均脉压(AP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有无LVH分为两组:LVH组和非LVH组,再以PP≥60mmHg、PP〈60mmHg分为2个亚组。结果LVH组与非LVH组24hAPP分别为(76.3±16.5)mmHg和(56.3±10.6)mmHg,收缩压分别为(156.4±7.26)mmHg和(146.7±1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舒张压分别为(92.5±5.17)mmHg和(90.2±6.2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60mmHg组LVH发生率较PP〈60mmHg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24hAPP与LVH密切相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9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人选,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后分为非左室肥厚组(非LVH组.44例)及左室肥厚组(LVH组,53例),两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计算HRT的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并分析其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心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肥厚组患者TO显著升高[(-L04±1.38)ms:(O.74±1.66)ms,P〈0.01],TS显著降低[(12.20±10.64)ms/RRI:(6.73±6.68)ms/RRI,P〈0.05],同时发现TO与LVMI呈正相关(r=0.26,P〈0.05),TS与LVMI呈负相关(r=O.44,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且这种改变与左室重量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