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63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63例胃癌术后患者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3例均能顺利置入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腹泻2例,腹痛1例,恶心、呕吐5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取得很好的营养治疗效果,住院费用减少。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营养支持是现代外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术后患者实施营养治疗,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但长期应用肠外营养(TPN)时,常导致肠黏膜的废用萎缩,增加了肠道细菌易位的机会而造成感染的风险。与TPN相比,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和形态恢复,特别是对于胃肠道术后伴有胃潴留和肠麻痹的患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大家的公认。我科2007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复尔凯鼻肠管(荷兰钮迪希亚公司生产的)为56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胃手术后患者,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探索其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52例胃手术后患者,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营养治疗顺利,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手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合理的护理对保证其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63例,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1例。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明显短于PN组,住院时间短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日。在进行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时,还要在营养管、管饲过程的护理和胃肠道观察、营养监测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总结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营养的经验,不断提高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28例胃癌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24~48h开始实施空肠内管饲流质饮食,持续5~7d,通过必要的观察护理,患者术后体重减轻少、肛门排气时间快、主要并发症少、住院日较单纯静脉营养治疗缩短4~6d. 相似文献
7.
8.
鼻肠管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分析了11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按时完成肠内营养的基础,并从中论证了食管贲门癌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总结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营养的经验,不断提高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28例胃癌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24~48h开始实施空肠内管饲流质饮食,持续5~7d,通过必要的观察护理,患者术后体重减轻少、肛门排气时问快、主要并发症少、住院日较单纯静脉营养治疗缩短4~6d。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患者由于术前不同程度存在吞咽困难而出现摄入不足,水电解质失衡,加之手术创伤及术后禁食时间长,使患者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明显,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和患者的康复延迟。因此,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肠内营养是本科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作为其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1]。所以做好肠内营养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陈幼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5):612-6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注意控制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以上措施保证了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食管癌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使患者对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耐受性下降,成为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食管癌患者的营养补给问题是达到较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凤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3):215-2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实施肠内营养7d后,患者的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P〈0.01),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安全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EEN组于术中将肠内营养管置入空肠内,术后第1d予以肠内营养(EN),维持7~10d,患者能较正常地口服营养液或进食半流饮食后停止;TPN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肠蠕动完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7d测量患者体重,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结果肛门排气时间EEN组为(48±6)h,TPN组为(7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P〈0.05);EE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体质量维持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组。结论术后EEN较TPN有利于食管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和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67例行胃癌手术患者,术中置小肠营养管于空肠,术后6h~8h后开始滴入糖盐水,循序渐进,于手术后72 h左右达完全量的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死亡,术后未发生吻合口裂开和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9例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经有效的护理干预7例患者缓解耐受,有2例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而改为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创伤大、机体消耗能量大,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缓解代谢,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提供营养支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系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另一种是肠外营养(parental nutition,PN)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但其增加医源性的饥饿感症,导致肠黏膜完全萎缩,肠道内细菌易位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