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HBV流行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大量资料表明,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应用能增强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尤其对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这种被动一主动联合阻断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探讨这一免疫方案的免疫效果,我们对本地区44名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在实施免疫方案前后分别做了HBsAg、抗HBs及肝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变异株(rtA181T/V和rtN236T)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复制能力和耐药性等病毒学特征进行体外研究。方法以含1.2倍拷贝HBV DNA全基因的质粒PUC-HBV1.2WT为模板,PCR定点诱变技术构建含阿德福韦耐药株(rtA181V/T和rtN236T)的目的质粒,测序验证并利用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ELISA检测上清中分泌的HBsAg和HBeAg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上清中病毒DNA水平,Southern blotting检测胞浆HBV复制中间体水平,比较野生株和变异株体外复制能力和对阿德福韦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构建的rtA181T、rtA181V和rtN236T表达质粒可用于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检测相应变异的阳性对照品;转染HepG2细胞后均可获得高水平的病毒抗原表达,胞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可以检测到HBV复制中间体和病毒颗粒的存在;三种变异均可单独导致对阿德福韦耐药,IC50为野生株的2.8至4.7倍;体外复制能力较野生株降低,分别为野生株的94.2%、89.0%和77.7%。结论成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变异株表达质粒并应用于变异株特异引物扩增检测技术,体外实验证实rtA181V/T和rtN236T单独变异均可导致HBV对阿德福韦耐药,且变异株的病毒复制能力较野生株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在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约有1.3亿人为HBV DNA携带者。由于免疫和药物的双重压力,HBV感染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变异株的流行。因此,如何控制变异株的流行,制定新的免疫和检测策略,则需要了解其流行情况。此外,针对变异株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也是临床有效治疗HBV感染者的重要一环。这些都需要对HB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HBV和HCV均属非肠道传播病毒,容易通过输血或静脉注射传播。HCV也可通过性传播,但不如H13V常见。这些流行病学特征解释了在危险人群HBV和HCV常混合感染,但HBV对HCV复制的影响尚不清楚。用QuantiplexHCV-RNA分析能精确地测定血清中HCV-RNA水平,根据bDNA扩增技术检测8例HBV和HCV混合感染者血清中的HCV,并与8例仅HCV感染者进行比较,发现混合感染者HBsAg、抗HCV阳性,8例HBV携带者抗HCV阳性而HBsAg阴性。用双巢RT-PCR检测HCV-5’末端病毒RNA序列。8例HBV-HCV感染的标本中,3例检出HCVRNA,所有8…  相似文献   

5.
HBsAg、HBeAb和HBcAb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BsAg、HBeAb和HBcAb阳性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情况。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12例乙肝标志物为HBsAg、HBeAb和HBcAb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同时用PCR检测HBV—DNA。结果 112例样本检测出前S1抗原阳性45例,阳性率40.18%,HBV—DNA阳性56例,阳性率50.00%:结论 对HBsAg、HBeAb和HBcAb阳性患者同时检测前S1抗原可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辅助临床对其病情作出正确判断,从而给予适当的治疗,在末开展HBV—DNA检测的情况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陈正言 《临床荟萃》1996,11(24):1107-1108
变异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乙型肝炎病毒(HBV)比其他DNA病毒变异高出100倍。近年来发现,在体内长期免疫压力下,HBV发生变异,借以逃脱免疫监控,继续生存、复制、传播。由于PCR和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研究和检测HBV的变异。HBV变异使HBV感染的发病机制、病原诊断、病情演变及疫苗预防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使临床上对HBV感染后血清标志物(两对半)检测结果的解释发生了一些变化,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其S区基因的特征,探明本地区实行核酸筛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HBV感染的监测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持续改进血液筛查方法,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到献血者标本采用ELISA进行HBsAg筛查,将HBsAg(+)标本进行中和试验,对中和试验阳性和HBsAg(-)/HBV DNA(+)标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按照HBV/HCV/HIV-1 3项目分项做核酸病毒检测,再对HBV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做S区基因分型,运用Mega 5.0将HBV S基因分型的结果做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结果本次共筛查108 244份血液标本,HBsAg阳性率为0.34%;NAT检测108 045份,共有HBV DNA反应性标本32份,流行率为1∶3 376 (32/108 045);中和试验有63份标本检测,其中40份为阳性,中和阳性率为63.5%。40份中和试验为阳性的标本中,26份标本成功测通S区基因,其分型结果为C型26例;32份HBV DNA反应性标本中,11份成功测通S区基因序列,其分型结果为C型9例、D型2例。分析ELISA与NAT之间在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发现主要的突变位点是sV126 L/T/I,sT148L/V,sC149F/V,sA159G/D,sR160D/K和sW163/G/R,而sV168A/K位点可能是本地区的潜在突变位点。结论兰州地区献血者HBV S区流行株C和D,以C基因型为主,其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这些变异受基因型的影响,这些变异序列为血液筛查策略和筛查试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清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前S1蛋白与其他HBV检测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清前S1蛋白检测,比较不同HBV指标组合模式中的前S1蛋白变化。结果 HBV高复制组(HBeAg、HBV DNA、HBcAb IgM阳性各组)中血清前S1蛋白阳性高,低复制组相对低。HBsAg、HBsAb阳性(18)及HBsAg、HBsAb、HBeAb阳性(7)和仅HBsAg阳性(21)患者中,其前S1蛋白均阴性。前S1蛋白阳性亦见于HBsAb阳性的大三阳(3/12)、HBsAb阳性的小三阳(5/20)、HBsAg、HBsAb、HBcAb阳性(1/3)和仅HBsAb阳性(1/439)及仅HBcAb阳性(1/3)患者中。结论 血清前S1蛋白不仅是一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指标,而且还可能反映HBV颗粒状态和隐匿性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以同批试剂检测两组HBsAg阳性血清中HBsAg-PHSA受体,同时检测HBsAg、HBsAg-IgM及抗-HBc,用ELISA法测定HBeAg和抗-HBe,观察HBsAg-PHSA受体的阳性率,并与这些指标密切相关。认为检测HBsAg-PHSA受体可证实HBV感染,估价其复制活性,了解血液感染性,母婴垂直传播可能性,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乙肝两对丰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sAg(+)]患者和抗病毒治疗后复查的病人作乙肝病毒DNA(HBV—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探讨HBV—DNAPCR检测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SIA)分析法和HBV—DNAPCR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在ELSIA检测后HBsAg(+)的530例患者中,HBV—DNAPCR阳性者为432例,阳性率达到81.50%;59例复查HBV—DNAPCR患者中,复查结果HBV—DNAPCR(-)者占32.20%。结论对HBsAg(+)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HBV—DNAPCR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跟踪了解其病情的归转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32个家庭的母亲.及其经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子女共66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采用PCR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对32个家庭中3个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家庭,7例HBsAg阳性感染者进行HBV的直接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确定HBV母婴传播的可能,从病毒变异的角度探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的原因。重点对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及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之一。慢性HBV 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HBV 自身复制与宿主免疫清除达到一种相对稳定而复杂的动态平衡状态,其HBV DNA 呈现低复制,因此,HBV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状态下仍具有潜在传染风险性,已受到了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形成机制中存在着宿主免疫耐受现象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然而如何打破宿主对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的免疫耐受,实现宿主对病毒的清除是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该文对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免疫耐受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打破免疫耐受、有效清除低水平HBV 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某市无偿献血者HBsAg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我国属HBV感染高发区,据报道我国HBsAg流行率为9.75%,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输注受HBV感染的血液制品会发生输血后肝炎,为避免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应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为了解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笔者对2004~2009年钦州市无偿献血者HBV的血液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HBV G1896A变异的缺陷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S-PCR检测HBV DNA前C区点突变(G1896A)的缺陷和改进方法。方法:采用单管双复性温度方案进行AS-PCR检测。以不同浓度的HBV野生型和G1896A突变型重组质粒DNA为模板和不同扩增条件分析AS-PCR的缺陷。收集100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和60例HBsAg阳性/HBeAg阳性急者的血清,根据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调整血清中的HBV DNA合量,采用AS-PCR比较检测调整前后的差异,探讨AS-PCR的改进办法。结果:AS-PCR检测质粒DNA时显示,野生模板数量较大和特异性扩增循环次数过多时易出现假阳性,而特异性扩增循环次数过少时检测的敏感性下降。在检测血清标本时,HBeAg阳性患者和血清HBV DNA含量高的HBeAg阴性患者易出现假阳性。调整HBV DNA含量后,AS-PCR的这种假阳性可以消除。改进AS-PCR检测血清标本显示,在HBe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DNA含量高的G1896A变异检出率显著低于HBV DNA含量较低患者(P=0.0192)。结论:AS-PCR存在其特异性受野生型原始模板数量影响的缺陷,不适用于检测原始模板数量未知、非均一、且波动较大的临床标本。调整标本中的原始模板数量可提高AS-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G1896A变异的特异性。G1896A变异不是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出现HBV高复制的主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5项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5例 HBV 感染者的 HBV 前 S1抗原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HBV 前 S1抗原在 HBsAg(+)、HBeAg(+)、抗-HBc(+)患者,HBsAg(+)、抗-HBe(+)、抗-HBc(+)患者,HBsAg(+)、HBeAg(+)患者及HBsAg(+)、抗-H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1%、46.11%、76.47%、34.78%。结论结合 HBV 前 S1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 HBeAg 阴性或者存在变异的 HBV 感染者,HBV 前 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是否存在传染性。  相似文献   

17.
HBV是嗜肝DNA病毒.其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PreS2蛋白)、和大蛋白(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病毒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检测拉夫米定治疗的HBV患者血清中的HBV—LP.探讨其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HBV是嗜肝DNA病毒.其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PreS2蛋白)、和大蛋白(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病毒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检测拉夫米定治疗的HBV患者血清中的HBV—LP.探讨其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度流行区.HBV表面抗原(HBsAg)在HBV感染检测中一直为最重要的标志物,是乙肝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因此,准确地检测HBsAg对于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验证ELISA法检测试剂盒的质量与性能,笔者通过对2154例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体检者血清及质控血清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HBsA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HBsAg是HBV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一些报道已显示HBsAg的突变在常规检测和血液筛查中广泛存在。同时由于HBsAg的某些变异,会影响试剂盒对其检测而导致假阴性结果。将我们遇到的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