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麻醉医师常常面对高危非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危险分级的困难。总的来说,实施择期手术、患一般内科疾病而无心脏症状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极低;因此,可能不需要特殊的辅助检查。然而正如Kenai的综述中所讨论到的,接受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常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涉及到主动脉和动脉手术操作时会出现复杂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手术前需要特别注意。冠状动脉疾病是所有血管外科手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手术前考虑行冠状动脉重建术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合并3支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对33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合并3支血管病变患者施行了OPCAB,用左乳内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与左前降支进行吻合,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分别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对角支和钝缘支进行吻合。结果每例患者行旁路血管移植2~5支,平均3.4支。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心绞痛均消失。结论OPCAB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合并3支血管病变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是可行、有效的,手术损伤小;而积极的术前准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和配合、建立一支熟练快速的应急队伍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单一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血管补片成形术治疗单一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手术结果.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存活,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5年4个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因心绞痛复发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并参与正常活动.结论冠状动脉主干血管成形术可作为单一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外科手术方式之一,但不宜用于病变血管处有管壁严重钙化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不同于单纯的CAD或肿瘤患者,其病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重,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有分期手术和同期联合手术两种方式。分期手术将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手术与肿瘤切除手术分开进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是在等待期间有可能出现肿瘤进展;联合手术通过一次手术即可同时治疗心脏及肿瘤两方面的疾病,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克服了分期手术在等待期间可能出现肿瘤进展的缺陷,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现将CA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探讨在跨区域农村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次就诊于基层心血管联盟医院,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18例农村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59例.A组按照传统模式实施会诊与转诊;B组通过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实施会诊与转诊,制定区域协同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结果 B组转诊决策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决策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均P<0.01).结论 基于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的应用可规范联盟医院间远程会诊、转诊流程,减少农村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治疗决策延迟和转诊决策延迟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姚娜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81-38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PCI能成功地打开血管,给缺血心肌带来血运重建,免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大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已成为PCI的又一理想穿刺途径。术后可迅速止血,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和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1例患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动脉的7岁女孩,行左冠状动脉的重建术获得成功。因异常起源的左冠状动脉源于肺脉的主干左后侧,右冠状主干较,不能直接植入升主动脉;病儿年龄小,大隐静脉和其他自体血管难以利用,故采用人工血管左冠状动脉旁路架桥术。术后病儿恢复顺利,研室功能正常,心血管造景证实人工血管桥和左冠状动脉 通畅、无狭窄或扭曲。作者认为,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病人,当左冠状动脉不能直接植入升主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 方法 将 170例 2支以上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包括瓣膜手术或室壁瘤切除等合并手术的病例 )患者分为 OPCAB组和 CCABG组 ,OPCAB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 ,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 ,心脏停搏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两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 ,OPCAB组与 CCABG组间曾行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和 3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 31.8%比 18.3%和 5 9%比 78% ,移植旁路血管分别为3.6± 0 .8支比 4.3± 1.0支 (P<0 .0 1) ,但所用的血管材料两组间无差异。OPCAB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较短 ,住院费用较低 (P<0 .0 5 )。但术后并发症如二次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围术期心肌梗死、肺部并发症等的发生率 OPCAB组为 9.8% ,CCABG组为 14.6 % ;OPCAB组无手术死亡 ,CCABG组死亡 1例 (P>0 .0 5 )。 结论  OPCAB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但目前尚不能替代 CCABG,其近、远期效果仍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联合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病人多为重症冠心病,心功能差,伴随疾病多,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有效的治疗对CABG TMLR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0例CABG TMLR手术后早期治疗进行总结。认为本组病人虽然术前心功能差,冠状动脉病变重,但均能较好地耐受CABG TMLR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心绞痛缓解和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同期联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对15例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患者实施了同期CEA与CABG手术。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63~80岁,平均(7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其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3例,2支血管病变2例,3支血管病变10例。手术先行CEA再行CABG 14例,1例患者先行CABG后行CEA,有5例患者在体外循环(CPB)下完成CABG,其余1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在行CEA时,所有患者均使用颈动脉转流管,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血管补片加宽颈动脉切口。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行右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无心绞痛,短暂性缺血性脑发作(TIA)或脑中风发生。结论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方法可行,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途径对12 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其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0 .6% ,并发桡动脉夹层、桡动脉撕裂、前臂血肿各1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可行的,只要适应症和患者选择恰当,该途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EuroSCORE≥7分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效果的优劣.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145例EuroSCORE≥7分冠心病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组,7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74例),onpump组17例患者自愿选择非体外循环手术、6例未完成术后随访,均予以剔除;off-pump组2例选择体外循环手术、3例术中转on-pump、3例未完成术后随访,均予以剔除.最终11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心病患者入选,on-pump组48例,off-pump组66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详细资料.术后进行1个月随访.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乳内动脉应用率、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和IABP辅助方面相似,P>0.05.而on-pump组与off-pump组相比,手术时间较长,但旁路移植支数更多,再血管化率更高[(3.71±0.55)支对(2.82±0.39)支],P<0.05.两组在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多种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n-pump组比off-pump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875.0±134.2)ml对(589.4±102.5)nl]及输血量[(656.3±84.4)ml对(433.3±62.9)ml]明显增多,P<0.05.术后1个月两组心功能、心绞痛症状及心脏超声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冠心病患者,与OPCAB相比,on-pump CABG并未增加术后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肺损伤的发生,而再血管化更完全,但缺点在于术后出血多、血制品使用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行主支支架置入术+边支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主支置入支架,边支球囊扩张的手术策略,观察手术对分支血管的影响、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后即刻成功率98.1%(108/110),主支置入支架120支,对边支球囊扩张80例,边支置入支架4支。2例(6支)患者支架不能通过,主支未放入支架,手术使边支血管受压发生率为13.3%(20/150)。100例术后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无症状者95.0%(95/100),发生稳定型心绞痛2例(2%),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冠心病分叉病变采用仅主支置入支架+边支球囊扩张的手术策略,对边支血管影响小,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左冠状动脉主干外科血管成形术治疗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为主要病变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9月至2004年12月因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接受左冠状动脉主干外科血管成形术治疗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手术病死率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远期生存率。结果围手术期病死率8%,与是否为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是否为急诊手术相关。出院患者随访率95%,中位随访时间102个月。42例患者发生远期冠状动脉事件,9例患者死亡。10年及2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1%和52%,无冠状动脉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7%和41%。结论左冠状动脉主干外科血管成形术治疗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为主要病变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用Octo pus方法给 2 3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数 1根 1例 ,2根 3例 ,3根以 19例。移植部位 :前降支 2 3例 ,对角支 8例 ,回旋 15例 ,右冠 14例 ,后降支 8例。移植血管 :左乳内动脉 2 0根 ,大隐静脉 4 8根。 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中转体外循环 ,术后心绞痛消失 ,MRI提示桥血管通畅。 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 ,包括回旋支和后降支。桥血管通畅率与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同。并发症少 ,费用低 ,是一种安全、经济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2月37例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心脏稳定器局部固定心肌,显露目标冠状动脉,切开后置入冠状动脉内血液分流器.一般先做左乳内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吻合,其余血管桥先做桥血管与主动脉的近心端吻合,然后再做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的吻合. 结果全组病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搭桥1~6支,(3.2±0.5)支.术后10 d死亡1例,其余36例未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成熟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的条件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可行.  相似文献   

17.
左冠状动脉主干重建术治疗孤立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左冠状动脉主干重建术治疗孤立性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高长青朱朗标李伯君肖苍松作者单位: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图1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左前斜位)示LMCA开口重度狭窄图2术前主动脉造影(左前斜位)示PDA粗大图4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左前斜位LMCA...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主干重建术治疗孤立性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狭窄不是一个新概念。Bailey等〔1〕首先报道了冠状动脉近段的内膜剥脱术,Efler等〔2〕首先报道了LMCA重建术。Favoloro等〔3〕继续使用心包施行LMCA重建术治疗LMCA狭窄,但与传统的冠状动脉旁...  相似文献   

19.
以往认为男性和女性患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使得对女性患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同男性患者一样。然而,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证实:除了生殖方面,两种性别还在生理学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的表现从青春期开始出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显著。两种性别患者在体重、体积和肝肾代谢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临床常用心血管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不同的主要原因。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较细,易发生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疾病症状不明显,血管成形术后预后差。另外,女性的心动周期较短,较易发生心律失常,对抗心律失常药的反应也不同。以往大部分评估药物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保护及效果的流行病学试验只是对男性的研究,或没有将女性患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组,而且没有比较两种性别间的差异。最近的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冠状血管痉挛是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何女性患者对常规心肌灌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考虑到这些,有必要根据性别来制定手术风险的分级方法。这一点可能转变目前我们对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对 6 3例有症状、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施行 CABG手术 ,其中有 3例术前因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支持下行 CABG手术 ,2例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失败而急诊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1例 ,心瓣膜置换术 1例。 结果 共移植血管 2 0 1支 ,平均每例 3.2支。术后需用 IABP支持治疗 5例 ,死亡 2例 ,治愈出院 6 1例。随诊 6 0例 ,失访 1例 ,所有随诊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 ,可被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