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6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 ,最初因其能促进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的分化和诱导异位骨的形成而得名。随着研究的深入 ,BMPs的广泛生物学功能不仅限于其诱导成骨活性 ,而且涉及几乎全身所有系统的发育和形成 ,包括心血管、胃肠、呼吸、泌尿生殖、体被及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生长及分化等。 BMP- 6是 BMPs家族成员中之一 ,除了具有 BMP家族的一些特征外 ,还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 BMP- 6在近五年中的研究进展 ,包括其结构特征、信号的传递、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形态发生蛋白 7是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 β)超家族中的一员 ,最初因其能促进造骨细胞的分化和诱导异位骨的形成而得名。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BMP 7的生物学功能不仅限于其诱导成骨活性 ,而且涉及全身许多器官的发育和形成 ,在骨、肾、肾上腺、膀胱和脑组织以及某些骨肉瘤细胞中都有表达。在许多肾脏疾病模型中 ,可以阻止肾小管间隙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发生蛋白-9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可以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及向软骨细胞转化;促进胚胎鼠原始神经元的乙酰胆碱(ACh)的合成及诱导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和乙酰胆碱小泡转运体的表达;BMP-9对造血干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BMP-9作用于肝网状内皮系统,在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BMP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BMP-7受体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超家族的成员,是一种膜蛋白受体。BMP-7首先与Ⅱ型跨膜丝/苏氨酸激酶受体(ActRⅡ、ⅡB)结合,受体的蛋白激酶活性被激活,再与Ⅰ型受体(主要是ALK2)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催化Ⅰ型受体GS区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Ⅰ型受体被激活后,作用于Smad1、Smad5或Smad8的C端SSXS模体,使其磷酸化,再与Smad4形成复合物,进入核内与多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发挥基因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具有异位和原位的骨诱导活性。BMPs研究经历了自然BMPs研究阶段、重组BMPs阶段和骨组织工程阶段。随着基因工程学、骨组织工程学以及基因治疗的发展 ,BMPs在骨折及骨缺损的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单独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诱导成骨和血管生成作用,同时缺少载体的支撑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磷酸钙骨水泥联合应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制作新西兰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骨缺损模型,左侧分别植入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及磷酸钙骨水泥,右侧不植入任何物质作为空白对照。植入8,16周通过硬组织切片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症组织反应。植入8周时,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水泥-骨组织交界处基本上被新生骨小梁包绕,材料进一步降解,新生骨小梁表面可见大量活跃的成骨细胞;16周时,新生骨小梁继续长入,进一步增长、增粗、增多,有大量新生编织骨成网格状长入材料中,骨水泥材料降解明显,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降解与骨长入同步,此组不同时间点成骨速度及成骨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材料(P < 0.05)。表明3种材料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骨缺损修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李晖  刘丹平 《解剖与临床》2005,10(4):329-331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局部基因疗法能使骨缺损区持续产生内源性BMP-2,从而促进骨缺损愈合,为治疗大段骨缺损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应用前景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因具有独特的异位骨诱导活性而被发现并被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是诱导骨发生的主要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 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发育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电子检索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0/2010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望在骨折愈合、退行性骨关节炎、相关骨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对骨折、骨缺损、延迟愈合,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证据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局部应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涂层有利于假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包括假体周围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成骨活性,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骨不连:骨损伤和骨折后超过9个月,连续超过3个月观察未见进一步愈合的倾向。 背景:自体骨移植辅以坚强固定被认为是治疗骨不连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7对骨不连进行治疗的案例较多。 目的:从基因水平描述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通路,对临床上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对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7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并对二者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不连、信号通路、外固定架、内固定、植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成骨细胞、骨分化”,英文检索词为“BMP,nonunion,pathway,External fixator,ORIF,bone graft,infected nonunion,bone defect,osteoblast,osteoporosis”,最终纳入文献59篇。 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因水平通路可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治疗思路;②在对于骨不连的治疗上,骨形态发生蛋白2,7是有效的,但目前缺乏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的规范及标准,例如使用量及适应证;③从总体治疗效果及对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两方面,对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7,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效果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7,尤其是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中。 ORCID: 0000-0002-6610-7252(从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心肌干细胞(CSCs)的分化起重要作用,其信号通过受体激活并经Smads、p38MAPK和P1-3K等3条信号通路转导,调节多种心肌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诱导CSCs的终末分化。细胞内的BMP-2信号途径与其它信号途径形成网络,调控机制精密而复杂。明确BMP-2在CSCs向心肌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将为临床应用CSCs治疗心肌梗塞等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活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骨和软骨诱导形成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着骨母细胞的 移、增殖、公化,对它的研究会加速骨组织工程的进展。研究表明,BMPs是一组复合体,它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以及复合体均有诱民成骨的活性,但其分子形态、浓度、所处的微环境等都影响着它的骨效应。本文简述了它的结构,并重点搪塞了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影响BMPs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骨缺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基因。如何选择合适类型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基因转染载体、靶细胞、转染途径以及在缺损局部持续高效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以上各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两种因子均具有促进成骨的活性,并有相关报道两者在促进成骨方面相互促进。 目的:了解骨不连骨折区不同部位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情况。 方法:11例骨不连患者,骨折持续时间平均11个月。在手术中分类获取骨折端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骨断端、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检测不同部位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贴骨瘢痕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最高,与骨断端和髓腔内容物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骨断端组织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最高,与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骨不连接区组织的抗纤维化和成骨能力的低下,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能同时高表达有关,因此骨不连区联合注射促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但可以促进骨诱导能力的提高,还有可能增强陈旧瘢痕的转化,从而使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独特异位骨和软骨诱导活性的酸性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进而合成胶原、形成钙化骨组织的能力,因此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体(in vivo)和离体(in vitro)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6.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骨和软骨组织中含有多种参与调节骨骼发育及生长的多肽类生长因子。此类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者内分泌的方式,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传递信息,参与复杂的骨形成调节过程。在诸多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是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生长因子。由于BMPs与转化因子在C端都含有7个保留的半胱氨酸残基,所以属于转化生长因子-B超家族(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atesuperfamily,TGF-β…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促进成骨作用,骨细胞通过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分泌骨硬化蛋白进而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有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直接作用骨细胞时可促进骨硬化蛋白的分泌,这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正向成骨作用相矛盾。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间接调控骨细胞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的机制。方法:体外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4,8,16,32,64,125,250,500,1 000μg/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细胞,CCK-8法检测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通过MC-3T3-E1细胞与小鼠骨样细胞MLO-Y4细胞共培养技术,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间接调控骨细胞骨硬化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RT-PCR检测MC-3T3-E1细胞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基因,筛选出MC-3T3-E1细胞的目的基因,验证目的基因对MLO-Y4细胞表达骨硬化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成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相对于其他质量浓度,250μg/L具有最佳作用;(2)RT-PCR实验结果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间接调控骨细胞骨硬...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完整肽基因。方法:依据Genbank中hBMP-2的序 化学合成两条引物,从人胎儿骨组织中提取得到的总RNA中,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得到hBMP-2完整成熟肽基因。将所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UC-19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重组质粒,酶切并测序。结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为一长约400bp的带,阳性克隆质粒  相似文献   

20.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由Urist[1]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他们将脱钙骨基质移植于动物的皮下和肌肉内,可诱导软骨化骨,随后从骨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诱导异位宿主区间充质细胞向成骨和成软骨细胞的方向分化。BMP在组织中含量甚微,每1 000 g皮质骨仅含1~2 μg[2],因而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重组BMP成为必须。赵明[4]、崔有宏[5]和刘礼初[6]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有活性的BMP,但多为人B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