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8)。所有病人行宫颈癌根治术。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进行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伊立替康用量为160mg·(m2)-1,奈达铂60mg·(m2)-1一次性静滴给药)。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4.99%和89.59%,两组有显著性差别。研究组毒副作用较轻,包括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行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和单纯顺铂联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六周的治疗,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的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食管癌接受CPT-1180mg/m2静脉滴注,d1、d8、d15;奈达铂40 mg/m2静脉滴注d1、d8,每4周重复,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9例可评价,客观有效率36.8%,疾病控制率57.9%,QoL稳定率68.4%,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呕吐等,经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的晚期食管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奈达铂(NDP)联舍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奈达铂(NDP)80~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羟基喜树碱(HCPT)6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6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71.7%。26例初治患者中,有效率73.1%;20例复治患者中,有效率7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均为Ⅰ~Ⅱ度。发生率为37.0%(17/46);血液学毒性方面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3.0%(6/46)和6.5%(3/46)。结论 奈迭铂联舍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高,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奈达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奈达铂为顺铂类似物,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之一。进入细胞后,抑制DNA复制,从而产生抗肿瘤活性。毒副反应较强烈。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奈达铂治疗各种肿瘤患者64人次,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食道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奈达铂25mg/(m2·d)第1~3天给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顺铂25mg/(m2·d)第1~3天给予,两组均在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mg/m2,21天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8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40.0%(16/4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6例,进展6例,有效率45.0%(1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分别为10.0%和30.0%;肾毒性分别为0和15.0%,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分别为70.0%和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相近,在毒副作用方面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耐受性良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PF组,39例)和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aoxl组,39例)。PF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Taxol组患者采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2组患者化疗后均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PF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和骨髓抑制,Taxol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和肾脏毒性。Taxol组患者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30.77%,高于PF组的10.26%(χ2=5.032,P=0.025)。Taxol组和PF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33.5个月和34.7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和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9,P=0.173)。结论 2种化疗方案患者不良反应差别较大,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临床疗效优于顺铂联合5-Fu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32例,按前次铂类化疗至本次化疗时间间隔分为铂类耐药组(≤6个月,14例)和铂类敏感组(〉6个月,18例)。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静脉滴注30rain,d1、d8;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2h,d1;21d为一个周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共接受153个化疗周期,总有效率59.38%(19/32);铂类敏感组有效率61.11%(11/18),铂类耐药组有效率57.14%(8/14),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程度均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是有效的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组(观察组)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收集84例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40例)均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近期观察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效率达到95%,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是有效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体外调强放疗(IMRT)、顺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5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二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危及器官放射损伤程度、患者3年预后结局差异。结果:经过联合放化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 vs 88.10%, P<0.05)。放疗过程中,观察组小肠、膀胱、直肠接受放疗的平均受照射剂量、2.0 cm3受照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两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年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优于二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对危及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程度更低,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移动等中心模拟系统误差,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剂量分布受系统摆位误差的敏感程度。方法:分别制定30例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在治疗计划中移动等中心,假设每次治疗时系统误差都为同一方向,每位患者沿原始x、y、z轴各移动等中心±3.0、±5.0和±7.0 mm模拟左右、腹背、头脚方向系统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在不改变优化条件的情况,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得到30个参考计划与540个再计划DVH参数。配对t检验不同方向差异。结果:误差为3、5和7 mm时,CTV D98和PTV V95下降平均偏差分别为0.16%和0.55%、0.44%和1.72%、0.89%和3.41%;小肠、直肠、膀胱、左股骨头和右股骨头V50超标频率分别为2.22%、0.00%、0.00%、0.00%和0.00%,11.11%、2.22%、0.00%、4.44%和4.44%,15.56%、6.67%、2.78%、13.33%和14.44%。采用配对t检验对不同方向误差进行对比时发现:(1)y轴方向摆位误差比x和z轴方向对CTV D98和PTV V95影响更敏感(P<0.05, P<0.05);(2)背方向摆位误差比其他方向对小肠和膀胱V50 影响更敏感(P<0.05, P<0.05);(3)腹方向摆位误差比其他方向对直肠V50影响更敏感(P<0.05);(4)右方向摆位误差比其他方向对左股骨头V50影响更敏感(P<0.05);(5)左方向摆位误差比其他方向对右股骨头V50影响更敏感(P<0.05)。结论:摆位误差较小时(<5 mm),靶区剂量和小肠、膀胱、直肠、左右股骨头V50受摆位误差敏感程度较小,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较稳健。当摆位误差增大时,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不再稳健,治疗前一定需要寻找原因,如有必要还需重新做体位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宫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时保卵巢对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例保卵巢宫 颈癌直线加速器放疗患者,基于XiO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7野均分调强计划,并通过归一使95%计划靶区剂量达到 45 Gy。在除卵巢外其他优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生成保卵巢组和不保卵巢组两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 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对于计划靶区,保卵巢组与不保卵巢组的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 数分别为0.708±0.051、0.808±0.056(P<0.05)和0.135±0.023、0.087±0.012(P<0.05),保卵巢组适形度和均匀性显著下降。 对于危及器官,保卵巢组小肠、膀胱、直肠和左股骨头的Dmax均大于不保卵巢组(P<0.05),而Dmean、V45、V40、V30、V20和V10无 统计学差异(P>0.05);保卵巢组脊髓Dmean、D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卵巢显著影响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对 危及器官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自动IMRT计划与人工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自动计划在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设计中的可行性。 方法:使用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的自动IMRT和人工IMRT方法分别对2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计划设计,比较2种计划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调试次数及计划设计时间。结果:自动和人工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95、CI及HI等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动IMRT计划得到的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人工IMRT计划,其中膀胱V40减少2.5%(P<0.05),直肠V40减少0.9%(P<0.05),骨V35减少2.8%(P<0.05),小肠V30减少4.2%(P<0.05),左侧股骨头V30减少5.2%(P<0.05)以及右侧股骨头V30减少5.5%(P<0.05);并且自动计划明显减少了计划调试次数,将人工IMRT计划的平均调试次数由3次减少到平均2次,计划设计时间由人工IMRT的69.5 min减少到42.7 min;但自动计划的平均跳数(1 042 MU)高于人工计划(931 MU)。结论:基于Pinnacle3的自动IMRT计划质量可以达到人工IMRT计划水平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计划设计效率,在宫颈癌术后的IMRT计划设计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光子优化(PO)算法与常规的剂量体积优化(DVO)算法的 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接受宫颈癌术后IMRT的患者。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后,分别设计基于PO算法和DVO算 法的两种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特性、剂量验证通过率和治疗计划的效率。结果:两种计划中计划靶区 (PTV)的D98%、靶区覆盖率和均匀性指数无明显差异,但是PO计划在PTV的D2%、Dmean均低于DVO计划(P=0.019, 0.016), 同时PTV的适形度指数优于DVO计划(P=0.005)。在危及器官保护上,PO计划的膀胱V30和左股骨头V20低于DVO计划 (P=0.000, 0009),但是小肠V15、直肠V30和左右侧股骨头V30高于DVO计划(P=0.000, 0.001, 0.000, 0.000)。PO计划在正 常组织V30的受量上低于DVO计划(P=0.005),但在V5和V10的受量上高于DVO计划(P=0.000, 0.000)。两种计划的剂量 验证通过率均能满足治疗的要求,其中PO计划通过率为(98.06±0.81)%,优于DVO计划通过率(96.05±1.09)%。PO计划 相比DVO计划,机器跳数平均减少10.7%,治疗时间平均减少10.5%,优化耗时平均缩短35.4%。结论:PO计划和DVO计 划都能满足临床要求。PO算法应用于宫颈癌术后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略有优势,能够提高靶区适形度,减少机器跳 数,缩短计划设计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剂量投照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宫颈癌盆腔照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计划与七野-静态调强放疗(7F-IMRT)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行HT治疗的25例宫颈癌患者,均采用俯卧位,憋尿状态。分别进行HT和7F-IMRT两种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模式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之间的剂量学参数及机器输出跳数。 结果:(1)计划靶区(PTV):HT组CI和HI均优于7F-IMR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898±0.017 vs 0.834±0.013, P<0.001;0.062±0.012 vs 0.109±0.019, P<0.001);HT组PTV的D1、D2均低于7F-IMRT组(P<0.001),Dmean、D98、D95均较7F-IMRT组高(P=0.048, P<0.001, P=0.015)。(2)对于正常组织,HT组小肠、结肠、直肠和膀胱的Dmax、Dmean、V30、V40以及直肠V50均显著低于7F-IMRT组(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6),其余V50略低,无统计学差异(P=0.130);HT组双侧股骨头V25、D5、Dmean、Dmax也显著低于7F-IMRT组(P<0.001);但是,HT组的机器输出量明显高于7F-IMRT组。 结论:HT计划在适形度、均匀性及周围正常组织保护上显著优于7F-IMRT计划,在充分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又不增加患者放疗毒副反应;但其机器输出量高于7F-IMRT计划,对射束的利用率不高。在后续治疗实施过程中,HT系统作为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确保每次治疗过程中的精准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扇形束CT(FBCT)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在不同固定体位下,膀胱体积的改变对膀胱、小肠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共22例,其中俯卧位固定患者10例,仰卧位固定患者12例,每次治疗前使用联影直线加速器uRT-linac 506c进行kV级FBCT,在放疗计划系统中对平移校正后的FBCT图像完成智能勾画,并复制原计划参数进行剂量计算。分析患者放疗过程中的膀胱体积变化趋势以及膀胱体积改变对膀胱和小肠受照剂量的影响。结果:22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分次间膀胱体积与原计划膀胱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随着治疗进程,涨尿能力总体呈减弱趋势。仰卧位固定患者膀胱V45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低度负相关(r=-0.431),膀胱V40、V30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中度负相关(r=-0.651、r=-0.780),小肠V45、V40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中度负相关(r=-0.701、r=-0.794),小肠V30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高度负相关(r=-0.871)。而俯卧位固定患者膀胱V30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低度负相关(r=-0.306),小肠V45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低度负相关(r=-0.336),小肠V40、V30改变与膀胱体积变化率呈中度负相关(r=-0.505、r=-0.589)。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分次间的膀胱体积与计划时的膀胱体积较难保持一致。相比于俯卧位固定,仰卧位固定患者的膀胱体积变化对其膀胱及小肠受照剂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9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四野盒式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远期临床疗效,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差异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年内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48%、95.74%,略高于对照组的88.88%、9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划靶区体积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靶区适形度指数高于对照组,计划靶区体积最小剂量、靶区均匀性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腹痛/腹泻、尿频/尿痛、皮肤损伤、下肢水肿、晚期直肠反应、晚期膀胱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