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病治法前人有许多论述,笔者对肝病治法分析,分为疏肝、清肝、泻肝、养肝、柔肝、缓肝、敛肝、镇肝、平肝、温肝、搜肝和理肝等十二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相似文献   

3.
清代王旭高指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最多,但其中有些治法,名异而义同,或名似而义异。现将其分为疏肝、清肝、泻肝、养肝、柔肝、缓肝、敛肝、镇肝、平肝、温肝、搜肝和理肝十二法,简述吱口下:  相似文献   

4.
肝气虚,肝阳虚证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力 《河南中医》1998,18(5):266-267
肝虚为病,习以阴虚、血虚立论者多,而论及肝气虚、肝阳虚者少。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内寄相火,外应风木,体阴用阳,阳易亢动,阴易亏损,临证多见肝血虚、肝阴虚之证,然肝之阴阳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相互依存,既有肝脏阴血之不足,也有肝之阳气之不足。今就肝气虚...  相似文献   

5.
姜坤从肝论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姜坤教授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系天癸将竭,肾气虚衰,肝失疏泄,气血阴阳失调所致。其病机关键在肾,病变在肝,肝气郁结始终贯穿于病变的全过程。治疗上强调从肝论治,主要以柔肝、疏肝、清肝、调肝、平肝、温肝六法治之,收效甚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造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复肝宁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的含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在应用复肝宁后,血清ALT、AST、HA、LN、CIV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肝宁能有效地防止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ALT、AST、HA、LN、CIV含量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因而具有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促进胶原降解,达到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目的,从而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与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融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14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实验模型,分正常组、模型组、融肝胶囊高、中剂量组、复方鳖甲状腺肝片组、观察血清PCⅢ、CIV、LN、Alb、LAT及肝组织HA含量变化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PCⅢ、CIV、LN、ALT及肝组织HA含量明显增高,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明显降低,而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接近。肝组织病理学观察,融肝胶囊高、中剂量组肝细胞损害、肝组织破坏及胶原纤维增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减轻。结论:融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自拟穿山甲扶正柔肝活血祛瘀汤治疗丁型肝炎瘀热互结型患者,主要运用本方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力,敛阴软肝,养血柔肝,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肝组织输流,活血祛瘀,降低肝纤维组织压力,促进抗体生成和双相调节作用,使肝的DNA合成,消除肝脏炎症,达到抑制和杀灭丁型肝炎病毒,致使体强、瘀祛、血生、湿化、热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胃痛从肝论治四法章铨荣(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312500)导致胃痛的原因较多,而肝胃不和则是引起胃痛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肝火、肝(气)郁、肝寒、肝(阴)虚等最易导致肝胃不和引起胃痛,从而归纳出胃痛用清肝、疏肝、温肝、柔肝...  相似文献   

10.
王景泉 《国医论坛》1996,11(5):43-44
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肝主动、主开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为不足,所以肝的病证中亦是阴血不足居多,实证也多为火热为病;而肝之寒证,无论是阳虚还是实寒,均属少见,所以五版《中医诊断学》论述肝寒证时也仅举寒滞肝豚之寒疝腹中痛一端,对于肝寒证之请端均未述及。证之临床,肝之寒清之证,亦显于多端。1肝寒证与肝脉的关系肝之寒证多从肝脉的特定部位有所表现,亦与藏象密切相关,《灵格·经脉》曰:肝经“循股明,人毛中,环明器,抵小腹,扶胃,属肝,络胆,上贵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人顿领,连目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从肝论治妇科经带病的临床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妇科经带病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妇科经带病多从肝论治,从清肝凉血治月经先期、温肝理血治月经后期、敛肝固冲治月经过多、疏肝养血治月经过少、通肝活血治闭经、柔肝理气治痛经、调肝健脾治白带、泻肝利湿治黄带八个方面,论述了妇科经带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基本证候有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肝脾气虚证、肾气虚证5个,核心证候为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3证;本病表现为多证相兼,并以六证相兼到九证相兼多见;证候组合具体表现为: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两虚证,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证,湿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或阴阳两虚证。结论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存在毒瘀与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等复杂病机,且证情严重,治疗上应考虑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根本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常伴有大量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治疗,而在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这三个不同阶段中,无肝期为病肝切除至新肝的大血管吻合开放,期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不能合成,而类肝素样物质增加,出现明显的纤溶亢进,如伴有供肝情况不良,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合成不能,就会产生凝血功能障碍,在无肝期中一旦发生则出血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胆石病从肝虚论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肝脏自身虚损是胆石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胆石病病发在胆,病源在肝,应无石先防,有石治本。治石当有补肝一法,并从补气益肝、养血柔肝、养阴滋肝、助阳温肝几方面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15.
当归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穗芳 《中医研究》2008,21(4):48-49
当归味甘、辛,性温,人心、肝、脾经。其功效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在21世纪课程教材《中药学》中把当归功用归纳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瘢瘕积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仆损伤。从以上当归的性用功用主治,很难看出与肝病治疗有密切关系。然综观古今有关治肝名方,通过灵活配伍,发挥其泻肝、清肝、疏肝、柔肝、暖肝、补肝、敛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软肝汤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赵洪军,阎振武,诸瑞海(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科261041)关键词软肝汤,临床应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PCⅡ肝纤维化是肝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主要取决于肝...  相似文献   

17.
肝脾舒合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验证肝脾舒合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猪血清制作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血清ALT、AST、TP、Alb含量测定。并取肝脏测肝系数,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测定肝脏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肝脾舒合剂能有效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增高白蛋白,提高A/G比例,并使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结论:肝脾舒合剂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炳厚老师在传统“肝脾(胃)合病”为指“肝脾不合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基础上,更详分“肝脾不合证”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与“肝郁血虚,肝郁不和”,“肝胃不和证”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偏有热象”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等,认为辨证必须细致,论治始能人微。并且强调:两脏合病,必须辨清以孰为主,即以肝为主,抑或以脾以胃为主,据此权衡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胃痞病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从肝论治胃痞病时,主要从生理、病理、病机与治法上进行探讨,生理上肝、脾、胃脏腑相关,气血相连,功能相互为用;病理上肝疏泄功能异常引起气机失调或血行瘀滞,均会导致胃痞病发生。该文从调和肝胃、调和气血两方面论述从肝治疗胃痞病的治法,以疏肝和胃、清肝降胃、泻肝补脾、疏肝活血、柔肝养阴之法治疗,为胃痞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中医辨证需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6,47(2):153-154
答:肝纤维化的中医证治需注意如下几方面。 在诊断方面,判断慢性肝病是否伴有肝纤维化的可靠方法是肝穿刺和肝脏病理检查。如果不做肝穿刺,可根据B超报告,如果见到肝包膜欠光滑,粗糙、肝内网格状、血管走向不清等描述,可以认定为肝纤维化,其程度已较严重。或根据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即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如高于正常参考值可考虑已经肝纤维化了;或根据病史,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超过1年,就进人慢性化阶段,有炎症就可能有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