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阿魏酸钠 (川芎嗪 )具有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抗凝血 ,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 (MI)。我们采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3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符合 UAP诊断标准 [1 ,2 ] 患者 35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A组 ) 2 2例 ,对照组 (B组 ) 13例。 A组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平均 (6 4± 9.5 )岁 ;B组男 8例 ,女 5例 ;年龄平均 (6 7± 12 )岁。 A组高血压 13例 (5 9.1%…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使心肌缺血改善,可作为一种较好的临床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魏酸钠组(治疗组)和丹参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治疗UAP疗效明显,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永光 《黑龙江医学》2010,34(2):113-1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P<0.05),且治疗组降低血脂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个96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银杏注射液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两周;比较两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之75.0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6.67%,亦高于对照组之54.17%;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之64.58%;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等亦无明显改变.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治疗,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所致的心绞痛,有进展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本研究观察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任立冰  翟桂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99-270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SF治疗UAP的疗效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3例UAP患者中男48例,女1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常规组)31例;SF治疗组(SF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休息、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口服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SF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SF 0.3 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心电图变化,测定两组用药前后血清内皮素和NO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F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血清内皮素水平下降(P<0.05)、NO水平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内皮素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在常规治疗UAP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注射液)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30例,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血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心绞痛。冠心病二级预防强调使用他汀药物调脂治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本文旨在观察他汀药物在冠心病治疗及预防心血管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57-58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魏酸钠,服药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阿魏酸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肯定且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葛根素40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67%),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观察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50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书光 《中外医疗》2010,29(13):108-10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组治疗观察15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105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5—7天)、扩冠、调脂等治疗,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甘油;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于液体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变化。③结果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和消失平均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未见不良反应发生。④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有效,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之良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 w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心电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斌良 《医学文选》2002,21(1):65-66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急性心肌梗塞 ( AMI)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由于其病情多变化 ,可逆转为 SAP,但亦可迅速进展为 AMI或猝死 ,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为探索路路通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1 2月观察了路路通与丹参注射液对 UAP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78例均按 1 979年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 ,随机分为路路通注射液组和丹参注射组。路路通组 38例 ,男 2 1例 ,女 1 7例 ,平均 5 8.5岁 ( 4 9~ 78岁 )。丹参组 40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美托洛尔、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即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两组均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时间、心绞痛单次持续时间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应用辛伐他汀、安定、卡托普利、倍它乐克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32例):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40ml/d;B组(n=32例):静脉注射硝酸甘油10~20mg/d。治疗20min后对比患者症状的改善、心电图ST段的恢复情况。对比观察其药物副作用。结果:丹红注射液组较硝酸甘油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段均有所恢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丹红注射液组药物副作用小。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的功效近似,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患者易耐受,因此,可推荐丹红注射液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常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扩冠、调脂、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血栓通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两组均观察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缺血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绞痛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血栓通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