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042083 广州地区儿童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带菌及耐药性研究/周宏…//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0).-626-627 研究表明:健康儿童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i)的带菌率差别无显著性(X2=0.07,P>0.05)。61株健康儿童鼻咽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0-2007年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茵(Hi)耐药性和2000-2003年分离的Hi血清分型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或深部吸痰标本,应用Hi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E-teat法检测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头胞曲松、氨苄西林、头胞克洛的耐药性,用K-B法检测Hi对阿奇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采用头孢硝基噻酚显色反应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玻片凝集法对2000-2003年分离的381株Hi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在8年时间内,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头胞曲松、阿奇霉素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头胞克洛、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迭72.13%;氨苄西林耐药的Hi多重耐药率达82.51%.Hi的产酶率也由2000年的9.91%上升到2007年的36.48%.200-2003年所分离381株Hi的血清分型以不定型株为主,占95.53%,Hib仅占1.57%.结论 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分型以不定型株为主,Hib分离率不高;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Hi的耐药性和产酶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治疗Hi感染以β-内酰胺类抗茵药物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菌携带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 (SP)携带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01年8~10月门诊就诊、年龄1个月~5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未使用或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d共234例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 ,分离培养SP ,并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SP携带率为28.2 % ,年龄主要为1~4岁 ,家中居住、就诊前未使用抗生素的儿童携菌率较高。共分离出66株SP ,其中100 %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 ,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80% ,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54 %。结论西安地区SP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携带率近1/3 ,对多种抗生素有不同耐药性和敏感性 ,以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多重耐药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流感嗜血杆菌阳性住院患儿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的基本临床特征及耐药动态。方法 回顾性断面调查2011 年6 月至2013 年5 月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0~17 岁住院患儿痰液和咽拭子Hi 分离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Hi 117 株, 111 例患儿纳入调查, 其中102 例为呼吸系统感染(91.9%), 其他疾病9 例(8.1%)。支气管肺炎及肺炎患儿Hi 检出率为50.8%(30/59),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0.0%(2/4), 毛细支气管炎34.6%(9/26), 急性支气管炎24.2%(32/132), 喘息性支气管炎17.9%(5/28), 疱疹性咽峡炎19.0%(4/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8%(9/76), 急性扁桃体炎8.2%(7/85), 新生儿肺炎5.6%(3/54)。两个调查年度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 vs 23%, P=0.010)和氯霉素(25% vs 8%, P=0.015)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 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BLNAR)和β- 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BLPACR)两年间均有增长, 分别从12% 增加到21%, 13% 增加到19%, 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 在0~17 岁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BLNAR 和BLPACR 呈增长趋势将使临床面临更加严峻的抗菌素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儿童卡他莫拉菌的耐药现状。方法 于 2 0 0 2~ 2 0 0 3年对北京地区儿童鼻咽部的 2 2 2株卡他莫拉菌进行 8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和 β内酰胺酶检测 ,并对不同来源的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及两种不同药敏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组分离的卡他莫拉菌与健康儿童组相比 ,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除头孢呋辛外 ,两种药敏检测方法判定结果的一致率均达 90 %以上。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携带的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 ,对氨苄西林、二代头孢菌素呈高度耐药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以往报道。目前建议采用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学会的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对该耐药性进行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携带肺炎链球菌状况,以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血清型分布。方法 2013 年3 月至2014 年2 月采集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Etest 方法检测抗生素敏感性,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血清型。结果 共采集到2 941 例1 月龄至16 岁患儿的鼻咽拭子,分离出肺炎链球菌699 株,携带率为23.8%。随机选取100 株菌检测了抗生素敏感性和血清型。分离株对静脉青霉素敏感率达98.0%,口服青霉素敏感率仅为33.0%,头孢克洛耐药率为54.0%,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中介率也分别达到18.0% 和38.0%。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不敏感率均为97.0%。多重耐药率为86.0%。常见血清型为6A(12.0%)、19F(12.0%)、6B(10.0%)、23F(9.0%)和14 型(8.0%),7、10 和13 价结合疫苗覆盖率分别为41.0%、42.0% 和59.0%。结论 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约为25%,抗生素耐药分离株常见,13 价结合疫苗覆盖率接近60.0%。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为了解上海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ARTIs)时流感嗜血杆菌(Hi)的分离率、产酶率以及b型Hi(Hib)感染的情况 ,并了解Hi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收集81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Hi分离培养 ,以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_内酰胺酶的产生率 ,以玻片凝集法分离出b型株 ,用Kirbry_Bauer(KB)法和E_test法测定Hi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显示 ,Hi分离率24.7 %,其中Hib占19% ;平均β_内酰胺酶产生率9 % ,其中Hib产酶率36.8 % ,明显高于非Hib产酶率2.5 %(P<0.01)。Hi对第2、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十分敏感 ,对氯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1.5%和9.5 % ,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SMZco)的耐药率分别达到16.1 %和45.6%。提示Hi是小儿ARTIs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Hi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和SMZco的耐药在增加 ,产β_内酰胺酶是Hi耐药的重要机制 ,而Hib的产酶率显著高于非Hib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两幼儿园2~6岁健康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状况及其对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对广州市区两家幼儿园220例健康儿童,用咽拭子从鼻咽部采集标本接种至血平板,35℃ 5% CO2 条件下孵育24 h,Optochin纸片确诊;琼脂板对倍稀释法测定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20例健康儿童鼻咽部分离到肺炎链球菌53例,阳性率为 24.1%,49株对青霉素敏感(敏感率 92.5%),4株中等度耐药(耐药率 7.5%),其MIC依次为 0.125 mg/L,0.25 mg/L,0.25 mg/L和1 mg/L。肺炎链球菌分离阳性率与年龄关系较大:2~3岁及~4岁带菌率分别为 47.1%和 43.5%,~5岁带菌率为 21.4%,~6岁为 17.1%,不同年龄儿童带菌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2.216,P<0.01)。不同班级分离阳性率亦存在差异,分离阳性往往集中出现在同一幼儿班。结论:2~6岁健康儿童肺炎链球菌带菌率较高,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不高(7.5%),为避免共同居住儿童交叉感染,对高带菌儿童实施疫苗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特点 ,为预防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期间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一次性鼻导管深插气管 ( 10~ 15cm)负压吸取痰液 ,部分患儿采集咽拭子、脑脊液、血液及其他体液做细菌培养。结果 共获痰标本 12 5 6 0份 ,其他体液、分泌物等共 84 94份 ,其中脑脊液 888份。 ( 1)培养流感嗜血杆菌阳性 4 2 0株 ( 4 2 0个病例 )。 2 0 0 0、2 0 0 1、2 0 0 2年分别为 10 1株、173株和 14 6株。 ( 2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病例有 172例 ( 4 0 1% ) ,支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各占混合感染组中的 2 5 0 %。 ( 3) 4 2 0例病例中 ,<6个月患儿占 2 2 9% ,~ 12个月龄患儿占 2 0 2 % ,~ 3岁患儿占 2 7 4 % ,~ 5岁患儿占 15 7% ,≥ 5岁患儿为 13 8%。 ( 4 ) 3年药敏平均耐药率结果 :氨苄西林为 13 6 % ,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 16 1%、7 7%和 4 0 % ,氯霉素的耐药率为 5 9%。 2 0 0 1和 2 0 0 2两年药敏平均耐药率结果 :氨苄西林 /舒巴坦的耐药率为 13 2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0 9%。 2 0 0 2的药敏结果显示 ,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仅为 0 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的肺炎链球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分布的特征,探讨监测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是否具有代表性意义。方法对2000—2002年每年2~5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家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年龄1个月至5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分离肺炎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将青霉素敏感性分为R(耐药)、I(中介)和S(敏感),红霉素敏感性分为NS(不敏感)和S(敏感),按青霉素敏感性/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可分为6组(没有分离到R/S模式菌株)。R/NS组29·8%(17/57)对头孢曲松不敏感;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均不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敏感株只出现于R/NS组。I/NS组仅0·03%(8/288)对头孢曲松不敏感;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不敏感率分别为38·2%(110/288)和52·4%(151/288)。头孢克洛不敏感菌株还出现于I/S组。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主要与红霉素是否敏感有关。氯霉素耐药株在各组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NS和I/NS几乎都是联合耐药株,S/S组无联合耐药株。结论不同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的肺炎链球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青霉素和红霉素是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的代表性药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