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6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根据 1979年 WHO临床命名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符合标准患者共 60例 ,男 4 4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65.4岁 ,病程 5~ 15年。其中合并高血压 19例 ,高脂血症 2 2例 ,糖尿病 5例。2 治疗方法2 .1 西医疗法 :口服心痛定 10 mg,每日 3次 ;肠溶阿斯匹林 50 mg,每日 1次。如有心绞痛发作 ,给予硝酸甘油含服。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 ,选用西药对症药治疗。2 .2 中医疗法 :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心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90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并与西药鲁南欣康治疗的 40例做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90例中 ,男 49例 ,女 41例 ,平均年龄5 8.6 8± 7.0 4岁 ;对照组 40例中 ,男 2 7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6 1 .2 9± 5 .3 8岁 ;两组病人中 ,初发心绞痛 74例 ,恶化型心绞痛 2 9例 ,自发心绞痛2 0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伴有高血压者 42例 ,高脂血症 6 6例 ,糖尿病 2 5例 ,均符合WHO制订…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7月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6 0例作对比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胸痛。按就诊时间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 0例中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45~ 75岁 ,平均 6 2 .5岁。对照组 6 0例中 ,男 38例 ,女2 2例 ;年龄 46~ 77岁 ,平均 6 3.4岁。两组一般…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琪 《新中医》2017,49(12):24-2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均连续用药2月。治疗后观察并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7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9.33%,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0.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单纯使用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王万卿  王岩 《国医论坛》2005,20(5):36-36
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内科常见急证,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者在临床中根据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病理改变这一机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永智 《国医论坛》2012,27(3):40-41
目的:观察失笑散加味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失笑散加味方,疗程为30 d,分别对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等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0.56%,均优于对照组的76.32%和52.63% (P<0.05).结论:失笑散加味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安全良方.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0 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田华  谢吟灵  郑敏 《四川中医》2003,21(10):38-3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并探求其作用机理。方法 :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西药组 )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血脂、纤维蛋白原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0 %,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 5 2 5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对降低血脂、纤维蛋白原有较好的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难治病之一.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太平 《国医论坛》2002,17(5):36-37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9月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 1 0例 ,获效满意 ,并与硝酸甘油片剂治疗的 6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 1 0例中 ,男 77例 ,女 33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47岁 ;病程 1年以内 2 9例 ,1年~ 5年 5 2例 ,5年以上~ 1 0年 2 0例 ,1 0年以上 9例 ;稳定型心绞痛 8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3例 ;轻度36例 ,中度 62例 ,重度 1 2例。对照组 60例中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41岁 ;病程 1年以内 1 5例 ,1年~ 5年 33例 ,5年以上~ 1 0年 1 0例 ,1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冠心Ⅴ号合剂+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性.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夹瘀证,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们2001~2005年采用丹七胶囊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16例,其中住院患者60例,门诊患者56例;男性78例,女性32例;年龄43~79岁,平均56.4岁;病程1个月至25年,平均4.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5.
高丽波 《国医论坛》2012,27(6):37-38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以胸闷、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因心肌暂时性缺血引起,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范畴.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益气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8例,并设对照组98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0 4~ 1 9990 6,我们选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组 ) 62例 ,收到满意疗效 ,并设单用西药治疗 (对照组 ) 62例进行对照观察 ,收到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 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诊断标准 ,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均符合中医胸痹诊断 ,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2例中 ,男 39例 ,女 2 3例 ;年龄 42~ 56岁 2 7例 ,>56岁 35例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6年。对照组 62例中 ,男 42例 ,女 2 0例 ;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17.
18.
19.
笔者近6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对比观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