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姜国建  崔瑞霞  谢乐  周建国  吴红飞  温磊  杨杰  陈强  刘锦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39+141-139,141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来所收治的6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及抢救。结果 9例到院时已失去抢救时机,17例自动出院,其余按GOS标准,恢复良好10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存在2例,死亡14例。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伤势严重,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但也有大量抢救成功的范例,积极及时准确的抢救是关键,不到最后时刻,不言放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大骨瓣开颅结合亚低温抢救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会。方法:对特重型22例GCS评分3~5分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结合亚低温抢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中存活8例,生存率36.3%,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尽早去骨瓣开颅减压,结合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2例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结果认为,对此类伤病患者的抢救工作要及时无误,如果误诊拖延时间,处理不及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如能及时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为患者争得手术时间,对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都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重型硕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7例手术的患者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无法手术的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死亡率为50%;其中1例合并心脏钝挫伤。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采取及时治疗、尽早手术、亚低温及激素冲击治疗、适当脱水、使用纳洛酮等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在重症颅脑损伤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勤  胡海雷 《浙江医学》1999,21(7):408-409
重症顿脑损伤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及时正确使用机械通气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科1992~1998年期间应用机械通气抢救重症颅脑损伤呼吸衰竭62例的体会介绍于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共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本组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分级(按1978年南京会议标准)为重型46例,特重型16例:GCS计分3~5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的手术治疗和救治,总结手术急诊过程中的治疗经验,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137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过程中手术护理配合的流程、要点以及临床经验进行相关的总结。结果:13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为87.59%,死亡17例,其中7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余10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结论:临床医生应该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方法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临床观察、分析和应急反应能力,手术中要及时进行手术操作中的相关措施,这对提高手术抢救的成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本文报道我院于1999年4月-2002年4月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69例的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治疗154例重型颅脑损伤及9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观察存活数、死亡数。结果: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也有显著差异;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治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②方法对1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治疗169例中,恢复良好80例,较轻53例,死亡36例。④结论加强救治的各环节,采取综合治疗与护理,及时手术治疗、控制颅内压,预防控制并发症等,是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5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13.3%),中残6例(13.3%),重残10例(22.2%),植物生存3例(6.7%),死亡20例(44.4%)。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应强调及时和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脑干损伤是特重型颅脑损伤,常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致病人死亡。本院近年来收治8例,抢救成功4例。现将我们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8~56岁。致伤原因:交通肇事2例,坠落伤1例,打击砸伤2例,高血压致突然跌倒了...  相似文献   

12.
罗静香 《广州医药》2005,36(4):76-77
目的 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按GCS预后评价:预后良好7例;重残27例、植物生存11例、放弃治疗、死亡68例。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GCS评分与预后密切相关,护士按GCS评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实施护理,对挽救生命,降低死残率、取得良好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的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经验,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的预防方法。结果:术后复查CT,血肿基本清除17例,血肿仍大片存在5例,脑挫裂伤加重3例,继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出院时GOS评定: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10例,死亡率40%。结论:采用“早减压”、“分步减压”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降低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唐朝辉 《中外医疗》2012,31(19):76-76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CCCI)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3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其中手术治疗115例,非手术治疗24例。结果存活103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63例(61.18%),中残3l例(30.09%),重残9例(8.73%),死亡36例(25.89%),其中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结论特重型颅脑患者尽早确诊,其中头部CT扫描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简便及准确的优点,迅速做好术前急救,选择及时、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特重型颅脑损伤84例救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其 《海南医学》2008,19(2):37-38,127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我科自1996年8月~2005年7月救治的84例特重型颅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存活55例(65.48%).随访并经ADL统计,恢复良好30例(54.55%),中、重残21例(38.18%),植物生存4例(7.27%).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开颅清除血肿、去大骨瓣充分减压是救治特重型颅脑伤的关键;颞肌敷贴、早期使用亚低温及钙离子阻滞剂等对脑的保护、损伤可逆脑细胞的修复和脑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脱水,止血,抗感染、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亦是提高特重型颅脑伤患者的生存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1992~1996年,我院共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36例。由于及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有的患昏迷1个月以上,未发生肺部感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厦经验。方法 本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3~72岁。GCS评分3分9例,4分13例、5分16例,按迅速判明伤情,明确颅脑伤程度以及伴发伤部位和程度,按A、B、C原则实施急救、陕速超量给予甘露醇以降颅压,除有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外,应优先处理颅脑伤.及时充分开颅减压及清除血肿,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合并伤。结果 本组死亡17例,死亡率为44.7%,生存者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5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l例。结论 采用综合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能达到有效提高其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宏  秦为民 《右江医学》2004,32(5):461-462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除了积极改进各种治疗手段外 ,笔者体会到一个规范、成熟的急救措施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起积极作用。我们于 1 996年 2月至 2 0 0 4年 2月对收治的 1 4 2例GCS <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规范急救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 1 2 5例 ,女 1 7例 ,年龄 8~ 83岁 ,平均年龄 4 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1 5min~ 6h ,平均约 1 .5h。2 .受伤情况 车祸伤 92例 ,坠落伤 1 4例 ,打击伤 2 2例 ,跌伤 1 1例 ,其它伤 3例。其中GCS 4~ 5分 86例 ,…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且并发症较多,因此给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98例,其中男7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3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高钠血症的危害性.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1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每天2次测血清钠>150mmol/L的47例诊断为高钠血症,其中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者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的47例患者死亡25例(53.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139例患者死亡31例(22.3%),两者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33例(70.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52例(37.4%),两者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占比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急危重症,能加重颅脑损伤后的病情,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可能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