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和B100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控告血清载脂蛋白Aa(apoA1)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过程中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组55例(其中心绞痛组30例,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apoA1及apoB10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CHD患者apoA1下降,apoB100升高。apoA1在心肌梗死组明显,apoB100在心能组即有明显升高,apoA1/apoB100在心绞痛组及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过程中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组55例(其中心绞痛组30例,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apoAI及apoB10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CHD患者apoAI下降,apoB100升高。apoAI在心肌梗死组下降明显(P<001),apoB100在心绞痛组即有明显升高(P<001),apoAI/apoB100在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时,apoB100敏感性高于apoAI。apoAI/apoB100可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CHD发生、发展过程中脂代谢变化。在血TC、TG正常情况下,apoAI、apoB100测定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检测43例冠心病患者、39例高血压病患者及41例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B100(apoA1、apoB100)及脂蛋白(a)(LPa)水平,发现:TG、apoB100在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较健康人显著升高,而apoA1/apoB100则显著降低;LP(a)仅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健康人。提示在预测冠心病危险度的各项血脂指标中,LP(a)较TG、apoB100、apoA1/apoB100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血脂水平与发病年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蛋白血症为脂蛋白代谢紊乱所致,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血脂水平是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通过试验结果对100例不同年龄AMI患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发病年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年龄的患者CHD 二级作好预防。 1临床资料 对象:本组100例,男78例,女22例。死于AM117例,年龄30~59岁,发病时间为2小时~8天不等,入院初病人均有胸痛,经我科检验心肌酶谱均明显升高,都符合…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载脂蛋白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96例各种类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B100(apoAⅠ及apoB100),并设立对照组。结果显示各证型冠心病患者的apoAⅠ,apoB100及apoB1/apoA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标实证中以痰浊型改变最为明显,其apoAⅠ显著降低,apoB100及apoB100/apoAⅠ显著升高。在本虚证型中以肾虚型改变最为明显、其apoAⅠ显著降低。apoB100/apoAⅠ显著升高。这种各证型间的差异无疑对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52例冠心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的血清载脂蛋白A1B100(apoA1,apo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同样中层得血浆组绢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I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oB100,PAI-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PAapoA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apoB100与PAI-1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病儿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病儿血脂代谢特点及其意义。②方法对49例肾病病儿不同病期血清脂类和载脂蛋白(apo)的水平进行检测。③结果肾病活动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apo-B100显著增高,TC和TG水平与apo-B100水平皆呈正相关(r=0.657,0.360,P<0.01,0.05),apo-B100水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83,P<0.01);肾病缓解初期血清TC,apo-B100水平仍增高,而TG恢复正常;无论活动期还是缓解初期,血清apo-AⅠ水平皆无明显变化;活动期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间血清TC,TG,apo-AⅠ和apo-B100水平差异皆无显著性。④结论肾病病儿活动期和缓解初期血清载脂蛋白和血脂显著异常,对激素非敏感性病儿有必要给予降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血HDL-C及载脂蛋白与冠心病诊断的关系,为此,我们随机选择了冠心病患者46例及正常人35例对照进行apoAI、apoB_100及HDL-C测定。其结果:冠心病组HDL-C、apoAI、apoB_-100、apoB_100/apoAI分别为47.87±4.9489.19±4.55113.75±12.721.78±1.5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冠心病病人血中HDL-CapoAI浓度降低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减弱,冠心病发病增高;而apoB_100及apB_100/apoAI比值增高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本文还作了HDL-CapoAIapoB_100对冠心病辨别力比较,经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经OR排序,我们发现对冠心病的诊断apoB_-100/apoAI优于apoB_100和apoAI,而apoB_100优于apoAI.apoAIapoB_100优于HDL-C。  相似文献   

9.
检测89例住院患者胸腹水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100(apoB_(100))含量,结果表明渗出液中TC、LDL-C及apoB_(100)含量显著增高,以载脂蛋白apoB_(100)最敏感并与TC、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不相关。用apoB_(100)鉴别渗出液、漏出液结果与临床的符合率可达89.9%,优于常规检测。同时探讨了应用TC、LDL-CapoB_(100)三项指标测定能提高鉴别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成都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apo)E多态性情况及其与血脂、apo 之间的关系,作者随机抽取了成都地区健康体检的362名汉族成人,采用等电聚焦免疫印迹分析法对其血清apoE表型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受检者空腹血TG、TC及apoAⅠ,B100,CⅡ,CⅢ,E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地区汉族人群apoE表型分布频率为:E3/3 72.93% ,E2/3 12.98% ,E3/4 11.33% ,E2/4 1.38% ,E4/4 1.38% ,E2/2未检测到。ApoE等位基因频率为:ε3 0.8508,ε2 0.0718,ε4 0.0774。362名汉族成人不同apoE表型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显示:与apoE3 (E3/3)或apoE4(E3/4 + E4/4 )组比较,apoE2 (E2/3 + E2/2 )组血清TC及apoB100 明显降低(P< 0.05),apoE水平明显升高(P<0.001),TG、apoAⅠ、apoCⅡ、apoC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apoE3 组比较,apoE4 组TG、TC、apoAⅠ、B100、CⅡ、CⅢ和E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39名、OSAHS合并CHD患者37名、健康对照者40名。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清晨空腹卧位静脉取血,检测。结果:OSAHS及OSAHS合并CH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亦存在差异;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AHI呈负相关(P<0.05);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可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凝血功能、血糖血脂代谢等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其与CHD有明确的相关性,是独立于年龄、体重、饮食、遗传等原因的CHD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对40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测定血浆载脂蛋白A-I(apoA-I),B(apoB)的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LDL-C,VLDL-C的含量,以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poA-I水平对诊断有无冠心病最有意义,apoB/appA-I比值可用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严重度,apoB/apoA-I为0.98~1.00时可做为是否发生早期CAD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TC、TG、HDL-C、LDL-C、apo A_1、apo B、apo B/apo A_1、LP(a)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CHD)组与对照组8项血脂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诊断CHD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po B/apo A_1l,诊断的灵敏度为74.2%,特异性为90.6%。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23例)、双支病变组(27例)和三支病变组(15)例;冠状动脉造影前2周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0)及震荡斜率(TS)值,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各组问的TO、TS值。结果: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起始TO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斜率TS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多支病变组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心率震荡指标异常有相关性。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行HRT检测,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有助于临床指导患者进一步检查治疗.其对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50例正常人和11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测定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系列水平。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冠心病3种类型之间血清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一致。血清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与性别及血脂系列水平无关(P>0.05)。提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平龙玉  叶丹 《重庆医学》2008,37(12):1340-134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相关关系。方法用O-lympus 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7例冠心病、89例原发性高血压和106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和尿酸(UA)浓度。结果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TC、TG、LDL-C、Glu和UA水平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F=7.32~22.59,P<0.05),而HDL-C却比对照组低(F=8.33,P<0.01)。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4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累积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46.07%和58.49%。结论高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交互影响,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分析,探讨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诊断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对入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PB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并分析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冠状动脉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075)、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090)、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r=0.62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r=0.708)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血压变异性随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均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0.028,0.033,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非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心肌组织和血管组织HSP70染色改变。为法医学鉴定冠心病猝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8例患冠心病但非冠心病猝死案例(A组)、10例冠心病猝死案例(B组)以及7例非冠心病死亡案例(C组).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的表达。结果:HSP70在患冠心病但非冠心病猝死案例和冠心病猝死案例中呈阳性表达,在心肌组织中冠心病猝死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患冠心病但非冠心病猝死组(P0.05),非冠心病猝死组均呈阴性表达。结论:HSP70的阳性表达是心肌和血管缺血缺氧的重要指标,对推断冠心病猝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尿酸浓度、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47例)、高血压病(5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51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血脂和血尿酸浓度。结果:三组患者的TG、TC、LDL-C和血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血脂异常所占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在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并高血压病组分别为43%、33%、43%,三组中无显著性差异,且尿酸浓度升高在冠心病组比高血压病组明显(P<0.05),但是在冠心病组内女性尿酸升高百分比高于男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比高血压病患者明显,且冠心病患者尿酸代谢异常女性比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984年及2004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病的病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心脏房室、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的大小、活动和血流等情况的变化,对超声心动图异常共计4616例(其中1984年1848例,2004年2768例)心脏病患者之病因加以对比分析,诊断以《超声医学》为标准。结果:1984年心脏病病因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前五位为风湿性心脏病(24.6%)、肺原性心脏病(16.5%)、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3%)、高血压性心脏病(12.7%)、心肌炎(10.8%);2004年前五位则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9%)、高血压性心脏病(20.3%)、退行性瓣膜病(13.9%)风湿性心脏病(12.7%)、心肌炎(8.9%)。结论:心脏病的各种病因随年代的变化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逐年下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逐年上升,已位于前列,这对临床上的预防、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