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静  蔡宏伟 《河北医学》2000,6(1):14-17
目的:本实验在改良前脑局部闭合性脑硬膜外占位性颅脑损伤的创伤性模型基础上研究神经元细胞凋亡。方法:56例Wistar大白鼠,采用球囊注水在脑硬膜外造成占位及持续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分级脑外伤,饲养2d后脑标本的位末端标记(TUNEL)法进行 PCD生细胞的检测,结果:40只存活鼠中,实验组损伤周围有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在对侧及未损伤区几乎无表达。本实验造成脑损伤的机制中除直接受压区的坏死外受损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美解眠诱导鼠癫癎持续状态后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现象。 材料和方法:给SD大鼠腹腔注射美解眠(20 m g/kg),24 h 后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并以DNA 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结果:SD大鼠注射美解眠后出现典型的癫癎发作,光镜和电镜下可观察到海马神经元有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包括细胞体皱缩、胞质浓缩、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有边集现象, 同时有少量凋亡小体形成。TUNEL检测发现海马结构内可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其分布不均匀,有区域性差异,以CA3 区最为多见。致癎组海马CA3 区TUNEL阳性细胞数的平均百分率(75.14% )与对照组(9.4%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癫癎发作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小时,再灌流0.5~48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  相似文献   

4.
脑损伤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脑损伤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段(3h,12h,24h,48h,72h)处死动物,分别应用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UNEL法测定、DNA凝胶电泳分析,免疫组化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显示:动物经中度脑损伤处理后,其受伤各时间段脑组织可见凋亡的神经细胞及TUNEL阳性细胞,DNA呈现“梯状”断裂现象,细胞凋亡百分率为9.8% ̄14.  相似文献   

5.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缺血性脑损伤主要是以细胞凋亡的方式发生。方法;用TUNEL法标记检测损伤的神经细胞,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 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蛋白。结果:手术组检测到TUNEL标记的阳性神经细胞主要位于海马CA1区,渐进性增多,第3天达到高峰,可检测到凋亡小体和正在形成凋亡小体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6.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 小时,再灌流0.5~48 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 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 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胞,12小时达高峰,持续到24 小时,并可见凋亡细胞各种形态,凋亡细胞主要位于缺血损伤区内界,坏死细胞也增多。48小时完全坏死区周围有成群的凋亡细胞。电泳显示涂片状背景上有明显的DNA带。细胞凋亡参与缺血再灌流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并存,细胞凋亡使梗塞区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肠癌和腺瘤组织细胞凋亡的特征,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在大肠癌和腺瘤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以凋亡细胞百分率作为凋亡指数(Apopticindex,AI)对15例大肠癌、10例腺瘤、5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凋亡细胞原位观察。结果 TUNEL阳性物质位于细胞核内,常聚集于核膜附近,呈新月状和块状。大肠正常粘膜TUNEL阳性细胞全部位于表层上皮中,数量很少(AI=1.74±1.01),腺瘤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相对较多(AI=33.46±11.39),大肠癌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与腺瘤相比数量明显减少(AI=11.08±4.27)(P<0.01)。结合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实验结果可见,腺瘤组织中AI,PI(PI=27.24±7.66)均高,而大肠癌组织中则以细胞增殖(PI=54.18±10.41)占优势。结论 大肠肿瘤癌变过程中不仅存在活跃的细胞增殖,而且有大量的细胞凋亡,因而增加了粘膜上皮的不稳定性,高的增殖能力通过选择而占优势,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tein,Hsp)70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sp70阳性细胞及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结果:缺血2h即有Hsp70阳性细胞,6~24h明显,48h减弱,3d消失。TUNEL阳性细胞于再灌注后2h出现,24~48h达高峰,72h减弱。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即有Hsp70表达及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9.
美络宁能够明显改善脑损伤后患者的预后 ,做为神经营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其对创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于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 ,利用稍加改良的Marmarou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1]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脑创伤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讨美洛宁治疗脑创伤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分组 取 2 88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 ) ,体重 30 0~ 35 0g,随机分成脑创伤组、假手术组及美络宁治疗组。每组又分别划…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结扎新生7d龄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吸8%浓度氧2h制成HIBD模型,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电泳分析综合研究新生大鼠HIBD后脑细胞的死亡形式。结果:缺氧缺血(HI)后0hHE染色即发现左侧纹状体有一些神经元呈凋亡早期的改变;HI后18hTUNEL染色在左脑皮质及纹状体见到阳性凋亡细胞;HI后2dDNA电泳见到DNA梯形带;HI后2~3d凋亡达高峰;持续至少21d。结论:3种方法均表明细胞凋亡为HIBD后神经元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纯  朱诚  卢亦成  江基尧  张光霁 《上海医学》2002,25(2):77-79,T00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 皮质细胞凋亡在伤后 2 4h已十分明显 ,伤后 7d到达顶峰。白质细胞凋亡发生最早 ,伤后 7d出现高峰。伤后第 2、3天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目和密度最高 ,第 7天开始减少 ,但第 14天时凋亡细胞数仍在较高水平。伤侧丘脑凋亡细胞出现最晚 ,伤后 3d逐渐增多 ,伤后 2周出现高峰。伤后 2个月各脑区凋亡细胞数恢复到术前水平。损伤后 1d、3dDNA电泳出现了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各个脑区的细胞凋亡反应不同 ,这种差异表明细胞凋亡与急性和延迟性细胞死亡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在不同时间段神经细胞凋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垂直落体的方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运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TUNEL及RT-PCR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2、6、12、24、48、72h的组织形态变化、神经细胞的凋亡及survivin的表达。③结果大鼠脑损伤后2h出现TUNEL阳性的神经细胞,伤后72h达到高峰。伤后2h survivin蛋白及mRNA开始表达,survivin蛋白持续升高到伤后72h,survivin mRNA持续升高至伤后48h达高峰。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颅脑损伤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同时诱导survivin蛋白和mRNA出现时相性的表达,并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脑创伤后Bax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②方法 采用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Wistar大鼠204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又分别划分成伤后3、6、12、24、48、72、168及336小时等8个时相组,每时相组各12只.另12只作为正常时照组。采用免疲组织化学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皮质、海马及丘脑出现Bax蛋白表达增加.而齿状回在各时相点均无Bax蛋白表达。④结论 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出现神经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创伤后皮质、海马及丘脑神经细胞凋亡,而不参与齿状回区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施金龙  陈建  施炜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3):254-255,253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伤后24h组、伤后72h组、伤后168h组。采用iNOS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iNOS的表达变化及其细胞定位,采用凋亡细胞原位缺121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大鼠在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点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24h大脑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海马区iNOS活性明显升高,伤后72hiNOS阳性表达最明显,伤后168h仍有表达。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24h大脑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伤后72h增多最明显,可持续168h。结论:TBI后损伤区周围皮质和伤侧海马的iNOS阳性细胞呈高表达并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呈同步变化,推测iNOS的表达可能参与了TBI后的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机制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重型弥漫性脑损伤(TMI)模型,7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创伤组和对照组,其中创伤组分为伤后10、30 min、3、6、24、48、72 h 7个时相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ERK、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创伤组海马CA1区P-ERK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在伤后3 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伤后6 h达高峰(P〈0.01),后逐渐下降,P-ERK1/2在伤后24 h表达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spase-3在伤后72 h仍有大量表达;镜下对照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创伤组在伤后3 h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伤后48 h达高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脑创伤后ER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可能通过诱导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及美洛宁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研究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的机制 ,并探讨美洛宁对大鼠脑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 Marm arou的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 Wistar大鼠3 0 0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美洛宁治疗组、假手术组 ,每组又分别再分为伤后 3、6、12、2 4、48、72、168及 3 3 6h等 8个时相组 ,每时相组各 12只 ,剩余 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美洛宁治疗组经致伤后 ,给予腹腔注射美洛宁〔3 0 m g/ ( kg·d)〕,直至各时相点处死 ;脑创伤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另取 48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创伤组、美洛宁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 ,进行神经损伤严重性评分 ( NSS)测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 NSS测试等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顶叶皮质的组织病理改变 ,P5 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 脑创伤后顶叶皮质出现 P5 3蛋白表达增加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及运动功能障碍。美洛宁治疗组伤后皮质神经细胞 P5 3蛋白表达高峰较创伤组明显下调 ,凋亡阳性细胞密度亦较创伤组有所下调 ,运动功能改善。结论 脑创伤后 P5 3蛋白表达增加可造成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是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作用的中药怀牛膝对重度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怀牛膝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自制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造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给怀牛膝水煎剂灌胃治疗1周,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观察怀牛膝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牛膝组治疗的颅脑损伤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其他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的中药怀牛膝促进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怀牛膝改善了大鼠的免疫功能,增强了机体对受损神经细胞的清除能力,故凋亡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末端标记(TUNEL)法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法双标染色技术在研究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机制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成两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切片先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行TUNEL染色显示凋亡,再按caspase-3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方法继续染色.结果 双标染色显色满意,大鼠海马区大部分TUNEL阳性细胞同时也表现caspase-3阳性.结论 caspase-3与TUNEL双标染色能更好的反映出大鼠脑创伤后caspase-3与凋亡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双标染色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脑创伤后海马区Fas 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进一步探讨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机制和GM-1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Marmarou颅脑创伤模型,同时给予GM-1治疗,采用TUNEL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Fas mRNA在脑创伤后的变化规律。结果 脑创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Fas mRNA,并且该区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GM-1能够使Fas mRNA的表达高峰及神经细胞凋亡高峰下调。结论 Fas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GM-1可能通过抑制Fas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and bcl-2 expression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s were subjected to lateral fluid percussionbrain injury (FPBI) of moderate severity. U-74389G (20 mg/kg) were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before FPBI. Theneurological functions were measured by beam-walk task (BWT) and beam-balance task (BBT). In addition to 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apoptosis, TUNEL 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identify DNA fragmentation in situ with both light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levels. The internucleosomal fragments of DNA in apoptotic cells were examined using agar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