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LASIK术前的眼底检查及预防性光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对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LASIK术前对中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直接眼底镜、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42眼进行532nm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患者激光光凝术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LASIK术后6mo随访,未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LASIK术前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预防性532nm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等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对LASIK术前1260只眼扩瞳后行眼底检查并作详细记录,对明显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15只眼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15只眼光凝3~4周,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对拟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并对周边视网膜变性严重和视网膜裂孔者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预防性氪激光光凝效果。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三面镜检查。对明确有发生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及裂孔者50例(53眼)行氪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行氪激光光凝1mo后,裂孔封闭良好,变性区无扩大。色素较多时行LASIK手术,术后回访6~12mo,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氪激光光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中高度近视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预防性光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ASIK术前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等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的疗效。方法:LASIK术前散瞳三面镜检查,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等86例116眼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视网膜光凝后,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LASIK术后经6~12mo随访,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LASIK术前对有明确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等进行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以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LASIK术前检查发现的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评价眼底氩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施行LASIK术的连续性病例1 100例(2 190眼)的术前资料,在对所有患者术前扩瞳后以检眼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周边视网膜情况并记录,对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如格变、囊样变、干性裂孔、视网膜浅脱离等予以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经随访稳定有效后再择期行LASIK手术。结果: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均随屈光度增加而提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颞侧病变比例高于鼻侧。在全部患眼的检查中,发现各类视网膜变性132眼,64眼发现格子样变性(48.48%)、37眼发现囊样变性(28.03%)、54眼发现霜样变性(40.91%)、34眼发现不压白变(25.76%)、12眼发现铺路石样变性(9.09%)、14眼发现干性裂孔(10.61%)、4眼发现裂孔伴局限性浅脱离(3.03%)。对出现较严重视网膜病变的43例患者(78眼)施行了眼底氩激光治疗。复诊时见激光斑反应明显、干性裂孔稳定,局限性浅脱离患者经2~4次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完全平复。对眼底经光凝后行LASIK的患者,在3~6mo复诊中无1例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LASIK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三面镜详查眼底是十分有必要,对发现的周边视网膜严重变性及时予以激光光凝能够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预防性氩离子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 LASIK术前对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直接眼底镜、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配合巩膜压迫法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45只眼)行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42例(45只眼)氩离子激光光凝术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LASIK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行氩离子激光光凝的患者视网膜情况良好,未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LASIK术前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预防性行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疗效确切,是预防LASIK术后出现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屈光手术前严重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和激光屈光手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屈光术前视网膜病变的及早诊断和处理方法及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预施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患者,扩瞳行三面镜检查,对有视网膜严重病变如裂孔伴格子样变性和囊样变性等的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后决定是否行屈光手术及选择何种术式.屈光术后随访24mo以上.结果:共检查648眼,52眼有视网膜裂孔及伴需处理的格子样变性或囊样变性区,占8.0%,有5眼因为视网膜病变严重,在处理眼底病变并随访后,未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其余47眼在行激光处理视网膜病变后3wk以上,或冷凝手术3mo以后,查眼底原有视网膜裂孔牢固闭合、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激光光凝包绕确切并无新裂孔出现且视网膜无脱离,对其中26眼行LASEK手术、21眼行LASIK手术.结论:屈光手术不可忽视视网膜病变,应该将眼底的三面镜检查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一旦发现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和裂孔等病变,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激光光凝等治疗,定期随访,如需行近视矫治手术应考虑手术的方法与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中、高度近视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进行预防性光凝的效果。方法近视1000例(2000眼),年龄18—50岁,屈光度-1.00~-13.00D,散光-0.50~-4.00D。术前按屈光度分组:组I,-1.00~-3.00D,350例(700眼);组Ⅱ,-3.25~-6.00D,360例(720眼);组Ⅲ,-6.25~-13.00D,290例(580眼)。LASIK术前常规散瞳行90D前置镜眼底检查。结果发现严重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100眼,其中组I20眼,组Ⅱ44眼,组Ⅲ36眼,多发生于颞侧。组Ⅱ和组Ⅲ发生率高于组I。对此100眼进行532nm激光预防性光凝。光凝术后1个月复查,变性和裂孔区激光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遂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6个月-1年随访,未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LASIK术前眼底检查,对明确有严重视网膜变性或有裂孔者预防性激光光凝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或避免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保障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对侧眼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有干性裂孔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常规行散瞳三面镜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对明确有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变性(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囊样变性等)或伴有干性裂孔的192例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结果:接受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192例患者对侧眼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变性区或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光凝术后随访6~18mo,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对眼底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有干性裂孔的患者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能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明确有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LASIK术前行散瞳后详细的眼底检查,对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和(或)伴有裂孔者72例(86眼)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波长532 nm,光斑大小50~300μm,曝光时间0.2~0.25 s.功率100~300 mW.激光光凝后1个月,检查眼底周边激光光斑反应情况,并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9~12个月,复查眼底、视力等情况.结果 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1个月后,病变区周围激光光斑反应良好,无中心视力下降.LASIK术后1年,未发现视网膜变性加重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年后裸眼视力4.6~4.8者4眼,4.9~5.0者82眼.结论 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激光光凝辅助角膜原位磨镶术前眼底病变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LASIK术前眼底病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5例(721只眼)LASIK术前患者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作详细眼底记录.结果发现各种视网膜变性136只眼(18.86%),视网膜干性裂孔16只眼(2.2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RD)5只眼(0.69%).其中37只眼严重视网膜变性、16只眼干孔和4只眼亚临床RD行氩激光光凝治疗,仅1例亚临床RD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结论近视LASIK术前及术后眼底常规检查和病变治疗是必要的.同时本文提出眼底病变光凝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近视眼周边视网膜变性的发生情况,以及氩离子激光预防性光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施行LASIK术的连续性病例550例(1100眼)的术前资料,在对所有患者术前扩瞳后以检眼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周边视网膜情况并记录,对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如格变、囊样变、干性裂孔、视网膜浅脱离等予以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经随访稳定有效后再择期行LASIK手术。结果:在全部患眼的检查中,发现各类视网膜变性350眼(31.82%),其中,171眼发现格变(48.86%)、98眼发现囊变(28.00%)、144眼发现霜变(41.14%)、90眼发现不压白变(25.71%)、32眼发现铺路石样变(9.14%)、38眼发现干性裂孔(10.86%)、6眼则发现裂孔伴局限性浅脱离(1.71%)。其中191眼(54.57%)仅发现有一种视网膜变性,115眼(32.86%)发现有两种变性,44眼(12.57%)发现有3种或3种以上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周边各种退行性病变的分布位置,265眼(75.71%)中发现颞上象限病变,177眼(50.57%)中发现颞下象限病变,78眼(22·29%)中发现鼻上象限病变,59眼(16.86%)中发现鼻下象限病变。其中,207眼(59.14%)病变范围累及一个象限,92眼(26.29%)累及两个象限,51眼(14.57%)累及三个或四个象限。对出现较严重视网膜病变的43例患者(48眼)施行了眼底氩激光治疗。复诊时见激光斑反应明显、干性裂孔稳定,局限性浅脱离患者经2~4次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完全平复。对眼底经光凝后行LASIK的患者,在3~6mo复诊中无1例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LASIK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三面镜详查眼底是十分有必要,对发现的周边视网膜严重变性及时予以激光光凝能够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明确有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LASIK术前行散瞳后详细的眼底检查,对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和(或)伴有裂孔者72例(86眼)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波长532nm,光斑大小50~300μm,曝光时间0.2~0.25s,功率100~300mW。激光光凝后1个月,检查眼底周边激光光斑反应情况,并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9~12个月,复查眼底、视力等情况。结果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1个月后,病变区周围激光光斑反应良好,无中心视力下降。LASIK术后1年,未发现视网膜变性加重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年后裸眼视力4.6~4.8者4眼,4.9~5.0者82眼。结论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对周边视网膜变性干预性激光光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LASIK术前对近视眼常规行直接检眼镜、三面镜和间接检眼镜检查,对合并有明届的周边视网膜变性的近视眼行532nm激光干预性光凝渝疗。在变性区外光凝2~3排,光斑直径200~300μm,时间0.15~0.20s,光斑间距1.0~1.5个光斑,出现三级光斑为准。结果197例(231眼)视网膜变性,其中格子样变性163眼(70.56%),霜样变性64眼(27.71%),囊样变性4眼(1.73%)。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LASIK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LASIK术前对周边部视网膜变性进行干预性光凝,是预防LASIK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LASIK术前预防性激光光凝对术后视网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周跃华 《眼科》2003,12(4):201-202
目的 :观察LASIK术前预防性氪离子激光光凝对术后视网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LASIK术前 ,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 ,对视网膜裂孔或病变大于 2PD的 658例 (688只眼 )患者行氪离子激光光凝 ,观察其视网膜稳定情况 ;对视网膜病变小于 2PD的 71 2例 (756只眼 )患者密切观察其视网膜病变的变化 ,必要时于LASIK术后补行氪离子激光。结果 :LASIK术后 6个月随诊 ,术前行氪离子激光光凝的 2 38只眼 ,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 ;术前视网膜病变范围小于 2PD有 2 70只眼 ,有 5只眼于LASIK术后补行氪离子激光光凝。结论 :LASIK术前 ,对视网膜裂孔或病变 >2PD的患者应行激光光凝治疗 ,而对视网膜变性 <2PD的患者可暂不行激光光凝治疗 ,密切随诊其视网膜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LASIK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对于LASIK手术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拟行LASIK手术的38例(44眼)近视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年龄19~42岁,术前屈光状态:等效球镜-2.00~-12.75D.结果 38例眼底光凝治疗后3-4周,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拟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对周边视网膜变性严重者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地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准分子屈光手术患者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情况,以及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对所有患者术前扩瞳后以78D前置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周边视网膜情况并记录,对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等予以532nm激光光凝治疗,经随访稳定有效后再择期手术。结果:近视度数越高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周边部视网膜变性在颞侧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近视屈光术前进行仔细的周边眼底检查很重要,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近视患者应预防性532nm激光光凝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