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唐国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5):702-703
目的:调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依从性。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诊疗时发放。填表并跟踪随访、调查记录分析。结果门诊常用五种抗高血压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分别为51.2%、37.3%、34.2%、23.8%、27.6%。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依从性较佳。 相似文献
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原发性高血压肾病(以下简称高血压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导致肾小动脉的肌内膜肥厚及肾小动脉玻璃样变,使血管腔狭窄造成堵塞,肾小球缺血,肾脏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次/d。均连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5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诊疗的61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5例,其中治疗组予以左旋氨氯地平,2.5-10.0 mg/ d;对照组予以缬沙坦片,80-160 mg/ d。治疗1年后,检测分析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d、左房横径(LAD)、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以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1年后随访发现,两组的 SBP、DBP、Pd、LAD、hs-CRP 及 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而两组的 SBP、DBP、Pd、LAD、hs-CRP 及 BNP 水平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缬沙坦组房颤复发率为28.85%(88/3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为31.15%(95/305),两组间房颤复发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旋氨氯地平可以很好地降压和防治房颤,降低 LAD、hs-CRP 和 BNP 水平,其效果与缬沙坦类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在门诊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8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各5~10 mg/d,疗程4 w。结果二药合用后,降压效果明显。结论二药合用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曾文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3):374-37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左旋氨氯地平二联疗法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二联疗法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单用治疗,二联疗法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二联疗法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联疗法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联疗法组患者心悸、面色潮红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左旋氨氯地平二联疗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与硝苯地平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qd,po;对照组(50例),硝苯地平片10mg,tid,po。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降压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第一周后均能有效控制血压,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血压平稳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治疗组。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均能有效降压,前者优于后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好.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95mmHg≤舒张压<110mmHg且收缩压<180mmHg]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氧氯地平5 mg/d和缬沙坦80mg/d治疗,另一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d治疗,在治疗4周和8周结束时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组比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8周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0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2.0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组为49.8%,在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为38.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3 1例单用厄贝沙坦 (A组 )、2 8例单用贝那普利 (B组 )和 2 9例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用药 (C组 )进行比较 ,疗程均选择为3个月 ,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血尿酸、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平均用药 3 0d后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5 ) ;C组平均用药 10d后即出现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5 ) ;C组于用药 60d有血肌酐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A、B两组血肌酐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A、C组用药对血尿酸的降低作用均明显 (P <0 0 5 ) ;三组治疗对蛋白尿的控制均有明显效果 (P<0 0 5 ) ,同时C组同A、B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A、B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较单独用药更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减少蛋白尿 ,降低血肌酐和血尿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观察组,42例)、依那普利治疗组31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29例。4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4组LVEDD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LVEF和CO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LVEF和C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老年CHF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目标剂量的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对CHF患者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3.
梅国斌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9,(3):54-56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PHD)、高通量透析组(HPD)、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2、4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血浆清蛋白、补体等的变化及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阿H水平。结果3种治疗方式均可使PTH降低,其中HPHD和HPD组首次透析后、治疗2周与4周后患者阿H的血浓度较首次透析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首次透析后、治疗2周与4周后患者PTH的血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在不同阶段补体、血红蛋白含量、清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高通量透析能有效地清除PTH,从而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是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皮肤瘙痒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 ,绝大部分病人都伴有肾性高血压 ,如果持续时间过长 ,不及时降压 ,必然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而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进而导致肺水肿。如不能及时抢救常会发生死亡。这是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 1987- 10~ 1990 - 0 5死亡的 32例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中 ,就有 30例死于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肺水肿。因此 ,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不仅需要透析治疗的护理工作 ,同时还要做好血压的监测 ,尤其是夜间血压的监测。我们由于重视了夜间血压的监测及处理 ,明显提高了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病人的生存和生…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与HU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A组)及非HUA组(B组),分别测量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糖(FPG),并进行比较。按不同血压级别分为3个亚组,两两比较血尿酸(SUA)水平及HUA检出率。结果 (1)A、B两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SUA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1),且3级高血压组SUA水平和HUA检出率高于2级高血压组(P<0.01)。结论 HUA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相互影响;HUA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被分为 3组 ,1组服用缬沙坦 卡托普利缓释片 (联合组 ) ,2组服用缬沙坦 (缬沙坦组 ) ,3组服用卡托普利缓释片 (缓释片组 )。实验前3组均服用硝苯地平、倍他乐克。比较各组治疗 4周前后早晨 6点血压、血浆内皮素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3组早晨 6点血压、血浆内皮素水平及E/A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1) ,其中联合组较缓释片组和缬沙坦组更显著 (P <0 0 1)。结论 :缬沙坦、卡托普利缓释片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二者联合应用是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不同用药方式和服药时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92例,女109例),接受缬沙坦(80 mg/d)联合氨氯地平(5 mg/d)治疗,随机分为四组,各组治疗方案如下:A组两种药物均于清晨服用,B组两种药物均于睡前服用,C组缬沙坦清晨服用、氨氯地平睡前服用,D组氨氯地平清晨服用、缬沙坦睡前服用.监测各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的24h动态血压值.结果 服药12周后,各组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服药后各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其中24 h SBP/DBP平均值分别为A组(123.0±13.2) mmHg/ (73.1±6.7) mmHg、B组(113.6±11.0)mmHg/(67.1±8.3) mmHg、C组(124.4±13.7) mmHg/(73.6 ±9.0)mmHg、D组(119.8±13.0)mmHg/(70.6±7.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睡前联合服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吴甫民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1,(3):44-4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方法与单纯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检测甲状旁腺素(PTH)、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b)、血红蛋白(Hb)及血压,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后PTH、血压显著降低,Hb、Ab升高,且症状缓解较好,其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的治疗比较有优势,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单硝酸酯异山梨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ISH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治疗组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酯异山梨酯40mg/d,连用8周。结果:两组病人的收缩压均显著下降,对照组的舒张压也明显下降,而治疗组舒张压稍下降,治疗组对脉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单硝酸酯异山梨酯能降低患者的SBP.而对影响DBP不大.使PP减小.对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