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28例均达骨性愈合,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8%。结论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满意,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高能量下髌骨粉碎性骨折明显增多,单一的内固定已无法满足髌骨解剖复位、多点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修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28例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组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P < 0.05)。提示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相比,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修复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治疗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且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髌骨粉碎性骨折16例,按AO/OTA分型:34-A1型2例,34-C2型4例,34-C3型10例。取膝前纵行切口,先将粉碎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再将减张钢丝经由髌骨近端和胫骨结节横行骨孔穿过,于髌前8字交叉,屈膝90°~100°拧紧。术后均不做外固定。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为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1周,平均7.4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移位及骨折不愈合。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减弱,均在半年后明显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结论: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简便,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孙秋成  胡占营 《医学信息》2007,20(4):311-3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分别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3种手术方式治疗。并对其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58例患者,随访时间6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克氏针张力带固定(9例)、环扎固定(16例)、镍钛聚髌器固定(33例),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8.8%、44.4%、90.9%。结论镍钛聚髌器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髌骨骨折固定术式选择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结合临床分析及探讨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疗效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根据作者近12年来对72例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对3种骨折类型的术式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6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l.5年。所有骨折均I临床愈合,无明显移位。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粉碎性骨折及下、上极骨折组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为优,横断骨折组以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优。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内固定术式,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及中空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粹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髌骨粉碎骨折的患者,行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9-36个月随访,了解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3例,骨折复位程度:优12例,良3例,可1例,膝关节活动范围:优13例,良3例。结论 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能满意达到术中复位内固定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材料众多,但临床结果差异较大。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医疗条件,疗效肯定,操作可行的材料仍然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髌骨爪置入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01/2009-01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治疗的23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43例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7例应用髌骨爪置入内固定治疗。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关节功能评价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病例均获随访4个月以上。①对于单纯横行骨折,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疗效、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0.01)。②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0.01),髌骨爪组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张力带组(P0.01),髌骨爪内固定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78.9%(P0.01)。③应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骨折疗效可靠,明显减低医疗消耗,可作为髌骨横行骨折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杂粉碎性骨折,髌骨爪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显著的优点,应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钉张力带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分区固定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2年5月手术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73例,其中46例髌骨粉碎型骨折开放复位应用改良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7例采用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主动活动结合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辅助锻炼膝关节。依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于术后2周及6月评价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1年内置物取出率。结果随访8~26月,平均16.5月,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定依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例,良8例,差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优7例,良11例,差9例。术后1年内置物取出率:克氏针组70.4%,空心钉组26.1%。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有优势,并发症更少,其优良率达86.96%。空心钉钢丝张力带组所有病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克氏针组2例延迟愈合,均无骨不连病例。结论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分区固定治疗髌骨大块粉碎型骨折可行,固定强度可靠,可早期锻炼膝关节有利关节功能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粹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髌骨粉碎骨折的患者,行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9~36个月随访,了解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功能.结果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3例.骨折复位程度:优12例,良3例,可1例.膝关节活动范围:优13例,良3例.结论丝线环行结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能满意达到术中复位内固定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记忆张力钩)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张力钩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 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记忆张力钩无松动或断裂。优良率达96.8%(30例)。结论记忆张力钩固定简便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纽扣式缝合在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游离软骨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纽扣式缝合技术辅助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游离软骨块患者15例,术后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临床采用患膝关节活动度和Bö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评估关节功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6 ~ 18个月随访,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X线平片及膝关节CT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平整。术后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骨块脱落及创伤性关节炎; 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屈曲平均为(128.00±5.39)°(116° ~ 135°),伸平均为(2.00±1.31)°(-2° ~ 6°); Bö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平均为29分,其中优1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纽扣式缝合能有效固定髌骨骨折中的游离软骨块,术后可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未见游离骨块脱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髌骨针钢丝内固定联合环形线捆绑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骨科医院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且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24 ~ 65岁,平均41.6岁。受伤到手术时间4 ~ 9 d,平均5.2 d。所有患者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髌骨针钢丝联合线捆绑内固定术。手术方法:骨折复位后,两根直径2.0/2.5 mm髌骨针平行垂直钻入复位髌骨,双股2号爱惜邦聚酯不可吸收缝线于髌骨周围做环形缝合,缝线自髌骨周围贴骨穿入,于髌骨周围环形缝合后自穿入点旁穿出备用。直径1 mm钢丝行髌骨“8”字捆绑固定。固定完毕后收紧捆绑缝线于髌骨侧面行改良Nice结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随访时间12 ~ 23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红肿感染,后予以切口处拆线及负压吸引3周后愈合。随访病例骨折均临床愈合,最长愈合时间4个月。3个月复诊时膝关节最大活动度为128° ~ 135°,平均131.7°。术后半年患膝Bö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4 ~ 30分,平均27.8分;术后1年Bö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6 ~ 30分,平均28.3分,功能评价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松脱情况发生。结论 应用髌骨针钢丝内固定联合线捆绑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中固定可靠,在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金属内固定装置的使用,降低内固定物对软组织的刺激,便于患者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锻炼,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有关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尸体标本上,应用现代有限元法进行分析的报道较少。 目的:建立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 方法:选择1名成年女性志愿者,行下肢薄层CT扫描,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10.01 软件通过Region growing提取右侧髌骨polylines,导入Geomagic studio 10.0建立髌骨几何模型。将髌骨几何模型导入PRO/E 2.0软件中,利用软件中的分割功能模拟髌骨骨折,利用软件中的扫描功能,生成两根折弯的克氏针和环形钢丝,建立三维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模型,导入ANSY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屈膝90°髌股关节作用力600 N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位移及变形特点。 结果与结论:AO张力带有多向加压作用,及明显对抗股四头肌向上拉应力的作用。提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建立的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有效,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采用医用钛缆材料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坚强,较好的保护了膝关节的功能。 目的:观察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3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选择医用钛缆材料治疗和传统钢丝环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内固定首次锻炼时间、住院天数、医疗消费、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医用钛缆环扎固定组内固定膝关节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但医疗费用偏高,远期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也较传统钢丝环扎组高(P < 0.05)。结果证实,医用钛缆材料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较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与钢丝环扎、Magnuson钢丝、AO张力带钢丝和Weber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20具新鲜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5组,制成骨折模型,分别用5种方法固定,用膝关节生物力学试验机KJ一20型测定5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骨折断端分离1.0mm为固定失败.结果5种内固定方法均能满足1KN股四头肌收缩力,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与其它内固定方法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免除了二次手术之苦,扩大了手术内固定的适应范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髅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