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长期头皮针静脉输液致浅静脉永久性损害及再输液困难以至不能[1] ,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 ,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 ,前瞻性浅静脉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通过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浅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骨缝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匀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27-2127
婴幼儿由于静脉细,致静脉穿刺困难,尤其是肥胖儿及高热、呕吐、腹泻等引起的严重脱水患儿.静脉穿刺难度就更大,近年来,我们采用头皮骨缝静脉穿刺进行输液、小剂量采血100例,效果很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定位头皮两侧额骨与顶骨交接处,有两条冠状缝.由于头顶部浅静脉汇集到颞浅静脉,颞浅静脉位于冠状缝内,所以位置较深且易固定.  相似文献   

3.
黄美秋 《家庭护士》2009,7(13):1179-1179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操作,临床常用的穿刺方法以向心性穿刺为主,并以手背浅静脉为首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手背中间部分的浅静脉常常被反复穿刺,而手背远心端的浅静脉常因不便穿刺、不易固定或易肿胀而很少穿刺,这就导致选择静脉的局限性.有研究表明对指掌、腕、踝关节、小儿头皮静脉进行反向穿刺输液有效、可行[1,2].2007年1月-2007年8月我们用逆心方向与向心方向穿刺手背远心端的浅静脉输液,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浅静脉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浅静脉留置在临床运用的普及,我们发现不同的留置部位其留置效果有明显差别,现对我院1个月~10岁儿童手背、颞浅、正中、大隐、足背静脉留置效果作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反复静脉穿刺进行化疗及支持治疗,静脉弹性差、脆性增加,且穿刺时不易固定,此类患者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针对这类患者的血管特点,2011年3~5月,我们对51例肿瘤患者在浅静脉输液穿刺方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外周浅静脉穿刺困难时选择手背掌指关节浅静脉穿刺的技巧.方法 选择性穿刺手背掌指关节近心端、掌指关节间和掌指关节远心端的浅静脉.结果 只要手背掌指关节浅静脉的穿刺和固定方法得当,穿刺成功率占90%以上,同样能完成经静脉途径的治疗和检查任务.结论 病人外周浅静脉条件差或者是病人有主观的原因不愿穿刺临床上常用的浅静脉时,可以选择穿刺手背掌指关节附近的浅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机制与创伤性脑梗死的关系对预后的影响及对创伤性大脑浅静脉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2006-06~2007-02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30例,其中18例合并有术中证实的大脑浅静脉损伤.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伴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18例中合并颅骨骨折12例,18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死.伤后6个月,18例患者中预后较佳5例,预后不佳13例.结论 颅骨骨折直接损伤是导致大脑浅静脉损伤的主要原因,大脑浅静脉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死残率高.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和给予受损静脉周围充分减压,以及术后防止受伤静脉栓塞和血管痉挛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研究重复股浅静脉变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联并探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1)对所有患者行双下肢静脉连续超声扫查,比较血栓组与对照组重复股浅静脉的出现率是否存在差异;(2)对正常组存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的下肢,测量重复股浅静脉的总横截面积和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横截面积,比较上述两者的横截面积是否存在差异;测量重复股浅静脉主干和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上述两者的血流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DVT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重复股浅静脉出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正常组存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的下肢其重复股浅静脉的总横截面积与股浅静脉单干的横截面积以及重复股浅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与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重复股浅静脉解剖变异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DVT患者重复股浅静脉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多根血管的存在并没有使重复股浅静脉系统两端的横截面积和血流速度出现显著的差异,Gin-Chung Liu提出的假设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术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护理技术。对小儿静脉输液常选用头皮和四肢浅静脉.对于长期输液治疗或头及四肢浅静脉被破坏的小儿,我们采用胸腹壁浅静脉穿刺输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4例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6岁,平均1.7岁。共行胸腹壁浅静脉穿刺680次,最少一例为8次,最多一例为  相似文献   

10.
罗劲  莫超连 《中国临床护理》2013,(2):117-117,120
临床工作中因患儿家长拒绝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或目测患儿手背、足背静脉显露不明显等原因,我们选择患儿食指桡侧浅静脉进行穿刺。我科2012年1~9月对100例患儿采用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否可以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维护达标率"主题,调查浅静脉留置针维护现状,分析原因,拟定并落实改进措施,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浅静脉留置针维护达标率为92.1%,明显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维护达标率,利于浅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一种有效的输液安全管理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时间.[方法]将72例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按照使用静脉途经分为两组,腋静脉组通过腋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外周浅静脉组使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等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观察两组留置针每次置管留置时间.[结果]腋静脉组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76.76 h±17.13 h,外周浅静脉组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27.54 h±6.23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可用于小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与外周浅静脉相比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方法 我们以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并且肌力正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留置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输液完毕封管后习练出爪亮翅式。结果 实验组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并且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出爪亮翅式可以降低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浅静脉留置针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医院中进行补液、给药、输注血制品以及肠外营养的常规途径[1].在我国,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已经有20多年.但是浅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仍经常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在静脉输液时,常常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身体胖瘦、疗程长短来选择合适的静脉.随着尼龙管一次性静脉穿刺针头的问世,一般病人多可采用周围浅静脉输液.常规采用顺行(向心)穿刺的方法进行穿刺.但是对于疗程较长或需反复多次输液的病人,即使我们能做到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也常常感到穿刺部位有限,一次穿刺成功较困难.因此我们增加采用逆行(离心)掌背浅静脉穿刺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除进针方向不同外,其余均与顺行穿刺相同,即操作者背向病人,向浅静脉末梢方向进针,则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成功后由于针头位置不佳而造成的失败,其优点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0岁.自幼发现右下肢静脉曲张、肢体肥大就诊.查体:右下肢增粗肥大,皮肤粗糙且皮温高,有海绵状浅静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股静脉走行正常,血流通畅,深静脉无反流,右腘静脉周边可探及多个不规则的浅静脉扩张,迂曲成团(图1左).超声诊断为:右腿浅静脉发育异常,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可能.右下肢静脉造影:浅静脉异常增生,深静脉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为小儿液体疗法主要的输入途径。一岁以下小儿的血管细,皮下脂肪丰满,肢体静脉多不明显或肢体固定不易,静脉输液确有一定的困难;而头皮静脉浅表,清晰可见,故小儿往往从头皮静脉输液。现将我们利用三通接管作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体会加以介绍:一、头皮静脉的分布: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  相似文献   

18.
静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操作,以往我们都是采用颈外静脉、股静脉、四肢静脉.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颞浅静脉采血,容易固定,成功率高,适合于3个月~1.5岁患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种新型输液方式,它是经外周浅静脉穿刺并留置静脉内的一种输液方法,特别是在急危重患者的诊治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躁动、体位改变、快速输液、随时抢救的难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且保持通畅是抢救急诊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1,2].2008年10月~2010年3月,我们对350例急诊患者实施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颞浅静脉组上腔静脉到位率74%,贵要静脉组9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无差异。结论新生儿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优于经颞浅静脉置管,在贵要静脉显露不清晰或穿刺不成功时,可首选颞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