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上海市三林垃圾堆场与老港卫生填埋场10 a陈垃圾的成分,并对三林堆场的垃圾进行了含水率、灰分、发热量以及元素含量的测定,得出堆场垃圾塑料含量高于卫生填埋场,塑料含量高达43%,其含水率为29.8%.结论:堆场垃圾的发热量较高,适于制作RDF燃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简易堆山型填埋场在封场覆盖过程中面临的渗沥液外溢、边坡过陡等问题,结合大连市毛茔子垃圾填埋场二期填埋区的封场实践,提出通过修建混凝土挡墙增加填埋容积,控制封场坡度;设置渗沥液主动导排、被动拦截、原位回灌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简易填埋场的规范封场覆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南方某填埋场封场后垃圾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以及渗沥液中污染物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封场良好的填埋场内垃圾的平均含水率降到30%以下,有机物平均含量降到9.62%;渗沥液中污染物浓度在封场后迅速下降,8a后,COD低于100 mg/L,BOD5低于25 mg/L,氨氮低于65 mg/L.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高龄期大型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以某80年代末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为例,多点勘探采集矿化垃圾和渗滤液样品进行理化特性分析,并对垃圾堆体开展沉降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堆体沉降趋于稳定,渗滤液无法满足排放要求,须处理达标后排放;矿化垃圾中可燃组分含量约为23%~31%,腐殖土含量约为65%~75%,其湿基低位热值符合垃圾焚烧处理最低热值要求,但灰分含量较高(约为62%),不宜直接焚烧处理;建议矿化垃圾按可燃组分、腐殖土、金属类和砖瓦石块筛分分类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膨润土作为填料对垃圾卫生填埋场基底黏土层进行改性,介绍了实验设备及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条件:膨润土掺合比例10%,含水率17%,膨润土粒度≤0.5 mm,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垃圾筛分分选技术,通过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的工程小试实验,分析其筛分后产物的组分及理化特性。得出筛分技术适用于垃圾体趋于稳定、主要成分为生活垃圾、无易腐有机物、含水率和沼气含量较低、渗沥液较少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勘探取样,分析了该填埋场近几年陈腐垃圾的成分特性,陈腐垃圾有机质含量高,湿基低位热值为4 114.7~4 872.7 kJ/kg,可燃物占比为77.33%~80.69%,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分析探讨了陈腐垃圾的开采及综合利用方法,结合现场提出了填埋场开发利用规划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年为周期对太原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堆体新鲜垃圾的密度、含水率、物理组成、干基元素含量及热值进行了连续跟踪试验,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计算出几种因素与生活垃圾热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几种因素与生活垃圾热值间的相关性大小,得出影响生活垃圾热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活垃圾低位热值有正影响的因素为可燃物含量C含量H含量;对生活垃圾低位热值有负影响的因素为密度含水率O含量灰分含量有机物含量;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影响因素贡献值大小总排名为可燃物含量密度含水率O含量C含量H含量灰分含量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9.
分2-3次随机采集北京市城八区的5个垃圾转运站及宣武区、丰台区8个功能区共48个生活垃圾样品,分别测定垃圾的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密度、pH和C/N指标,用Fisher判别法初步评价48个垃圾样品堆肥的适宜性并建立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用小武基和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后粒径15~60mm的垃圾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进行检验,准确率达100%,8周堆肥的腐熟度指标变化验证了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函数推出决定垃圾堆肥的主要因素为垃圾的含水率和C/N。  相似文献   

10.
对西南地区某垃圾填埋场已矿化的陈腐垃圾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从填埋深度5~30 m、填埋龄4~26 a的矿化型陈腐垃圾进行了分选试验,得出随填埋龄增加,陈腐垃圾中厨余类有机物已完全分解、陈腐垃圾总体热值降低、而具有丰富微生物群落的腐殖土占比增高的变化规律,且分选后粒径≥40 mm的筛上物热值相对最高。针对该矿化型陈腐垃圾分选后不同组分性质特点,结合填埋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二级筛选+重力分选+磁选的组合分选工艺,并对分选后不同物料采取的最佳资源化利用组合方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证实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甲烷厌氧氧化与好氧氧化的共存,提出了甲烷自然减排的新途径.分别选取暴雨过后垃圾填埋表层30~60 cm的覆土、1.5 m以下的垃圾以及底层矿化垃圾做硫酸盐还原菌阳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体不同填埋层都存在不同数量级的硫酸盐还原菌,且底层矿化垃圾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最多,表层覆土中最少...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用HDPE膜灭蝇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垃圾填埋场苍蝇孳生的根本原因是覆土不及时造成的,而传统的灭蝇方法就是洒药,我们用一种替代材料-HDPE膜覆盖在垃圾上进行灭蝇,并进行试验。试验采用0.5mmHDPE膜,膜与膜的一种搭接方法是采用编织袋填土压力,另一种是采用焊接。试验结果用HDPE膜灭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膜与膜的搭接最好是焊接后将周边用土压实,以保证膜内高温,高湿,使蛹不能正常羽化,从而达到灭蝇的目的。最后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上海市生活垃圾中的含水量及成分,含水量达60%,高含水量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68.71%。针对高含水率的垃圾建议在生活区建立集中脱水处理模式,对脱水后的污水直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用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剂飞卡(FACAR)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该螯合剂是一种液状氨基二硫代甲酸型螯合树脂,按一定的投加比经水稀释后与垃圾焚烧飞灰均匀混合,在常温下能与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反应使其稳定化,同时还与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苯并呋喃发生常温脱氯反应,使得二恶英类化合物解毒。结果表明:飞灰固化物含水率、二恶英含量及重金属浸出毒性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场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矿化垃圾的重金属淋溶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矿化垃圾以及矿化垃圾与污泥混合物在淋溶条件下重金属的淋失情况,并利用污染综合指数法分析矿化垃圾中重金属迁移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的不同阶段对地下水易造成污染的金属元素有所不同,需要分阶段进行监控.淋溶初期需监测[As]、[Cr]、[Co]、[Cu]和[Mn];淋溶中期需监测[Ni]和[Pb];淋溶末期需对[Fe]进行监测.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矿化垃圾以及矿化垃圾与污泥混合土壤的淋溶液对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的最关键因子为Mn,其次是Fe.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垃圾含水率及其与低位热值的关系,依据低位热值对垃圾焚烧工艺的影响,概述了垃圾焚烧前堆酵脱水的机理、研究现状,探讨了控制温度和接种微生物在加速堆酵脱水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厦门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成分、含水率的测定,分析影响垃圾热值的因素;并对垃圾筛上物以及未筛分垃圾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筛分后筛上物的含水率明显降低,热值大大提高.垃圾筛分是提高垃圾热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生活垃圾特性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市压缩式中转站压缩后的生活垃圾以及散装垃圾的成分、含水率和热值进行测定,分析热值和物理特性的关系、压缩对垃圾含水率和热值的影响,进一步对苏州市近10 a的生活垃圾特性变化进行分析,提出苏州市垃圾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垃圾焚烧的预热,水分蒸发,挥发物析出,固定炭燃烧与灰化等各个阶段的划分,并对深圳市生活垃圾中的橡胶塑料,纤维,纸,竹木,厨余在各阶段中燃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低热值,高水分的城市生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量大,挥发物析出剧烈,固定炭燃烧过程缓慢且微弱,甚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