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晚期渗沥液及膜分离提取腐殖酸后的透过液进行了活性炭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晚期渗沥液和膜透过液中有机物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效果良好.活性炭对晚期渗沥液中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腐殖酸表现出优先吸附作用,对其中较低分子量的有机物会选择性地吸附;膜透过液中相对较高分子量的富里酸难于被吸附,而分子量较低的富里酸和其他有机物则较易被吸附,TOC和E2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72%,膜透过液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8 g/L.  相似文献   

2.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比了Fenton氧化法处理渗滤液原液、生化出水和NF浓缩液的效果,并通过Fenton试剂费用均一化处理对Fenton氧化法的应用工艺段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将Fenton氧化法应用于生化出水处理或NF浓缩液处理的经济性要高于应用于渗滤液原液处理的经济性;Fenton氧化法处理生化出水的经济性与处理NF浓缩液的经济性比较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NF膜系统设计、投资及运行成本考虑;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在应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宜将前置混凝处理与Fenton氧化联用以减少Fenton试剂投加量,从而降低Fenton氧化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不同填埋龄的渗沥液中重金属汞的浓度,研究了矿化垃圾反应床的进出水中腐殖质对汞的络合作用,讨论了矿化垃圾反应床对渗沥液中的腐殖质金属络合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沥液中汞的浓度与填埋年份之间无特定关联;矿化垃圾反应床进出水的腐殖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对汞表现出不同的络合能力,且出水腐殖质的络合能力强于进水腐殖质的能力。渗沥液经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后,其中重金属汞的迁移转化能力减弱,稳定性增强,对环境的潜在危害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渗沥液生物尾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色谱-质谱联机(GC-MS)检测其中有机物种类,考察在预氧化+絮凝的联合作用下,渗沥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渗沥液生物尾水中的主要有机物为芳香烃、酚类、环境激素类和遗传毒性类等有机污染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和优化高锰酸钾和三氯化铁联合处理过程,优化结果为pH 5.8、三氯化铁投加量900 mg/L、高锰酸钾投加量490 mg/L时,COD去除效果最佳。经3次重复试验确定,在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实测值为70%。  相似文献   

5.
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进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及毒性,比较了用活性碳吸附、FeCl、絮凝、Fenton试剂中H2O2和FeSO4的不同比例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以及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pH、温度、反应时间、Fenton试剂不同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用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可把大分子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从而降低了垃圾渗滤液的COD值,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祁惠来  刘强 《环境卫生工程》2011,19(6):46-47,49
以天津市双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采用活性污泥法的AO工艺加混凝沉淀作前处理,研究了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对渗沥液CODCr、NO2-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对CODCr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pH为2~3时,CODCr去除率为40%~70%;对亚硝酸盐氮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经过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亚硝态氮基本可去除。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提取总DNA方法的评价,采用ARDRA和RISA分析固体垃圾和渗沥液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总DNA浓度、纯度、片段分布情况、PCR扩增等指标评价,找出效果较好的提取方法,该法从固体垃圾和渗沥液中均获得了高质量的总DNA,DNA分子片段在23 kb左右,且样品不需经过纯化可以直接进行PCR扩增;ARDRA和RISA分析显示固体垃圾比渗沥液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堆埋已 15年多的底层垃圾渗沥液中的有机物种类。方法 :使用 6 890气相色谱仪 5 973质谱联用仪(GC/ MSD) ,对暴雨后存量达数百万吨的“垃圾山”滑坡暴露出的底层垃圾的渗沥液和被污染的地面水进行了测定。结果 :从这一难见的自然灾害采得的水样中检测到 ,垃圾渗沥液中检出 5 8种有机物 ,被污染的地面水中检出 4 2种有机物。其中以环境雌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污染最为严重 ,另外也观察到垃圾经 15年多的堆放 ,底层垃圾已发生分解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它们是烷基苯 ,烷基酚 ,烷基萘和 12~ 16碳烷烃等。结论 :不能再采用露天堆放场堆放垃圾 ,垃圾渗沥液和垃圾产生的恶臭对环境污染是严重的。应分类后 ,再采用填埋法、焚烧法、气化或热处理 ,变废为利以减少环境、空气和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炉渣吸附处理垃圾渗沥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市城市垃圾渗沥液为处理对象,对比炉渣与其它几种常用吸附剂对渗沥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炉渣是其中相对经济可行的吸附剂;考察了各种不同因素对炉渣去除垃圾渗沥液中TOC和色度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应用条件为炉渣投加量300 g/L、pH 8.33(原液)、粒径0.10~0.25 mm、处理时间35 min,此时炉渣对渗沥液的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13%和48.58%;炉渣对渗沥液色度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沥液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有机氮,在典型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中,各阶段氮的转化过程有较大区别。混凝沉淀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有机氮,厌氧处理中氮的转化主要是氨化反应,有机氮经过氨化反应后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氮和氨氮,好氧处理系统中主要是硝化反硝化反应,氨化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有机氮转化氨态氮。一些颗粒有机氮会随剩余污泥排出,膜深度处理过程中,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绝大部分会进入到浓缩液里,高级氧化可以将大分子有机氮降解为小分子有机氮和氨氮,焚烧处理可以将有机氮转化为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不透水衬垫的土壤-植被层,在我国华南气候与土质条件下,验证土壤-植被灌溉工艺处理稳定渗沥液的效果,同时与同区域填埋场的膜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在海南海口市某填埋场现场,进行了覆盖全年气候期的渗沥液生物处理出水灌溉试验及同场纳滤工序的取样测试。结果表明:比较高羊茅草、高羊茅+夹竹桃和空白3种植被,高羊茅+夹竹桃植被土壤层灌溉的水分减量率最高,以总水分(灌溉量+降雨量)和灌溉量计的减量率分别为53.2%和38.7%,而且同样具有最佳的灌溉污染物去除效率;计入灌溉水分减量贡献的COD、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3%、83.0%和93.9%。该场纳滤工艺处理同一水源的稳定渗沥液,其COD、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0.9%、87.8%和84.0%。虽然表观去除率略优于灌溉,但从污染物总量削减的角度考虑,灌溉处理更具有实质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A/O-BAF工艺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门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司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为对象,中试处理工艺采用二级A/O法,与原有的SBR工艺相比,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效率,将污水停留时间由20d缩短至7d。该工艺将好氧区和厌氧区分开,形成序列式硝化-反硝化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后续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可使渗沥液中残余的有机成分和氨氮进一步去除。一级A/O池、二级A/O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6%、47%,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91%。上向流BAF比下向流BAF对COD的去除效果更好,两者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55%。  相似文献   

13.
在厌氧模拟填埋反应器(ASLR)中考察了生活垃圾(MSW)和固化污泥(SS)共处置(MSW∶SS=1∶1、2∶1和1∶2)对恶臭气体(H2S和NH)3、CH4的释放速率以及渗沥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SW∶SS=1∶1、2∶1和1∶2的ASLR,在49 d内的H2S释放速率分别比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降低83.8%、96.6%和98.9%。不同比例固化污泥与生活垃圾共处置中,均提高了ASLR的CH4产生速率。在49 d内,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渗沥液pH范围为4.0~4.5,而MSW∶SS=1∶1、2∶1和1∶2的ASLR,其pH范围分别为5.82~7.26、5.98~6.21和5.70~7.55。共处置ASLR渗沥液pH的提高,有利于加速填埋体的稳定化进程。共处置ASLR显著增加了渗沥液中NH3-N和TN的浓度,并不同程度上增加VFAs(主要为乙酸和丙酸)的浓度,但对COD和硫酸根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AMT技术分别对垃圾渗沥液原液、污水厂进水、污水厂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其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8%、99.5%,98.7%、99.5%,98.6%和96.7%;对NH3-N、TN和TP也有良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整理美国国家环保署渗沥液水质数据库中有关渗沥液氨氮的数据,并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讨了填埋垃圾组分、填埋时间及填埋工艺对渗沥液中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物含量越高,渗沥液氨氮浓度越高;传统卫生填埋场渗沥液中的氨氮浓度呈前期迅速升高、后期缓慢降低的特点。此外,填埋层空气状况对渗沥液氨氮浓度有较大影响,传统卫生填埋及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方式下渗沥液氨氮浓度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好氧/准好氧填埋方式下渗沥液氨氮衰减迅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高铁酸盐处理经SBR法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COD和氨氮去除的最佳pH值分别为5和9,随着高铁酸盐用量的增加,去除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经历一个回落阶段,然后再继续上升,COD和氨氮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0%和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量肝素与丹参解痉抗凝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孕26 ~ 34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硫酸镁治疗组)34例,B组(硫酸镁+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36例,C组(硫酸镁+低分子量肝素+丹参治疗组)33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及凝血指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等.结果 三组入院时24h尿蛋白及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A、B、C组24 h尿蛋白分别为(5.38±0.32),(4.96±0.22)和(4.31 ±0.26) g/24 h,A组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1.45±5.71),(33.34±5.96)和(38.12±3.49)s,C组较A、B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延长孕周时间分别为(6.40±3.46),(10.70±4.21)和(12.50±3.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9.4%(10/34),19.4%(7/36)和6.1%(2/33),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低分子量肝素与丹参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能有效控制24h尿蛋白,改善凝血功能,有效延长孕周,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肝素用于创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分子治疗组2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剂量治疗组2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经过28 d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测DIC实验室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低分子治疗组死亡率为6.90%(2/29),小剂量治疗组为34.4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分子治疗组其他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小剂量治疗组(P〈0.05)。两组的各项DIC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2.76%(24/29)、65.52%(1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肝素治疗创伤所致的DIC治愈率均较高,两者在疗效上差异不明显,死亡率及其他不良反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57和p53在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和水肿性流产(H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cHM25例、PHM21例、HA2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7和p53的表达。结果p57在CHM、PHM、HA的阳性率分别为4.0%、90.5%和95.0%,p57在cHM的表达明显低于PHM和HA(χ2值分别为34.730、37.265,均P〈0.01),而在PHM与H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CHM、PHM、HA的阳性率分别为84.0%、61.9%和15.0%,p53在HA的表达明显低于PHM和CHM(χ2值分别为9.471、21.254,均P〈0.01),而在PHM与cHM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57可作为CHM与PHM、HA鉴别的有用指标.对1957均表达的PHM与HA的鉴别,p53可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