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30岁。1h前在家中突然晕厥,急诊入院。心脏超声检查:左室长轴切面于左房后方(图1)。心尖四腔心切面于左房左侧见强回声团块(图2)。内为多个强回声光斑,边界清晰,上述团块致左房明显受压,变形,内径减小。主动脉内径正常,跨瓣速度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胸闷,心悸一月余.心电图:部分T波改变.心脏二维及彩超检查:左室内径略增大(57mm),右室受压,左房右房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增强,各心瓣膜形态活动未见异常.左室长轴切面:左室腔内见一实质均质的中强回声团63mm×40mm,形态欠规则,境界尚清,无明显包膜回声,位于心尖部及室间隔左室面不活动(图1).CDFI: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左室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经上级医院手术后病理诊断:左心室腔内脂肪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的价值。 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胎儿心脏4898例,胎龄20~32周。在四腔心切面、左室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长轴等切面,观察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及穿隔血流信号。 结果产前超声共筛查诊断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60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3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对胎儿绝大部分室间隔缺损做出产前诊断,对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超声观察,探讨室间隔心肌结构及其成像基础,为室间隔研究提供结构基础及显像方法。方法51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用二维超声观察左室长轴切面、左室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以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中线为室间隔左、右室侧的分界线,测量各切面室间隔左室侧厚度(TLV)及右室侧厚度(TRV)并计算二者比值。结果超声明确显示室间隔内带状强回声并将室间隔分为左、右室侧,前室间隔处TLV较TRV明显增厚,中后室间隔TLV及TRV基本相等。离体加温后猪心脏的室间隔可轻易徒手将其分为两层,两层厚度特点与超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室间隔在结构上可分为两层即室间隔的左室侧及右室侧;超声可显示室间隔两层间的界面即强回声带并准确测量室间隔左、右室侧厚度。  相似文献   

5.
正孕妇,24岁,孕1产0,宫内孕33周+1,孕早期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单活胎,未见明显心外畸形。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四腔切面示心脏位置正常,左、右心室、心房内径基本对称,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正常,左室长径明显小于右室长径,右室呈狭长形包绕左室,心尖由右室构成,室间隔完整并向右室侧凸出;CDFI:未见室间隔穿隔血流信号,舒张期房室瓣血流充盈正常,但左室血流束明显短于右室,左室心尖部血流消失(图1)。超声提示:考虑左室心尖发育不  相似文献   

6.
孕妇,25岁,主因孕32+2周,自觉胎动消失2 d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胎儿头位,颅骨环状高回声完整,脊柱排列连续,双顶径 8.2 cm,头围 27.0 cm,腹围 26.1 cm,股骨长 5.6 cm,前壁胎盘,羊水深度 4.5 cm,胸、腹腔内分别可见 0.7 cm、0.9 cm的无回声区,心胸比例正常,未测及胎心搏动,彩色多普勒房、室腔内未见血流回声,心尖四腔切面可见左、右心室呈低回声,房、室大小比例相对正常(图1),非标准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厚约 0.6 cm,左室后壁厚约 0.5 cm、右室前壁厚约 0.4 cm,左、右心室腔内呈无回声(图2),主、肺动脉起源正常,主动脉内径约 0.3 cm,右肺动脉内径约 0.4 cm,各瓣膜探测不满意,心包腔内测及 0.2 cm无回声区,余各脏器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单胎晚孕,死胎;胎儿胸、腹腔积液;胎儿心肌异常,肥厚型心肌病不除外;主动脉发育异常,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7.
胎儿心脏肿瘤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心脏多切面观仔细观察房室腔和心包腔内有无肿块及检测肿块所致的血流梗阻和病理变化。结果 9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肿瘤者,经尸体解剖和心脏手术证实8例诊断正确,1例假阳性。8例胎儿心脏肿瘤中位于左室4例,右室2例,心肌内1例,心包腔内1例。其中横纹肌瘤5例,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声像图特征为在心腔内可一个形态稳定、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等回声或高回声肿块。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心脏肿瘤的可靠方法,对于肿瘤定位、评估继发性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1h前在家中突然晕厥,急诊入院。心脏超声检查:左室长轴切面于左房后方(图1),心尖四腔心切面于左房左侧见强回声团块(图2),内为多个强回声光斑,边界清晰,上述团块致左房明显受压,变形,内径减小。主动脉内径正常,跨瓣速度正常。余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左房受压,考虑纵隔实性肿块所致。随访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提示低血糖;胃镜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段高度扩张,大量食物滞留。由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大量食物滞留致低血糖而晕厥,并非心源性(主要指主动脉搏出功能)晕厥。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0岁,孕2产1,孕34周.产前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头位,胎心率160次/分,胎动好.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单胎,为右枕前位,双顶径8.4cm,心脏位置正常,心内瓣膜、室间隔完整,回声结构正常,于左右室腔内均探及一呈卵圆形的实质性稍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尚均质,无明显的瘤蒂,其形态随心动周期有轻微改变,左室腔内团块大小为2.3cm×1.8cm×1.7cm、与室间隔关系密切(图1),右室内团块大小为1.2cm×0.9cm×0.8cm、于右室壁关系密切;胎盘位于后壁,功能为Ⅱ级,胎心率158次/分,律齐,脊柱排列规整,羊水深度44cm.超声诊断:1、晚期妊娠、单活胎;2、胎儿左右心室腔实性占位(粘液瘤可能性大).行引产术后,病理诊断为:心脏粘液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2 5岁 ,产后 1周 ,从产前 1个月开始有活动后胸闷、气促 ,产后 1周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彩超检查 :右房、右室扩大 (右房横径 5 9mm ,右室前后径 38mm) ,左房、左室腔小(左房前后径 2 4 .9mm ,左室前后径 2 6 .9mm) ,主肺动脉及左右支均扩张 (主肺动脉内径 39.3mm ,右肺动脉内径 2 7.5mm ,左肺动脉内径 2 1mm) ,房室间隔连续完好 ,大动脉短轴切面于右肺动脉内可探及大小约 4 8.1mm× 2 3mm的中低回声团块 (图 1) ,不随心脏收缩而移动。心包腔可探及少量积液。CDFI :右肺动脉内的中低回声处于收缩期出现充盈缺损(图 2 ) ,肺动脉瓣下…  相似文献   

11.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琦  陈娇 《华西医学》2007,22(4):839-84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探查胎儿心脏肿瘤及观察相应的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10例胎儿心脏肿瘤位于室壁的不同部位,直径约5~30mm,呈实性结节状增强回声团,团块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附着于室间隔或心室壁上,基底部宽,无蒂,肿瘤形态不随心脏收缩舒张发生改变。胎儿心脏肿瘤未见影响房室瓣开闭,未造成心室流入道或流出道血流受阻。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肿瘤是可行的,常规心脏四腔心切面均能发现,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儿 ,男性 ,2 812 y ,因乏力两周 ,加重伴心累 7d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听诊未闻及明显心杂音。临床拟诊房间隔缺损而要求作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超声发现 :右房、右室增大 ,左心内径正常。肺动脉内径增宽、压力升高。房、室间隔及心内各瓣膜未见明显发育异常。仔细探查发现左房内有一隔膜样回声 ,将左房分为真性左房(近侧左房 )和副房 (远侧左房 )两部分。于左室长轴切面显示该隔膜样回声自主动脉后壁延伸至左房后壁 ,即将左房分为前下和后上两部分。于心尖四腔切面显示该回声自房间隔中部至左房外侧壁 (图 1) ,其中心…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0岁 ,平素健康,因心慌、气短1周,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心率90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正常。行心脏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表现:心脏各腔室内径正常,左室腔内见一似“棉花团”样中强回声团块附首于心尖前壁,基底部较宽,边缘欠规整,内部回声较均匀。团块随心脏搏动摆动不明显,但有形态改变(图1、2),附首处室壁运动正常。超声诊断:左室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脂肪瘤可能性大)。手术发现:左室腔内见一异常肿物附着于心尖前壁,并向心肌内呈浸润性生长,游离面无明显分叶。术后病理诊断:左室脂肪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38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加重半个月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 :心浊音界扩大 ,向左侧扩大为主 ,心率 114次 /分 ,于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既往无心脏病史。超声心动图所见 :左室内径明显增大 ,舒张末内径 80mm ,收缩末 77mm。左房 5 5mm ,右心房室亦增大 ,左室流出道增宽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距离 (EPSS)明显增大 ,二尖瓣开放幅度明显降低 ,瓣口面积缩小。左室长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见左室腔内有中强回声团 (图 1、图 2 ) ,形状欠规则 ,由多个小光团组成 ,附着于心尖处左室壁上 ,大小范围约 37mm×2 3…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就诊.心脏听诊:胸骨左2~4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2008年7月来本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显示:(1)左室长轴切面可见室间隔明显增厚,约26 mm.右室前壁明显增厚,约16 mm,心肌回声明显增强.左室流出道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16.
孕妇,30岁,孕1产0,孕37周,外院疑似胎儿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获取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左室流出道、主动脉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及大血管短轴切面等心脏切面.当声束方向与窒间隔方向平行时未发现室间隔的过隔血流信号;尽量使声束方向与室间隔方向成一角度时,室间隔中部可见一细小的穿隔血流信号,宽2.4 mm(图1).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窒间隔缺损(肌部).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10岁,平素健康,常规体检未发现任何异常。切面心脏声像图检查:心尖四腔切面,剑下四腔切面及心底短轴切面均显示房间隔中上部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呈半环形囊袋状向右房侧膨出,膨出高度15mm,基底长度19mm(图1),未见房间隔缺损,各房室大小正常。左室长轴切面及四腔切面可见自室间隔中部左室面连有5mm粗的带状回声,跨跃左室腔、另一端连于乳头肌(图2)。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瘤件左室假腱索。讨论:房间隔瘤(ASA)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为房间隔卵圆窝基底部呈瘤样突向任何一侧心房的心脏结构异常。本病可同时合并…  相似文献   

18.
病例孕妇,妊娠32周,胎儿超声心动图:腹部横切:大血管及内脏位置关系正常,心脏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心尖指向右前,四腔心清楚显示,右房与解剖学左室相连,左房与解剖学右室相连(图1);左房侧探及活瓣甩动,长约5.2mm,房间隔中部见卵圆孔无回声区,宽约4mm。心室流出道切面探及两根平行血管,主动脉在正前,肺动脉在正后,  相似文献   

19.
孕妇,23岁,孕20周,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49 mm,头围182 mm,腹围144 mm,股骨长32 mm,羊水量45 mm,胎盘附着于前壁,成熟度0级.胎儿室间隔全段回声增厚增强,近基底段明显呈不规则团块状突向左心室,界限清晰,回声均匀,大小约11.7 mmX6.5 mm,随心脏运动活动不明显,左、右心室腔受其推挤形态失常,腔隙变小,左、右室流出道及流入道显示欠佳,胎儿其他部分未探及明显异常,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0岁.因心前区杂音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房、右室增大,左室长轴、四腔及右室流出道观显示右室内一肿块影像(图1A),大小约4.0 cm×2.78 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回声增强,内部呈低回声,可见一蒂回声与室间隔相连,蒂长0.65 cm,该肿块随心脏收缩、舒张时形态稍有变化,活动度大,收缩期突向右室流出道(图1B).彩色多普勒于瘤蒂处可测得舒张期为主的动脉频谱,最高流速为113 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