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学监测历来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内容。我院长期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每月对手术室、治疗室、ICU、产房等重点部门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为了解近期我院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状况,我们将2006年6~7月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HAI)是指患者、工作人员及陪护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而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们对医护人员洗过的手进行了采样,共采样106份进行细菌培养,合格者76份(标准为细菌数10cfu/cm^2)占71.7%,不合格者30份占28.3%。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的手在舱外活动中具有机器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时常感到手和(或)足冷。据此笔者介绍了手的温度场情况和低温对手的影响,并综述手套保温的计算方程和解决手套保温的保温方法。论述表明,在现有被动加热方法不能有明显改进的情况下,采用电加热手套的方法是可行的,它可以方便地解决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常感到手和(或)足冷的情况。在高能电池的支持下,电加热手套的方法可以保证手温度达到要求,甚至可降低手套厚度,更有利于舱外手动作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口腔门诊外科操作过程中手套破损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对口腔门诊外科手术中医师使用的3798只手套破损情况进行调查.将手术过程分为3个研究组:Ⅰ组:局部麻醉、抬高黏膜瓣过程;Ⅱ组:去除骨或牙根过程;Ⅲ组:软组织修复过程.结果 3798只手套破损发生率和发现率分别为9.2%、13.1%;Ⅱ组、Ⅲ组的手套破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左手手套的破损率明显高于右手手套的破损率(P<0.05);破损部位多发生于左手掌侧食指端.结论 口腔外科医师应加强使用医用手套的防护意识, 建议外科医师术中左手采用双层局部加强防护手套.  相似文献   

5.
庄增妮  陈萍 《西南军医》2010,12(2):354-354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带来隐患,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率平均为4%-8%,死亡率达60%,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尽管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础环节,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执行起来却非常不易。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改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切断主要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5):412-412
1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1.1 医护人员要增强体质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 ,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1.2 医护办公室应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3 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必须戴 12层以上棉纱口罩 ,4小时应更换 ;进入病房需穿隔离衣 ,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1.4 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 ,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1.5 进行近距离操作时 ,除做好上述防护外 ,应戴防护眼镜。2 疫点消毒人员应遵守的事项2 .1 出发前 ,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 ,消毒剂是否足够。2 .2 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及相关人员的配合。选择消毒因子时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病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对治疗的80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共有65例发生感染)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分析患者的临床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感染部位等,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实验中,患者进行手术后65例(平均感染率为8.125%)发生感染;感染的患者中主要以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为主;实验中,从感染的患者身上提取出1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80株,占66.7%);患者中33.3%的为上呼吸道感染,20.83%为尿路感染。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故应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密切关注,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8.
田燕  翟红岩  刘芳 《人民军医》2012,(11):1145-1146
在口腔门诊的诊疗操作中,医、护、患三者几乎是零距离接触。由于前来就诊的患者通常不进行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项目检查,因此,医护人员存在潜在感染风险。同时,口腔门诊也是使用器械最多的科室,口腔器械与血液、唾液频繁接触,可造成直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医务人员的手。本文报道了作者对107名不同接触环境和70名肥皂洗手后医护人员手部带菌的检测结果。①不同接触环境医护人员平均每人带菌数:检诊20人,25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采样方法的改进建议。文章说,对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通常是由专职采样人员负责到各临床科室采样,然后送至检验科微生物室负责细菌的培养和鉴定。但在近几年的手细菌培养监测中,往往被判定洗手不合格的医务人员持有疑义,怀疑是采样或检验时被污染了,个别情况还造成检验医师、采样人员与被检医护人员互相不信任,甚至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为  相似文献   

11.
<正>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都可通过沾有血液、体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之间传播造成交叉感染。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0所医院感染管理的情况调查 ,发现在手术室空气净化、消毒剂的使用、牙科器械、内窥镜的消毒灭菌、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消毒等方面存在问题 ,并就上述问题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以帮助各级管理部门了解感染管理现状 ,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以期改善院内感染管理的现状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曾颖  杨卫东 《西南军医》2008,10(1):54-54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医护人员因工作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  相似文献   

14.
吴琳琳  张璐 《西南军医》2009,11(2):194-195
目的 分析烧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对2008年6月~2008年11月入住患者,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5例患者发生皮肤医院感染,培养结果为不同株MRSA感染;医护人员手、鼻腔培养出与患者同株MRSA。结论烧伤科病人皮肤暴露,患者病情危重、免疫低下、抗菌药物使用复杂且量大、耐药率高等都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理念,规范诊疗操作行为,树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观念,是降低MRSA感染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熊芸 《航空航天医药》2003,14(2):107-107
医院感染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如一个月 )处在一定危险人群中新发病例数 ,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 ,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和行静脉穿刺后手部皮肤细菌学的监测发现 ,手部皮肤带菌率为 10 0 %。1 手的污梁人们双手由于湿润和温暖 ,为细菌继续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且医院又是许多病原微生物繁殖、栖息的场所 ,常可造成医护人员的污染 ,通过其双手又可将病原微生物携带给病人造成感染。人体皮肤存在着大量的细菌 ,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两类 ,而手上所带的致病菌大致分为暂存菌和常住菌 ,暂存菌存在于皮肤的表面、皱褶处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SARS在全国大多数省区流行,面对SARS,我们只有工作服和手套作为防护屏障,致使大批的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教训是惨痛的。SARS过后,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是否得到了足够重视,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软、硬件条件是否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对疆内部分医院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萨奇病毒A16型和明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皮肤疱疹,口腔粘膜溃疡。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健康》2008,(4):38-38
一、去倒塌现场执行搜救任务前应注意“三戴一穿加一洗一泡”,即戴安全帽、载防护手套、戴16层棉口罩,穿防护靴,归队时全身洗消、泡手;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门诊医用手套破损情况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口腔门诊各专业组间左、右侧手套破损率,为采取更具针对性防护措施、设计专用型防护手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口腔科门诊内科、修复、正畸3个专业组使用的各3 000双一次性橡胶医用手套使用后出现破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左、右侧手套在各组间破损率的差异.结果 左侧手套破损率在内科组为2.70%,修复组为6.00%,正畸组为4.56%,左侧手套破损率修复组高于正畸组,最低为内科组;右侧手套破损率在内科组为1.33%,修复组为5.33%,正畸组为9.50%,右侧手套破损率正畸组高于修复组,最低为内科组.结论 通用型一次性橡胶医用手套,在预防口腔科门诊医患交叉感染中有安全隐患,有必要设计更为安全、合理的口腔科各专业组专用防护手套.  相似文献   

20.
卫丽红  周锦荣 《人民军医》2005,48(11):654-654
本光盘详细介绍了16项手术室专项技术操作,包括外科手消毒、手术室病人皮肤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开无菌手术台、铺无菌巾、术中的无菌技术、常用手术体位摆放、止血带的应用、高频电刀的应用、煮沸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物品表面消毒与监测、空气消毒与监测、手术器械的消毒、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等。定价36元(1张VCD)。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联系人:王兰;电话:010—51927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