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OC)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外科2000的1月至2000年12月施行的1423例LC中OC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OC40例,其中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致Calot和三角解剖结构关系不清27例,胆管壁损伤3例,出血4例,腹腔广泛粘连3例,胆囊肠瘘1例,胆囊癌1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癌1例。LC成功率97.2%,OC率2.8%。结论 LC术术中转OC不应视为失败,而是为了更好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术者的系统严格培训,对中转OC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应用于临床已有 10多年的历史 ,其技术已日趋成熟 ,由于 LC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 ,已得到众多外科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也由于 L C的局限性 ,在手术困难不能顺利进行时 ,中转开腹作为重要手段 ,保证了胆囊切除的顺利完成。我院 LC1866例 ,中转开腹7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3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利用美国百特腹腔镜设备 ,选择急性、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等 ,术前均以 B超检查证实。其中男性 43 0例 ,占 2 3 % ,女性 14 3 6例 ,占 77%。慢性胆囊炎 1782例 ,占 95 .5 % ,急性胆囊炎 84…  相似文献   

3.
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13-1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中转开腹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1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转开腹患者中,慢性胆囊炎9例(50.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38.9%);副肝管损伤1例(5.6%);胆囊动脉出血1例(5.6%)。结论医师应以安全为责任前提,把握好中转开腹时机及其处理方法,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5例,其中中转开腹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中转开腹病人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LC中转开腹不是LC的失败,而是LC的安全阈。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是很多原因导致胆囊切除手术无法在腹腔镜下完成,需要中转开腹。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4年5月共行LC660例,中转开腹手术2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临床特点,探讨中转开腹原因。方法调取82例患者病历资料、中转开腹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急性胆囊炎、糖尿病、有腹部手术史、总胆红素升高;直接原因:腹腔胆囊周围(多见底部)粘连38例、Calot三角解剖不清20例、胆管损伤7例、出血7例、Mirizi综合征Ⅱ型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5~29 d,平均(11±3)d。结论应建立落实LC难度与中转开腹预测指标体系;提升手术医师技术操作水平;做好术前检查、信息收集与核对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中转开腹的指征。方法:采用陈训如法3点穿刺,常规气腹探查胆囊状况及周围粘连情况。术中判断腹腔镜下副损伤风险较大者,中转开腹手术。结果:19例病人中转开腹处理术中疑难问题和副损伤,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准确预测手术难度,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并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施行413例LC中11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40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开腹11例,中转开腹率2.7%,其中腹腔内及Calot三角黏连4例,Mirrizi综合征1例,出血2例,胆道损伤1例,其它原因2例。结论严格掌握LC适应征,提高LC操作技术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中转开腹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1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转开腹患者中,慢性胆囊炎9例(50.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38.9%);副肝管损伤1例(5.6%);胆囊动脉出血1例(5.6%).结论减少中转开腹率要以安全为前提,应尽量避免以牺牲患者安全为代价.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术中转开腹16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术中因粘连、解剖困难11例,术中出血3例,胆道损伤2例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术相比优点较多,但并发症也不少,预防的关键在于适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1.
李晶 《安徽医药》2013,17(3):440-442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该院近5年行胆囊切除的患者,对其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找出相关危险因素或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2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转组和非中转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动脉硬化、上腹部手术史、BMI、胆囊壁厚度、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及心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BMI、胆囊壁厚度和白细胞计数是独立危险因素,其余所纳入模型的因素对是否中转开腹亦有影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发现中转组明显长于非中转组[(83.48±7.25)min vs(42.77±10.37)min,t=19.54,P0.01]。结论性别、BMI、胆囊壁厚度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对相关指标的评估对高危患者直接行开腹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陈大红  汪泳  王健  陈方骏  孟杰 《安徽医药》2016,20(8):1527-152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194例患者中,29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4.9% ;微创组与中转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炎症发作时间、既往腹部手术史、炎症发作次数、胆囊壁厚度、术者手术经验及白细胞计数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既往腹部手术史、胆囊壁的厚度、炎症发作次数及术者手术经验是影响微创胆囊切除手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为外科医生术中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旻  陈亚军  叶古祥 《上海医药》2007,28(5):227-22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转开腹手术原因。方法:对我科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分别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出血、内瘘、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和肿瘤等。结论:术前重视评估及辅助检查,术中正确识别和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胆管损伤及出血的重要措施,可以降低中转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率2.17%,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0例(53.8%),腹腔内广泛粘连25例(26.9%),Mirizzi综合征8例(8.6%),胆囊消化道瘘5例(5.3%),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3.2%),胆道变异损伤1例(1.1%),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1.1%)。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腔内广泛粘连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8~2011年收治、行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33例(观察组),及同期收治、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综合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出血,胆汁外漏等并发症;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费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并分析本院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1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主动中转开腹病例19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被动中转开腹病例12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及胆道损伤,31例均治愈。结论充分认识胆囊动脉变异和胆道变异,不断提高的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但在遇到意外情况或手术难度极大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即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本组共48例;实验组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本组共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98.6±12.5)min,出血量(123.5±20.1)ml,排气时间(31.6±4.6)h,VAS疼痛评分(6.5±2.1)分,并发症发生率18.8%,其中4例出现胆囊破口,2例出现胆道损伤,3例出现胆汁外溢。实验组手术时间(60.3±10.2)min,出血量(74.9±17.2)ml,排气时间(18.5±3.5)h,VAS疼痛评分(3.5±1.9)分,并发症发生率3.8%,其中1例出现胆囊破口,1例出现胆道损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小、疗效好、恢复快、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综合优势多,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倪怀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31-33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112例LC合并3例胆管损伤的资料。胆管损伤原因:1例为萎缩性胆囊炎,三角区致密粘连,分离时撕裂肝总管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1例胆囊管汇入位置胆管横断,行胆管吻合,T管支撑。1例术中胆总管撕裂,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结果:胆管修复手术均获成功,随访12 ̄18个月,无胆管狭窄。结论:重视术前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及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施行了分流手术的病例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9项可能相关指标对V—Ps术后感染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与术后脑脊液漏、激素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条件有关。结论本结果有助于预见分流术后感染的危险性,从而减少V-Ps术后感染的发生。抗生素应用基础上移除分流系统,待感染完全控制后再植入新的分流系统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