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概念由Flicker等[1]提出,并由Petersen等[2]完善.目前认为MCI为痴呆的临床前驱期,针对MCI的干预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展为痴呆[3-4].  相似文献   

2.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概念由Flicker等[1]提出,并由Petersen等[2]完善.目前认为MCI为痴呆的临床前驱期,针对MCI的干预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展为痴呆[3-4].  相似文献   

3.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和分类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aild cognitive impaiment,MCI)是一种界于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认知状态.MCI病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发展成为痴呆.MCI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1)遗忘型MCI,以记忆区域的认知缺损为主,更容易发展成为阿尔兹海默病(AD);2)多领域型MCI,表现为多个方面的认知轻度缺损,可以进展为AD,也可以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D),也可以是正常的认知成熟过程;3)非遗忘单领域型MCI,表现为除记忆以外的单领域认知缺损,可以发展成非AD型痴呆(如混合型痴呆,VD,Lewy小体痴呆,局部萎缩等).以后人们扩充了分类[2],也有分为:1)年龄相关的记忆缺损(AAMI);2)年龄相关的认知减退(AACD);3)遗忘型MCI( MCIa);4)非痴呆型认知缺损(CIND).  相似文献   

4.
<正>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的认知障碍综合征[1],其认知功能可进一步加重变为痴呆,也可保持稳定或者恢复正常,即使一些MCI 患者认知功能能够恢复正常,但和其他健康老年人相比,MCI进展为痴呆的风险仍然增高。  相似文献   

5.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一种认知损伤状态,Petersen等[1]认为MCI是健康老龄人和早期老年性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特指有轻度记忆力损害但其他功能保持完好,达不到临床诊断痴呆标准的老年人所处的认知损伤状态.最新修订和扩展的MCI包括3个亚型:单纯的遗忘型、单个的非记忆认知损害、轻微的多方面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6.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有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无痴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介于健康老年人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临床过渡状态[1-2],每年10%~15%的MCI转变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健康老年人发生AD的10倍[3].我们观察MCI与健康老年人在左侧海马等部位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差异,旨在探讨1H-MRS对于MCI的诊断价值及所示代谢物比值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在正常老年人中十分常见 ,它是介于正常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度状态 ,有MCI的老人发展为痴呆的比例是无MCI者的十倍左右[1 ] 。研究MCI这一特殊状态及影响因素 ,有助于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延缓和阻止老年痴呆的发生。本文对正常老年人MCI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1 1 对象 :按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 ,在济宁市抽取 4 2 0名退离休正常老人 ,其中男性 312人 ,女性 10 8人 ;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 82人 ,初中 16 0人 ,高中 132人 ,大专以上 4 6人 ,年龄为 6 0~ 6 9岁 72人 ,7…  相似文献   

8.
轻度认知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认知和痴呆之间的中间状态,患有MCI的个体具有更高的转变为痴呆的风险。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是主要的痴呆类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趋势下,痴呆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诊断和治疗痴呆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微小RNA(miRNA)]因其在生物液体中稳定存在,具有成为痴呆早期诊断的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的潜力。文中就国内外对MCI的miRNA表达与AD和Va 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广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诊断标准了解老年人MCI患病,与Petersen标准进行比较,观察3年后两种标准MCI痴呆发病情况.方法 以465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检查,观察MCI患病率,并与Petersen标准进行比较.3年后,对诊断为MCI的患者随访,比较两种标准MCI痴呆发病情况.结果 广义MCI患者76例(16.34%),与Petersen标准诊断患病情况(50例,10.75%)比较,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6,P<0.05).3年后,76例MCI患者中痴呆发病30例(年发病率为13.16%),进展为AD者23例,其他类型痴呆7例;按Petersen标准诊断A-MCI组痴呆发病22例(年发病率为14.67%),全部进展为AD.两种方法诊断的MCI痴呆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5,P>0.05).在广义MCI组内,A-MCI与非A-MCI痴呆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3,P>0.05).同时,正常组痴呆发病19例(年发病率为4.54%),MCI组痴呆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89,P<0.05).结论 采用广义MCI诊断标准较Petersen标准诊断MCI患病率高,其包含了更多类型的痴呆临床前体,有利于早期发现MCI及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鉴于痴呆症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的早期干预是痴呆防治的一个"机会之窗",将重点放在治疗神经精神症状最有意义。国内一项大样本调查显示:在2001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MCI的患病率逐年在提升,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MCI患病率为14.7%[1]。此外,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MCI患者对比健康老年人会经历更严重的睡眠障碍[2]。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阻止两者间的恶性循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CI与睡眠障碍共同存在的可能发生机制以及可能伴发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 TMS)对MCI患者和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1.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前驱早期阶段,是介于AD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1]。Petersen等认为MCI具有以下特征:(1)经常为忘事烦恼;(2)与受教育程度、年龄不相称的记忆损害;(3)保持一般的认知功能;(4)日常生活能自理;(5)没有痴呆。相关研究显示,MCI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为5.3%,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转化为AD,而正常老年人群每年转化为AD仅为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基线认知功能评分和嗅觉评分在痴呆转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初次就诊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57例MCI患者,对其进行认知功能相关神经心理测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以及12项跨文化嗅觉鉴定试验(12-item Cross-Cultural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CC-SIT),并前瞻性随访2年,定期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和嗅觉评估。2年内转化为痴呆的MCI患者归入MCI转化组,未转化为痴呆的患者归入MCI稳定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年内MCI转化为痴呆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MCI转化组与MCI稳定组的基线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MCI转化组基线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和嗅觉评分均低于MCI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I评分也低于MCI稳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随访2年,57例MCI患者中有18例转化为痴呆患者,转化率为31.6%。MCI转化组随访第2年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和嗅觉评分仍低于MCI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教育年限、MMSE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NPI评分、嗅觉评分均不是MCI转化为痴呆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MCI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和嗅觉评估结果可能是MCI转化为痴呆的潜在预测因素,但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1]).关于MCI的诊断从狭义的角度,MCI迟早演变为痴呆;而从广义的角度,MCI是一个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轻重不等、损害领域各异的内涵广泛的群体,是一种综合征.其既可以快速进展至痴呆(痴呆前驱期),也可以长期保持不变(稳定型MCI),甚至部分可逆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14.
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预后和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随访观察社区老年人群中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预后及转归。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对一批60岁以上社区老人(n=4275)进行追踪观察,其中,重点为归入MCI组的216例非痴呆老人的5年及10年的预后和转归,并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较MCI和非MCI老人发生死亡或痴呆的结局。结果 (1)5年随访,MCI组有45.8%死亡,有16.49%转变为痴呆;10年随访,MCI组转变为痴呆者高达42.1%。(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MCI对死亡和痴呆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MCI老人5年内死亡的概率是无MCI老人的2.20倍(95%CI:1.88-2.56);5年后的MCI发生痴呆的可能性是无MCI老人的3.26倍(95%CI:2.39-4.46)。10年后的MCI发生痴呆的可能性是MCI老人的4.35倍(95%CI,1.60-2.29)。结论 社区老人中早期伴有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将成为今后可能发生痴呆或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无痴呆的一类综合征,易进展为Alzheimer病(AD)。此文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MCI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MCI组均系作者医院患者56例,参照Peterson等[1]制订入选标准。对照组89例,排除认知缺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既往疾病史均与MCI组相匹配。1·2基因学检查:用PCR-RFLP方法测定ApoE基因型。扩增引物1:5-′TAAGCTTGGCACGGCTGTCCAAGGA-3′;扩增引物2:5-′ACAGAATTCGCCCCGGCCTGGTA-CAC-3′。PCR…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人群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 (MCI)向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转化率。方法 以北京市 1997年痴呆患病率调查的样本人群为研究对象 ,对患病率调查时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筛查、标准化神经心理测试和临床评估后诊断为MCI以及认知正常的受试者进行随访。比较MCI和认知正常受试者转化为痴呆和AD的转化率。结果  12 1例MCI和 2 81名认知正常受试者平均随访大约 3年。MCI向痴呆和AD的平均年转化率分别为 14 1·10 0 -1·年-1和 8 0·10 0 -1·年 -1。认知正常受试者向痴呆和AD的平均年转化率分别为 1 6·10 0 -1·年 -1和 1 1·10 0 -1·年 -1。MCI转化为痴呆或AD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认知正常者的 9倍和 6倍。结论 MCI转化为痴呆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认知正常的受试者。在未来开展痴呆人群综合防治的研究中 ,MCI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人群。  相似文献   

17.
<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一种中间状态~([1])。目前认为,MCI是转化为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Bahureksa等~([2])研究,每年约有10%~15%的MCI患者进展为痴呆。随着年龄的增长,MCI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3])。Brookmeyer等~([4])研究,未来到2050年时,80例中约有1例被诊断为AD。因此,及早确诊MCI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和预防,以延缓痴呆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目前MCI的生理病理学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在客观诊断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相似文献   

18.
正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痴呆患者的60%~80%~([1]),研究表明每5 y AD发病率将上升一倍~([2])。同时,AD是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过程,2011年Sperling等[3]。制定的AD诊断标准,正式将AD分为3个连续的阶段,即临床前期、MCI和痴呆期;其病程呈现不可逆性,药物仅对早期疾病有效,尚无有效治愈或显著延缓病程进展的治疗手段。临床前期阶段患者尚无临床表现,且无有效公认的神经心理学检查,对这组人群的识别能力不强。MCI是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正常老龄化与AD之间的过度状态。  相似文献   

19.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超过个体年龄和教育水平所允许的范围,未达痴呆标准,对日常生活无显著影响,处于正常老龄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根据记忆功能是否受损,可将MCI分为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和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 MCI,naMCI)[1-2].神经退行性病变所致的aMCI极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sse,AD)的前驱阶段[3].因此,寻找MCI向AD进展的生物学预测标记,对A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Alzheimer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起病隐匿,近5年来AD各项生物标志物(影像、脑脊液、血液等)的研究以及对AD的治疗和干预已经从中晚期提前到痴呆前期,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阶段[1]。MRI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为AD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随着MRI新技术的发展,其对MCI与AD的诊断价值有了明显提高,已成为AD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现对MCI与AD不同模式MRI诊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