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组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 IE)患者均有海洛因滥用史 ,临床多次血培养 ,最终均查得为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之特点为三尖瓣呈多线条反射 ,瓣叶附着赘生物 6例 ,其中双瓣膜多光点 1例 ,右心房侧显示反流 Vmax390 cm/m。单瓣三尖瓣受累者以右心室功能受损为主 ,伴下腔静脉扩张。作者认为二维超声心动图 ,特别是并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出右心 IE( RIE)赘生物直观 ,准确 ,检出率可达 10 0 % ,但发生肺栓塞率与赘生物大小 ,多少无关。 RIE较右心 IE( LIE)治疗效果好 ,但赘生物不易消除 ,受累瓣膜修复尚有待手术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在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主动脉瓣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49例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与3D-TEE诊断IE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进行分析,以心脏外科术中所见为“金标准”,将超声特点(赘生物、瓣叶穿孔、瓣周脓肿)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D-TEE对赘生物、瓣叶穿孔、瓣周脓肿诊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检测长度<(4.5±0.7)mm的赘生物,3D-TEE较TTE更加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检测瓣周脓肿,3D-TEE较TTE更加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容易发现瓣周脓肿早期组织水肿的情况.结论 与TTE相比较,3D-TEE能更准确检测IE主动脉瓣病变,有效评价此类患者瓣周脓肿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静脉吸毒史3~6年,起病前均无基础心脏病。静脉药瘾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右心,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赘生物主要在右房室瓣、肺动脉瓣上;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该组血培养阳性者13例。结论 静脉药瘾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右心感染多见,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M型超声心动图和两维超声心动图(2DE)检出赘生物,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然而,约20~30%病人由于肥胖、肺气肿或胸廓畸形,以致经胸壁2DE(TTE)显像不佳,诊断价值降低。Hanrath等倡用经食道2DE(TOE),采用高频探头以提高分瓣率,且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位于近场,故显像优于TTE。本文评析TOE和TTE检出赘生物的准确性。对象为临床拟诊为IE的连续96例住院病人(A组),其中20例进行手术或尸检(B组)。另以连续70例施行主动脉瓣(35例)和二尖瓣(35例)手术组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5月接受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以发热为主就诊者19例;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Ⅲ级或Ⅳ级)22例;脑栓塞3例;肺栓塞并肺炎2例;血培养阳性者8例(15.1%),多为革蓝氏阳性菌;超声证实心内赘生物形成者51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赘生物清除及原发心脏病矫正手术。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2~6周。结果: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发,再手术后痊愈。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无法控制的感染和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以及反复发生体动脉栓塞患者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在二尖瓣位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诊断,最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二尖瓣位IE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3D-TEE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比较TTE及3D-TEE对诊断心内膜受累各种表现形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手术病理证实二尖瓣位赘生物20例,合并瓣膜穿孔11例,瓣周脓肿3例,瓣膜瘤2例,人工瓣撕脱3例。TTE及3D-TEE诊断赘生物的敏感性为80%vs.90%,特异性为57%vs.86%;诊断瓣膜穿孔的敏感性为72%vs.91%,特异性为78%vs.89%;诊断瓣周脓肿的敏感性为33%vs.66%,特异性为82%vs.94%;诊断瓣膜瘤的敏感性为50%vs.100%,特异性为94%vs.94%;诊断人工瓣撕脱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3D-TEE对赘生物的检出率均高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EE对诊断IE各种表现形式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准确显示赘生物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心脏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IE患者89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瓣膜受累情况、赘生物附着部位并测量其大小。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30例(33.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例,革兰阳性球菌2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患者85例(95.5%),其中主动脉瓣30例、左房室瓣21例、主动脉瓣和左房室瓣13例、右房室瓣11例、肺动脉瓣10例;赘生物直径10 mm者45例、11~15 mm者33例、16~20 mm者5例、21 mm者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能快速发现并准确定位IE患者心脏瓣膜赘生物,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院 1987~ 1997年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177例 ,并与 1976~ 1986年确诊为IE患者14 2例进行了系统比较 ,结果显示 :近 10年来 1.IE的基础心脏病中 ,风湿性心瓣膜病比较过去明显减少 ,而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病例明显增多 ;2 .超声心动图发现感染性赘生物的检出率比过去明显提高 ;3.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使得IE的预后有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前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二尖瓣异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阜外医院由同一有经验术者对480例HOCM患者行室间隔切除术,其中22例(4.6%)同期进行了二尖瓣成形(MVP)8例和二尖瓣置换(MVR)14例。将这22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二尖瓣异常的诊断描述,对照术中探查结果,分析TTE及TEE对二尖瓣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同期行MVP或MVR患者中。以术中探查结果为准,瓣叶脱垂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退行性变4例,风湿性改变2例。12例脱垂患者中,6例术前TTE诊断,1例TEE诊断;其中6例合并腱索断裂,仅1例术前明确诊断。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术前明确赘生物,2例漏诊或误诊。4例退行性变中,2例术前TTE明确诊断,1例TEE补充诊断。2例风湿性改变中,1例二尖瓣狭窄,1例二尖瓣以反流为主,术前TTE均诊断。22例患者术前TTE共识别出二尖瓣器质性病变12例,体外循环转机前TEE补充识别2例,术中探查另识别8例,其中4例为首次手术探查,4例为二次手术探查。结论:术前TTE及术中TEE能精确识别HOCM患者二尖瓣异常原因,对手术策略的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01至2015-06就诊于本中心初步诊断为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患者共478例。其中,根据症状、常规血培养、心脏超声检查疑似IE者9例,进一步接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分型。然后,根据诊断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随访一年,检验心脏超声检查对CIED患者IE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例患者因心脏超声未发现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菌血症,但经PET-CT检查后最终诊断为IE。2例患者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经PET-CT检查后发现心腔内电极导线及瓣膜均未见赘生物,其中1例伴随血培养阳性,最终诊断为菌血症,另1例无感染征象者最终诊断为非感染患者。4例患者在电极导线拔除术后因心脏超声可见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PET-CT检查发现心腔内无感染征象,最终确定为"非感染性纤维残留组织"。根据最终诊断分别采取针对性治疗,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增感染及感染复发。结论: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IE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定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鸦片瘾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特征尚无大组报道,本文报道80例鸦片瘾者IE的临床及尸检的心脏发现。从1954年到1989年2月,总数168例鸦片瘾者中80例经尸检有活动性或治愈、或两者共存的IE.病例来自于几家医疗单位及研究所。 80例中69例(87%)有心脏赘生物,52例经尸检证实,17例在心脏手术时证实,其余11例中8例有典型活动性IE的临床表现,经用抗生素后消失。这11例在尸检或心脏手术时未发现赘生物。第1次发生活动性IE时赘生物分布:单个右心瓣区2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TTE),或经食管超声(TEE)]诊断先天性左房室瓣穿孔价值.方法 对3例经TTE或TEE诊断的成人先天性左房室瓣穿孔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例成人先天性左房室瓣叶穿孔所致的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病例,由于本组的发病年龄,临床上需要与先天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及其他)鉴别,临床及超声发现其他先心病的证据,尤其是TTE或TEE二维超声显示瓣叶中断,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瓣膜偏心性高速血流,且临床上可以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皆有助于先天性左房室瓣穿孔诊断.结论 TTE和TEE检查是早期诊断先天性左房室瓣穿孔的首选方法.TEE检出先天性左房室瓣穿孔优于TTE.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附69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收治的IE 69例。结果 临床表现前三位分别为:发热(97.1%),肝大(43.5%)及脾大(27.5%)。血培养阳性率为65.2%,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35.3%)为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赘生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两者分别为100%及82.4%。治愈38例(55.1%),需手术21例(30.4%),死亡10例,病死率为14.5%。结论 IE目前仍是一种死亡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不易确诊的疾病,超声心动图可作为IE的诊断标准之一,对可疑患者及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行TEE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二尖瓣脱垂合并IE患者20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RT-3D-TEE检查,分析脱垂部位及表现特征,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1RT-3D-TEE在二尖瓣脱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方面整体均高于TTE。2RT-3D-TEE在诊断二尖瓣赘生物形成、腱索断裂、穿孔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整体均高于TTE。结论 1.RT-3D-TEE较TTE更能准确定位二尖瓣脱垂的部位2.RT-3D-TEE能准确显示IE的各种表现形式,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4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个案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告4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个案化处理的经验。方法:本组病例共41例,占同期住院患者(1682例)2.38%。其中男性33例、女性8例,病种分布为主动脉瓣病变7例(穿孔3例),二尖瓣病变6例,肺动脉病变2例,主动脉窦瘤2例,主动脉根部脓肿1例,先心病合并心内膜表面炎性病变者17例。心脏手术后8例。在所有针对IE手术治疗患者中,急性IE3例,亚急性IE5例,IE稳定期后遗症处理25例(术中发现IE病变7例)。血培养阳性9例,赘生物15例,脓肿2例,赘生物与脓肿培养阳性10例,菌种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草绿色链球菌及阴沟肠杆菌。继发IE病例中心脏手术后IE6例,原发IE32例术前均应用抗生素、改善心功能等处理,其中感染被控制或炎症静止期手术27例;急诊手术4例。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2例,均因严重心力衰竭难以纠治。远期再发急性IE瓣周漏自动出院1例。门诊检查及随访资料显示轻度主动脉瓣周漏和瓣膜反流各1例,无临床症状与血流动力学影响。随访患者中除1例心功能Ⅳ级外,心功能均恢复至I级。结论:抗生素应用和手术治疗的个案化处理,二者紧密结合是提高IE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静脉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心膜内膜炎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X线胸片均提示有肺部感染。心脏彩超均发现心内赘生物。11例经抗菌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膜炎经积极抗菌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瓣膜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安浩君 《山东医药》2014,(25):77-78
目的:通过分析10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患者中,仅10例无基础心脏病,93例伴有各种不同的心脏病,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发热34例,贫血31例,栓塞56例。血培养检查阳性61例,阴性42例;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草绿色链球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有赘生物,赘生物多见于心内膜炎患者,发生于左心者84例(81.5%),且单瓣病变多,二尖瓣单瓣病变者38例,主动脉瓣单瓣病变者26例;发生于右心者12例(11.6%),以三尖瓣单瓣为主。9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3例,肺栓塞1例,脑出血1例,严重感染1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发生了变化,及时了解其变化,早期治疗可以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因其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所以目前仍是影响健康的严重问题。以往研究表明通过超声心动图对IE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典型IE的诊断也存在较大难度。本文总结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诊断IE赘生物方面的特点及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56例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经验。方法全组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0-75岁,病史5d至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表现均有程度不等的发热、心悸、气急等症状,其中急性心衰伴进行性加重不能控制者19例、脾肿大及皮肤出血18例、持续高热不退者15例、动脉栓塞者7例、传导阻滞者4例、血培养阳性者15例。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左房室瓣置换24例、双瓣膜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右房室瓣成形3例、右房室瓣置换2例、Bentall手术1例,同期矫治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8例。急诊手术占34%(19/56)。结果早期死亡4例(7.2%),其中3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死亡2例。长期存活50例,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对IE应积极手术治疗,尤其需要在血流动力学及瓣膜条件恶化前手术;急性心衰伴进行性加重不能控制者外科治疗仍有较理想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心内赘生物清除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3,45%,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