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玻璃体现视网膜病疾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厝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诊治水平的快速发展,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重要病理学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玻璃体后脱离作为此界面最常见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的广泛关注,并对玻璃体后脱离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对这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后脱离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诊治水平的快速发展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重要病理学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 ,玻璃体后脱离作为此界面最常见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对玻璃体后脱离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这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是体积最大的眼内容物,起着支撑眼球和眼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与眼底病有密切关系,不仅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形成的不同阶段,还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发生发展有重要联系,对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也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就玻璃体生理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定义、分类、症状进行了简述,并就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及对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影响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9例作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及脱离,即再行视网膜复位术,8例成功。术后5例视力有显著进步。对裂孔的成因及治疗进行讨论,并提出预防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2,8:163-164)  相似文献   

8.
由于玻璃体和视网膜密切联系,玻璃体后脱离(PVD)在许多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PVD和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以及其他常见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阐述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机制、分类、诊断 ,揭示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并且回顾了玻璃体后脱离的各种药物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阐述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机制、分类、诊断,揭示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并且回顾了玻璃体后脱离的各种药物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展过程、手术治疗和转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PVD可以加重DR的病情,完全PVD可以消除新生血管生长支架,减少玻璃体出血,增加氧气浓度,使玻璃体手术简单化等.副作用小的纤溶酶等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可以诱导PVD,其可改变DR的转归和减少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后脱离与周边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周边视网膜裂孔的患者中玻璃体后脱离(PVD)产生的相关因素及激光治疗的指征。方法:44例(54只眼)按年龄及屈光分为两组,均行三面镜检查周边部眼底,以90D前置镜观察眼球运动时玻璃体的状况。记录有无玻璃体后脱离及视网膜周边变性,测量眼轴长及屈光度并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50岁以上视网膜周边裂孔患者均有PVD,与年龄相关;50岁以下由于高度近视,眼轴增长,PVD发生率也高于正视眼的同龄人。多波长激光治疗效果良好,仅有5例除激光治疗外尚需要做巩膜外加压。结论:视网膜周边裂孔患者PVD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或屈光度增加、眼轴增长而上升,多波长激光预防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16例行玻璃体切除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分析。结果:体会到术后应做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训练正确体位,辅助心理护理,以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鹏  陈惠茹  张风 《眼科研究》2000,18(6):557-55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年发生的16例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征及治疗过程。结果 发生率为6%,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非糖尿病性玻璃体混浊12例,75%于术后1周内出现视网膜脱离,69%由医源性裂孔引起。二次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割、经巩膜视网膜冷冻、巩膜扣带、长效气体及硅油充填术。最终81%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中应从各个环节防止视网膜的损伤,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二次手术多数可以复位。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994年12月—1995年9月间行玻璃体切除术,膜剥离、视网膜切开、松解视网膜的54眼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视网膜复位50眼(92.5%)、失败4眼(7.5%)。因此,只要医生能熟练掌握好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技巧及手术适应症,临床上难以治愈的复发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D级的视网膜脱离病例,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34眼)感染性眼内炎经玻璃体切除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结果 33眼的眼内炎症得到控制(97.06%)。24眼视网膜完全复位(75.00%),4眼限局性脱离(12.50%),3眼完全脱离(9.38%),另1例眼内炎未控制(3.12%)。56.3%的患者视力可以达到0.02以上。结论 医源性裂孔是感染性眼内炎术后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原因。视网膜脱离出现后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同时,应从各个方面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沈孝军  彭超  王琛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576-157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近4 a行20 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分析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共23例24眼。年龄24~67(平均49.0±12.0)岁。男17例18眼,女6例6眼。右眼6眼,左眼18眼。结果:视网膜脱离的24眼中,18眼(75%)无任何症状,为常规检查时所发现;6眼(25%)为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就诊时发现。视网膜脱离距离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时间1~223(平均40.7±54.2)d,其中10眼(42%)发生于1wk内,14眼(58%)发生于1 mo内。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原因中:新发视网膜裂孔19眼,共27个裂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4眼;原裂孔未封闭1眼。所有视网膜脱离最终均完全复位。结论:视网膜新裂孔的发生是导致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后早期周边视网膜的检查;经过及时的再次手术,视网膜均可得以复位。  相似文献   

19.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complete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in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following diagnostic tests: fundus examination, B-scan ultrasound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30 eyes) with RRD who underwent vitrectomy in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case-series study. Patients received comprehensive ocular examinations that included fundus examination, B-scan ultrasound and OCT. TA stai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used to assist during the vitrectomy surgery as well as being the gold standard for PVD diagnosi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 Kappa test. Results The rate of detection for the prevalence of complete PVD was as follows: 10.0% by TA stain, 76.7% by B-scan, 36.7% by fundus examination and 13.3% by OCT. Different rates of PVD detection were found by the above examinations and, of these, the difference was most significant between B-scan and observation during surgery. Conclusion Observation during surgery with the help of TA is comparatively the most persuas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PVD.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can be selected for individual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