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受体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39例有ER检测记录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分成ER(+)和ER(-)两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转移率。结果术后复发转移率ER(+)和(-)组分别为21.5%和45.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提示雌激素受体水平是女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86例女性肺癌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分型,雌激素受体(ER)及ABO(H)抗原检测,并对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肺腺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肺鳞癌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女性肺腺癌,而女性肺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又明显低于男性。80例进行ER检测,其结果5年生存率ER(—)者为72.7%,ER(+)者为8.8%,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3例进行了ABO(H)抗原的检测,其结果5年生存率ABO(H)抗原(+)者为75%,抗原(—)者无生存病人,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女性肺癌病人的手术预后与其病理类型、ER及ABO(H)抗原检测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以探讨EGFR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抗EGFRPcAb对42例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标记。结果:42例乳腺癌标本中,19例病理Ⅲ级的EGFR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23例病理Ⅰ~Ⅱ级的39.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6例EGFR阳性率为69.2%,高于无转移的16例(31.3%);雌激素受体阳性(ER+)的24例EGFR阳性率明显低于ER-的18例(37.5%与77.8%);在转移淋巴结中EGFR阳性率高于原发灶(92.3%与69.2%)。通过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论:乳腺癌EGFR过度表达可做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估计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术后病人290例,随诊3~28个月,监测病人血清CA15-3,CEA变化情况。随访结果:乳腺癌术后无复发组249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2.8%,2.4%;而局部复发8例,未见CA15-3,CEA增高;乳腺癌术后发展为远位转移的患者33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72.7%、54.5%,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二者联合应用,阳性率可达84.8%。结果表明,检测血清CA15-3,CEA含量是监测乳腺癌术后转移的重要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与乳腺腺癌患者病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术后复发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荷瘤的治愈组(P〈0.01)。Ⅲ期乳腺癌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29例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检测,并对其中6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ER、PR阳性率均为66.37%,ER(+)PR(+)者占52.4%,ER(+)PR(-)者占13.97%,ER(-)PR(+)者占13.97%,ER(-)者占19.65%。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59例ER,PR检测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9例女性乳腺癌的冰冻切片用酶联雌二醇,酶联孕酮组化标记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ER阳性34例(57.6%),PR阳性32例(54.2%),ER,PR阳性组5年生存率各为88.2%,93.8%ER,PR阴性组5年生存率各为48.0%,44.0%,另外,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与预后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24例Ⅱb-Ⅲb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与36例术后化疗患者作随访对照。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总体有效率(CR+RP)75%,区域淋巴结缓解有效率(CR+PR)60%。化疗前后肿瘤平均体积缩小56.83%(P<0.05)。24例术后随访2-6年,死亡2例,局部复发1例,无瘤生存21例。对照组36例,死亡8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3例,肺胸膜转移2例,锁骨上转移1例,无瘤生存20例。无瘤生存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使局部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缩小,肿瘤临床降低,减少肿瘤的远处转移,提高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1年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放疗DT40-60GY/4~6周。同期行单纯手术26例。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72.7%和80.8%、68.8%,差异无显著性,但对于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76.2%和33.3%(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为4.4%和19.2%(0.01<P<0.05)。术后放疗组同侧锁骨上区复发为0,无放疗组为11.5%(0.01<P<0.05)。说明术后放疗对腋淋巴结转移者,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减少局部区域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旨在了解该院三阴乳腺癌生存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02年间收治的1125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140例三阴乳腺癌(其诊断主要基于免疫组化)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生存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方式。结果:14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为65.7%,5年总生存率为73.4%。同时期(2000~2002年)该院手术后总的乳腺癌共1125例,5年生存率为86.7%。二者生存率比较(73.4%VS86.7%)有统计学意义。78例绝经前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0%,62例绝经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71.3%。有45例三阴乳腺癌发生复发转移,其中17例(37.8%)肝转移,23例(51.1%)肺转移,7例(15.6%)脑转移。结论: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的预后更差;绝经前后三阴乳腺癌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阳性三阴乳腺癌生存差于淋巴结阴性的三阴乳腺癌;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以内脏(肺,肝)转移和脑转移多见。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中的表达,以探讨EGFR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缄化S-P法以抗EGFRPcAb对42例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标记。结果:42例乳腺癌标本中,19例病理Ⅲ级的EGFR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23例病理Ⅰ-Ⅱ级的39.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6例EGFR阳性率为69.2%,高于无转移的16例(31.3%);雌激素受体阳性(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病人的胃癌标本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标法(LSAB)检测。结果:EGF表达阳性者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7.3%,其5年生存率为18.2%,EGFR表达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为82.1%,5年生存率为14.3%。结论:胃癌EGF或EGFR表达阳性者均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且5年  相似文献   

13.
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手术疗效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组织多肽抗原(TPA)、CA15-3和癌胚抗原(CEA).共测定35例健康成人及55例乳腺癌患者,并对其中41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检测。结果:健康成人组血清TPA为(0.5 ± 0.2)μg/ L、CA15-3为(16,1±5.5).×103U/L,CEA为(2.6±1.2)μg/L。乳腺癌患者Ⅰ、Ⅱ、Ⅲ、Ⅳ期3项肿瘤标志均较健康成人组有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意义(P<0.05)。术后和术后转移复发组3种肿瘤标志检测结果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3种肿瘤标志在术后组有明显降低,在转移复发时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增高。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 89.7%。结论:TPA、CA、15-3和CEA 3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疗效监测及判断肿瘤进展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测定105例大肠癌癌组织ER、PR表达情况和预后之间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ER、PR阳性率分别为34.3%(36/105)和21.0%(22/105)。大肠癌ER、PRR性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PR(+)和ER(+)PR(-)者(95.5%.90.9%,86.4%:100.0%,78.6%,71.4%)的一、三、五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ER(一)PR(-)者(71.0%,44.9%,37.7%)(P<0.05)。本实验证实大肠癌可能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其激素受体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预后和选择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中的DNA相对含量预后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图像分析术测定DNA相对含量在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随访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病例,图像分析术测定经Feulgen染色的肿瘤细胞核涂片的DNA相对含量。Kaplan-Meier乘积限法用于生存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全部病例均为非整倍体,5CER均值为45.9%±23.6%,DI均值为3.06±0.63,5CER与DI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r=0.86,P<0.001),DI<2.79组和DI≥2.79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43%,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别(χ2=13.1,P=0.003)。讨论:图象分析术测定DNA相对含量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受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根据患者肿瘤激素受体(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将707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5个亚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7例中,TNB107例,占15%。随访中位时间49.5个月(1~79月),TNB5年无病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分别为61.6%和73.8%,低于HR阳性且HEft2阴性组和HER2不详组(P〈0.05)。TNB的局部复发率及内脏、颅脑转移发生率最高;TNB复发转移后生存中位时间12.5月,低于HR阳性且HER2阴性组(P=0.025)。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淋巴结状况是影响预后因素,淋巴结状况是影响TNB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年龄及淋巴结状况是影响其总生存期的二个独立预后因素。多普勒超声影像与生存期无直接关联。结论:TNB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低,局部复发率及内脏、颅脑转移发生率高,且复发转移后生存期较短;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状况是影响TNB的预后因素。多普勒超声影像与生存期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7.
陈前军  蔡子浩 《河北医学》2000,6(9):798-801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炎性乳腺癌(IBC)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共收治的18例炎性乳腺癌中,7例接受了包括新辅助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NEO组),8例接受了常规的综合治疗(No-NEO组),3例只接受化疗或/和放疗。结果:NEO组,No-NEO组6月,1年,2年,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7//7),100%(6/6),80.0%(4/5),50%(2/4)87.5(7/8),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erbB-2 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 例乳腺癌c-erbB-2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4 例(48.00% )c-erbB-2 蛋白表达阳性,c-erbB-2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较多见(P< 0.05),其阳性组5 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c-erbB-2 蛋白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erbB-2 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管粘附因子-1(VCAM-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SABC法)检测50例乳腺癌标本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CAM-1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术后早期复发存关。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CA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和31.75%,2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检测VCAM-1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有助于对术后患者选择放、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 NACT)后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由阴转阳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ER、PR由阴转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分泌治疗组42例及传统治疗组36例。内分泌治疗组在术后口服三苯氧胺10 mg/次,2次/d;传统治疗组术后不予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随访效果并对两组的3年、5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内分泌治疗组复发转移16例(38.1%),各种原因死亡11例(26.2%);传统治疗组复发转移22例(61.1%),各种原因死亡18例(50.0%),内分泌治疗组的复发转移率、死亡率均低于传统治疗组(P均<0.05);内分泌治疗组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8%(31/42)、61.9%(26/42),总生存率分别为83.3%(35/42)、73.8%(31/42);传统治疗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0%(18/36)、38.9%(14/36),总生存率分别为61.1%(22/36)、50.0%(18/36)。内分泌治疗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 P均<0.05)。结论内分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新辅助化疗后ER、PR由阴转阳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