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剖学报》2004,35(3):229-229
Thymus———胸腺,位于胸腔上部的一种淋巴器官,正在成熟的T细胞直接到达胸腺,在那里接受“教育”,学会识别自己和非己蛋白质(参见免疫耐受诱导)。Tissueculture———组织培养,为了进行实验研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组织体外生长。Tolerance———耐受,一种特有的免疫不应答状态。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自身的细胞、组织耐受,如果不能耐受时,将会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Toleranceinduction———耐受诱导,T细胞为学会识别自己和非己蛋白质所接受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胸腺,除灭活或消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外,那些虽可识别机体的MHC…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TCR信号及其调控的研究表明,单一T细胞可借助不同信号调控区分"自己/非己"或"刺激/非刺激"。经阳性选择("自己"MHC分子教育)存活的克隆T细胞结合"自己/非刺激"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形成识别的单体模式,并导致耐受;也可以结合"非己/刺激"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形成识别的双体模式,并导致应答。即适应性免疫可调节或控制外周新现抗原的浓度,并提示免疫自稳而非免疫防御可能是其原始功能。  相似文献   

3.
传统认为,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液免疫的作用较小,近几年对天然免疫的作用有了更新认识。1996年,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天然免疫对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指导作用”。1997年,Cell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刊文提出天然免疫识别作用的概念,赋予免疫系统识别“自己”“非己”的能力,将天然免疫指导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原理、DC、NK细胞及抗微生物肽等应用于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模式识别作用"及其免疫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天然免疫对配体的识别是“分子模式识别作用”,该作用不仅能绝对区分“自己”与“非已”,而且可区别无害“非已”和病原体相关“非已”,并通过抗原提呈和共刺激信号两个环节赋予获得性名单应答识别“自己”与“非已”的能力,筹划共诱导表达的一套不同的细胞因子得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人体和动物的免疫活性细胞由亿万个淋巴细胞,其中包括千万种细胞系(克隆)所组成。而每种细胞系带有一种特定的受体,与相应的抗压结合,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根据Jerne提出的网络学说,免疫反应不仅仅只包括对“非己”抗原的识别,而且更重要的是免疫系统内各淋巴细胞系之间的自我识别、相互刺激和制约,发生网络状联系,通  相似文献   

6.
正巨噬细胞是参与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巨噬细胞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杀伤病原微生物,并清除机体损伤和衰老的细胞,构成了免疫系统识别"非己"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巨噬细胞还发挥抗原加工递呈的作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成熟的巨噬细胞被诱导后将产生表型、功能及  相似文献   

7.
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燕明 《免疫学杂志》2001,17(Z1):20-23
免疫有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机制和起源.天然免疫可识别某些"非己”细胞或分子并加以清除;获得性免疫则对分子抗原表位进行识别,按抗原提呈细胞等有无协同信号(发育阶段/类型)而有所区别.两者有不同的生物学起源与意义;天然免疫源于防御入侵者的需求,获得性免疫则源于系统及个体自身发育中调节细胞发育的需求.两者嫁接性混合进化形成了复杂的可识别"自己/非己”的免疫系统,并留下了神奇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ITIM与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反馈系统的调节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免疫应答过程能保持适当的强度,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在负向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构成免疫抑制性受体最基本的结构基础。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对非己抗原的递呈启动了特异性免疫应答,而表达于APC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可抑制APC引起的T细胞活化。通过调节抑制性受体的表达,为自身免疫病和肿瘤或者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另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免疫学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免疫机构可以通过淋巴细胞的多种途径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免疫现象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过程,而自身免疫就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应答形式,故而成为研究免疫方面受到重视的一个问题.但是不可能用抗原刺激诱导自身抗体,在克隆水平上探求自身抗体的产生机制也极为困难.近年来由于细胞工程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抗原提呈作用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被认为是连接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桥梁,并且可决定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在肠道黏膜稳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肠道DCs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DCs功能不同。DCs与周围环境中的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影响肠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DCs在肠道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影响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免疫学的根本任务,是认识机体经免疫系统区分自我和非自我成份,清除非自我成份、保持内环境稳定的机理。免疫细胞能精细识别非自我成份(外原性病原体、异型细胞及非己蛋白等大分子或有机物分子、内源性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修饰的及衰老的自身细胞等),经特异的免疫应答过程,消除非已成  相似文献   

12.
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在临床方面,有的自身免疫病己明确是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自身抗原产生的自身免疫应答所致;有的则难以证实自身免疫应答是组织损伤的原因。但是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中都能查出自身抗体,这一点却是一致的。至今己无人对自身免疫现象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发生怀疑。最近在日本把大部分自身免疫病列为难治疾病,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诱导皮肤免疫抑制一直是光学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中波紫外线(UVB)是引起皮肤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光谱,其对皮肤免疫细胞的作用是紫外线诱导皮肤免疫抑制的关键,皮肤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大致也可分为固有免疫细胞和非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包括皮肤朗格汉斯细胞(LC)、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KC)、NK细胞;非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研究UVB对皮肤固有免疫细胞和非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带有EBV-LMP2的非复制型Ad-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免疫恒河猴诱导的针对EBV-LMP2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分别使用高剂量(4·5×1011VP/kg)、中剂量(1·5×1011VP/kg)、低剂量(0·5×1011VP/kg)三个剂量的Ad-LMP2重组腺病毒,肌内注射免疫恒河猴,每5d免疫一次,共免疫6次,第7周时使用ELISPOT方法检测猴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同时应用免疫酶方法检测血清中抗LMP2抗体。结果3个剂量免疫恒河猴均可以诱导出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及一定的抗体应答,免疫应答水平的高低与病毒剂量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较高剂量产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比低剂量的要高。抗腺病毒中和抗体和抗LMP2抗体免疫2周后就可以检测到,其中抗LMP2抗体在免疫3~4周时滴度较高,7周时则与3~4周时接近或有所下降。结论非复制型Ad-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有效的诱导恒河猴产生EBV-LMP2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人们已注意到肿瘤病人与荷瘤动物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显著低下,如对OT、SK-SD等皮肤试验减弱,甚至阴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对PH-  相似文献   

16.
前言Ts 细胞的概念对免疫学和临床医学都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疾病,如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缺少Ts 造成的。而另一些疾病,如免疫缺陷则被认为是Ts 过多的结果。甚至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如免疫耐受,“自己”和“非己”的区分也常被认为是由抑制细胞与自身反应性T 和B 细胞之间的精细平衡所调节。Ts 细胞的概念也明显地影响了免疫学家解释他们的发现。免疫反应低下一般认为是由Ts 造成的。回顾过去的15年里发生的一些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的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也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由T细胞释放的一种淋巴因子,主要起诱导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对其它一些细胞的分化、成熟也起直接或间接的作用。IL-2是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一种重要因子,对IL-2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在  相似文献   

18.
皮肤的淋巴组织是全身淋巴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处于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结构特殊并主动参与复杂的免疫应答,故有皮肤淋巴组织(skin-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SALT)之称。皮肤恶性淋巴瘤(CML)系以皮肤损害为初  相似文献   

19.
肥大细胞 (MCs)除了在超敏反应中起作用外 ,还参与了对病原菌感染的初期免疫应答。在正常情况下 ,它通过化学引诱剂的释放募集嗜中性粒细胞 ,识别、吞噬并杀伤经调理的病原菌 ,而且具有递呈抗原 ,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但病原菌的毒素刺激MCs,使其成为病原菌的“贮藏库” ,并过度聚集与释放介质 ,导致组织受损。近年来的研究更加充分地揭示了MCs的免疫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该讨论会由Robert Schwartz主持,他说:自身免疫,即自己—非己识别的表现,是免疫学的最后领域。其它三个主要免疫学问题—免疫特异性的基础,免疫多样性的来源和免疫原性的本质—在原则上已基本解决,而自己—非己的谜仍未解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