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凤俊  李霞 《人民军医》2014,(7):774-77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2岁。因阴部瘙痒及阴囊红肿就诊。患者因头痛、咽痛、关节痛伴发热,自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0.5g。服药12h后,阴部出现瘙痒及阴囊红肿丘疹。查体:阴囊皮肤弥漫性发红、肿胀,可见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水疱,皮肤糜烂,有淡黄色浆液渗出。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男,21岁,战士。发热,咽痛及周身不适而反复自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用药第4天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查体:体温37.6℃,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率95次/min,腹胀,右侧上腹部压痛。辅助检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因腰部疼痛伴发热前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天头痛发热,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2片,头痛未见明显缓解,后又自行加服2片。约3h后,出现双侧腰部不适,持续性胀痛,伴低热(37.3℃),感全身酸软、头晕,无胸闷、心悸、咳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61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儿,体温≥38.5℃者随机分为两组,布洛芬组145例,应用布洛芬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组116例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两组行退热疗效分析。结果布洛芬组在疗效、最大作用时间及持续时间上,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布洛芬退热效果确切,且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疗效。在儿科布洛芬作为解热药使用是安全、有效且疗效持久的。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柱 ,流动相 :甲醇 -水 (40∶6 0 )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17nm ,外标法计算。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 12 0~ 80 0 μg·ml-1,r=0 .9998;咖啡因 12~ 80 μg·ml-1,r =0 .9999,回收率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 10 0 .5 % ,RSD为 0 .2 % ,咖啡因 99.8% ,RSD为 0 .5 %。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辅料无干扰 ,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射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2种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以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及其接受10Gy 6MV 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后代细胞SHG-4410Gy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2株细胞COX-2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对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 HG-4410Gy较SHG-44的放射敏感性低(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HG-44和SHG-4410Gy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均有COX-2蛋白的表达,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RT-PCR检测SHG-4410Gy中CO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G-44细胞,与放射敏感性有显著的相关性(r=0.976,P<0.01);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疗分别作用于SHG-44和SHG-4410Gy细胞,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显示了放射增敏作用,SHG-44细胞D0值和Dq值增敏比分别为1.09和1.11,SHG-4410Gy的SER分别为1.12和3.01。结论 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及其照射存活后代细胞均有COX-2表达,且对辐射耐受的存活后代细胞中COX-2明显增高;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增加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尤其是其照射后代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郭宇鹏  夏方亮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6):456-457,F0003
目的建立HPLC双通道法测定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025mol·L-1KH2PO4(15∶85)为流动相磷酸调节至pH3.0,检测波长分别为249、327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进样量分别在0.21~2.1、0.0625~0.6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99.69%(n=6)。结论此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8.
9.
贾洪峰  刘瑶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61-2162
七氟烷(sevoflurane)于1968年由Regan合成,于1971年Wallin等最先报道并于1 975年对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学进行了评估,1976进行临床一期试验,1986年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1990年日本国正式批准临床应用.1995年经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10.
七氟烷(sevoflurane)于1968年由Regan合成,于1971年W allin等最先报道并于1 975年对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学进行了评估,1976进行临床一期试验,l986年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1990年日本国正式批准临床应用。1995年经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七氟烷的化学结构为FCH2OCH(CF3)2,化学名为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为无色透明、带香味无刺激性的挥发性液体,血/气分配系数为0·63,分子量为200,沸点为58·6℃,20℃时饱和蒸气压156·9 mmHg,临床使用浓度不燃烧不爆炸,七氟烷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与碱石灰接触可产生分解产物,其产生与温度有关。七  相似文献   

1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祥 《军队医药》2002,12(1):56-5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采用相似因子法对优化处方与传统栓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7.5%药物、21%泊洛沙姆407和18%泊洛沙姆188,胶凝温度为36.2℃。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与传统栓剂均在45 min内释药达80%,2 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且释药曲线相似(差异因子f1=2.06%,相似因子f2=68.7%)。结论优化的处方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且释药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毒性是发达国家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大量肝细胞坏死是APAP肝毒性的主要特征,损伤肝细胞的再生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因素会影响肝脏修复。炎症在APAP过量导致肝损伤后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目前,通常认为炎症是引起肝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然而证据表明炎症在早期阶段导致肝损伤,但在后期阶段可以促进肝脏再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是APAP肝损害的一个重要炎性调节因子,然而NF-κB活性增加与肝损伤后期阶段的肝脏再生有密切关系。肿瘤坏死因子 α作为一种早期炎性细胞因子,也同APAP肝损伤后肝脏再生相关。炎症在APAP肝损伤中起着双重作用,即参与了早期肝损伤过程又参与了后期的肝脏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微重力旋转细胞培养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 年, Kleis 等人首先研制了一种生物反应器, 随后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对此进行改进研制了圆柱形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otating wall vesselbioreactor, RWVB)并应用到组织培养领域.RWVB 是由2个同心圆柱体构成的旋转装置,将细胞与培养液置入内、外圆柱体之间, 整个装置绕纵轴旋转,根据细胞的种类、性质、数量、培养物的大小调节容器的旋转速度, 使培养物长时间保持悬浮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来源于出生前胚胎发育阶段的中胚叶和外胚层,存在于多种组织器官,如骨髓、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肺、肝脏、胰腺和滑膜等。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旁分泌作用。MSCs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生长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并通过这些因子调节细胞外环境、诱导细胞归巢等。目前发现,在体内或体外合适的环境中,经过某种微环境和细胞因  相似文献   

16.
CT和MRI技术与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恩惠  吴奇 《放射学实践》2000,15(3):161-164
CT和MRI检查领域的拓宽、图像显示能力的改进、图像显示方式的开发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同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密切相关。更新则主要是围绕缩短成像时间和提高图像分辨力,改善图像质量,以便能清楚显示感兴趣器官及其病变为目标的。下边对近年来CT和MRI的设备、技术和诊断的进展概况加以介绍。一、CTCT扫描从平移/旋转式到旋转式的层面扫描,发展到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采用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的螺旋扫描是CT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1998年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进一步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临床疾病诊断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几十年来,医学遗传学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基因组中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相应的诊断技术也发展到对DNA分子进行直接分析的基因诊断技术阶段,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分析进行疾病诊断或预警,对于那些尚未确定致病基因的疾病也可利用DNA遗传标志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对  相似文献   

18.
霍娜  段银钟  陈巧玲 《人民军医》2005,48(7):414-416
支抗在正畸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牙齿矫治力的基础。凡是能够提供矫治力的组织、结构都能够成为支抗,包括牙齿、部分或整个牙弓,以及面或头颈部等,都可以单独或联合作为支抗,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支抗形式。近年来,随着口腔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支抗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错He有各自的支抗特点,现将已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的加强支抗方式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SonoVue是一种新型脂质膜包裹六氟化硫气体形成的微泡对比剂,由于良好的声学特性和安全性,其正逐渐被用于超声诊断领域.就SonoVue在超声诊断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新型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no Vue是一种新型脂质膜包裹六氟化硫气体形成的微泡对比剂,由于良好的声学特性和安全性,其正逐渐被用于超声诊断领域。就SonoVue在超声诊断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