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壳寡糖降血脂作用及与RAP的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壳寡糖降脂作用和受体相关蛋白RAP表达与壳寡糖在降血脂作用中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RAP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GEX获得了重组基因PGEX-RAP,转化入大肠杆菌DH5a,通过IPTG诱导表达了GST- RAP重组融合蛋白。运用单抗制备技术制备抗RAP单克隆抗体McAb-rap。用新西兰家兔制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分组分别观察和比较服用壳寡糖和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TC、LDL-C含量的动态变化;观察实验各组RAP的表达量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体外成功诱导表达并纯化了GST-RAP融合蛋白,获得了单克隆抗体McAb-rap.其能识别天然膜抗原RAP。壳寡糖、辛伐他汀均能降低血清中TC、LDL-C浓度;壳寡糖降脂效果不如辛伐他汀显著(P<0.01);实验各组均表达RAP,但表达量各有差异。在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管壁、心肌中RA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口服壳寡糖后高脂模型家兔血管壁、心肌中RAP表达量高于口服辛伐他汀组。在实验模型各组血管壁出现一条分子量约80 kD左右蛋白特异带,在正常家兔血管壁中未见。结论:壳寡糖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血脂紊乱可引起血管壁、心肌RAP的表达增加;RAP的表达量与血脂水平的调控、壳寡糖在高脂血症中的降脂作用机制密切相关。80 kD左右特异表达带的蛋白性质及在血脂调节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背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基因敲除小鼠可通过增加线粒体生物功能、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等代谢途径来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目的:构建高脂饮食致肥胖模型小鼠,观察脂肪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喂养14周后,测量2组小鼠体质量,选取高脂饮食组中体质量大于对照组小鼠平均体质量20%的小鼠作为肥胖组小鼠。 结果与结论:高脂饮食组小鼠中有12只符合标准计入肥胖组。肥胖组小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肥胖组小鼠脂肪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鼠脂肪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mRNA表达水平与三酰甘油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526,P<0.05;r=0.465,P<0.05),而与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雏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致肾间质纤雏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手术后第1、4、7、10、14天处死大鼠,经HE染色、PAS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方法,观察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结果 UUO模型组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肾小管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与肾间质纤雏化进展相一致;阿托伐他汀减少单侧榆尿管梗阻侧大鼠肾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下调单侧榆尿管梗阻侧大鼠肾脏Ⅰ型胶原、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阿托伐他汀通过非降脂途径延缓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及P2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肾张素受体I拮抗剂(ATIRa)对糖尿病肾脏肥大及细胞周期蛋白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IRa缬沙坦(8mg/kg),共2周。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肾小球和肾小管直径并结合肾重/体质量比评价肾脏肥大状态,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肾皮质P^27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直径增大,肾重/体质量比增加、P^27蛋白表达增强;缬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肾脏肥大减轻、P^27表达减弱。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P^27表达而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14-31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损伤和氧化应激状况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7周组、模型12周组和手术治疗组。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治疗组7周后解除狭窄,于二次手术5周后处死动物。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制备匀浆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肾皮质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模型7周组和模型12周组左肾皮质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左肾皮质TGF-β1、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出现病理学损伤。其中模型12周组变化程度更显著。手术治疗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TGF-β1与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 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TGF-β1与PAI-1表达水平上调。出现组织纤维化。病变随狭窄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手术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组织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是否是造影剂肾损害的促进因素。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组)和高胆固醇饮食(H组,4%胆固醇和1%胆酸钠)8周。8周末从N组和H组中各取半数大鼠(6只)尾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6ml/kg,NC组和HC组),另半数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造影剂后的第二天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皮质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普勒和频谙式多普勒测定肾血流;光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结果:HC组和H组血清总胆固醇及肾血管阻力指数显著性增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皮质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性降低。HC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H组,HC组的血清肌酐、钠钾排泄分数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组织病理也显示HC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严重变性和坏死,而NC组和H组大鼠仅见肾小管变性。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是造影剂肾损害的促进因素;肾皮质一氧化氮含量的减少可介导了高胆固醇血症环境下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大鼠脑梗死区周围皮质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机制。 方法:采用自体血栓注入并闭塞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局灶脑缺血模型。 将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脑缺血模型组(MCAO模型)、强制性运动疗法组( CIMT 组)各 30只。在局灶脑缺血模型成功后7天,运动疗法组建立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模型。参照Bederson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梗死区周围皮质GAP-43及SYP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AP-43及SYP蛋白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疗法组在制模后2、4、8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而GAP-43及突触素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能改善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运动疗法能够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及SYP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缺血后的突触发生与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losartan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和肾小球硬化losartan治疗组(DL组),每组10只。DL组灌胃losartan40mg/(kg·d),治疗6周后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肾皮质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血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结果:D组出现明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与C组比较,肾皮质iNOS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3.28倍和2.15倍,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3.59倍和2.60倍。应用losartan治疗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与D组比较肾皮质iNOS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47%和58%,多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NOS参与肾小球硬化过程,losartan减轻肾小...  相似文献   

9.
杨桢华  孙安远  廖蕴华  赵铖 《临床荟萃》2004,19(20):1144-1147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el-2)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活动期LN患者肾组织中Bel-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其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①增殖型LN肾小球内Bel-2及PCNA阳性细胞数均增高,且与球内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②LN肾间质细胞Bel-2表达增高,与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正相关。结论 增殖型LN肾组织中Bel-2蛋白异常表达与病理改变有关,肾组织中Bel-2的过多表达对LN肾小球细胞增殖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TM和ICAM-1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RT-PCR的方法半定量测定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TM及ICAM-1基因的mRNA表达量,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选择18只成年SD大鼠,注射STZ成糖尿病模型,其中4只注射胰岛素作为治疗对照组(TC组),其余为糖尿病组(DM组)。另选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每4周测定尿白蛋白定量,14周后取肾皮质匀浆后采用RT-PCR检测其中TM和ICAM-1的mRNA表达,并利用半定量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DM组肾皮质内TM和ICAM-1mRNA的含量与N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TC组无差异;DM组TM和ICAM-1的含量与尿白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肾皮质内TM和ICAM-1的mRNA表达相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且与尿白蛋白排泄存在相关性。提示TM和ICAM-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多囊蛋白-1 LRR-WSC区单克隆抗体,检测多囊蛋白-1在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分布和定位。方法 用多囊蛋白-1 LRR-WSC区融合蛋白PCI-e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株SP2/0进行细胞融合,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阳性克隆,有限稀释法将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化,间接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WB)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用制备的抗多囊蛋白-1 LRR-WSC区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囊蛋白-1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分布。结果 细胞融合后经筛选和克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株经WB分析表明,该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与多囊蛋白-1 LRR-WSC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多囊蛋白-1主要分布于正常肾组织的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在胎肾囊肿组织中表达于近端肾小管,在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肾囊肿组织中,表达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同时在ADPKD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和猪近端肾小管细胞株(LLC-PK1)中也发现了多囊蛋白-1的表达。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抗多囊蛋白-1 LRR-WSC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对深入研究ADPK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多囊蛋白-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对肾小管的形态发生、维持肾小管结构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软膏对寻常型银屑病(PSO)小鼠皮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利用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建模。实验组建模后连续给药0.1%雷帕霉素软膏涂抹14 d,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湿润皮肤,每日3次/d,连续涂抹14 d。三组小鼠于15 d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上调(P<0.05),用药后实验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4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用药后实验组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皮损区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降低银屑病小鼠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对银屑病小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生成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目的:观察药物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药物干预组在再灌注前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并设立不造模的假手术组。再灌注后立即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再灌注后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含量,实时PCR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mRNA和肌钙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梗死体积与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减少(P<0.05)。提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黄寡糖(ROS)对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及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DM组、ROS组及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DM组、ROS组及药物对照组大鼠均建立糖尿病模型。ROS组及药物对照组分别采用200 mg/(kg·d)的ROS及二甲双胍灌胃,剩余两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2 d。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脂代谢指标、肾脏重量、肾脏病理组织切片、肾脏组织中VEGF阳性率及蛋白。结果与健康组比较,DM组、ROS组、药物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经药物干预后,ROS组、药物对照组TC、TG明显低于DM组,HDL-C明显高于DM组,且ROS组TG明显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ROS组、药物对照组大鼠肾脏重量及肾脏指数均明显增加,药物干预后,与DM组比较,ROS组及药物对照组肾脏重量及肾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大鼠肾脏结构完整,肾小球基质分布清晰,未见增生及肥大;DM组大鼠肾小球基质模糊,毛细血管增厚,炎性反应浸润严重,肾小球出现肥大;经药物干预的ROS组及药物对照组上述病理情况均好转,症状减轻。健康组、DM组、ROS组及药物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中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5、3.03±0.33、1.45±0.27、1.50±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100,P<0.001)。DM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80,P<0.001)。ROS组及药物对照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0、10.990,P<0.001)。结论灌胃ROS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指标,降低肾脏重量,这与抑制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用hVEGF_(121)/EGFP真核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纯其表达的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并体外检测其功能.方法:用课题组前期工作构建的pEGFP-N_2-hVEGF_(121)重组质粒提取质粒DNA.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EGFP-N_2-hVEGF_(121)重组质粒DNA转染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用Amicon超滤离心管纯化融合蛋白.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pEGFP-N_2-hVEGF_(121)重组质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esten blot证实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存在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MTT试验证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数量在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Miles实验证实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结论:①携带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获得表达.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野生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生成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目的:观察药物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药物干预组在再灌注前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并设立不造模的假手术组。再灌注后立即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再灌注后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含量,实时PCR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mRNA和肌钙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梗死体积与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减少(P〈0.05)。提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定向转染基因至心肌细胞的能力及其作为新型载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37只家兔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3只经耳缘静脉注射携ICAM-1抗体靶向微泡,心肌组织冷冻切片后观察其对受损血管内皮的吸附.余34只兔随机分为3组:IM组(心肌注射Ang-1基因组)、ICAM-1组(注射携抗ICAM-1靶向微泡+Ang-1基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于基因转染前后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处死后取心肌组织及ICAM-1组家兔肝、肾组织行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目的 基因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Ⅷ因子染色检测其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IM组、ICAM-1组基因转染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转染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IM组及ICAM-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组及ICAM-1组行RT-PCR及Western-Blot均可检测出目的 基因及蛋白表达,且两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ICAM-1组肝肾组织未见明显Ang-1 mRNA及蛋白表达.心肌组织Ⅷ因子染色后高倍镜下显示IM组及ICAM-1组均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其中相对于ICAM-1组,IM组新生毛细血管计数更高.结论 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可定向转染Ang-1基因至心肌细胞,其转染效率与目前认为最高效的心肌内注射基因的转染效率近似,可作为新型靶向载体定向转染血管新生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治疗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pability of Ang-1 gene delivery 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targeted microbubbles carrying ICAM-1 antibody.Methods Thirty-seven rabbits' left circumfles branch coronary arteries were ligated for models.Three rabbits were injected with microbubbles carrying ICAM-1 to detect the ability of targeting.Thirty-four rabbit mode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randomly as follow:IM group (n=12,accept direct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CAM-1 group (n=12,accept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targeted microbubbles and Ang-1) and control group (n=10,without any treatment).Ultrasonography were executed on all animals before and 2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All rabbits were killed after 2 weeks and examined for Ang-1 mRNA and protein by RT-PCR and Western-Blot respectively.Microvessel density (MVD) counting of infracted myocardium,observed by factor Ⅷ immunochemical staining,was performed to value the proangiogenesis effect of Ang-1 delivered by targeted microbubbles carrying ICAM-1 antibody.The liver and the kidney in ICAM-1 group were taken to assess the systemic delivery.Results IM and ICAM-1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in the ejection fraction (P<0.05) while control group did not.Ang-1 mRNA and protein could be detected in IM and ICAM-1 group;however,th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inificant difference.None of the control animals showed Ang-1 expression.compared with ICAM-1 group,the MVD was greater in IM group.Ang-1 was not detected either in liver or in kidney in ICAM-1 group.Conclusions Targeted microbubbles carrying ICAM-1 antibody can deliver Ang-1 gene to ischemic myocardium directly.Meanwhile,it's as effective as IM injections besides the greater angiogenesis effect.This strategy improves the perfus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heart.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髓系粒细胞白血病(CML)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在CML急性变中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62例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并与23例正常人作对照;对26例接受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动态检测bcr-abl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水平;用伊马替尼体外作用CM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MNC)及K562细胞后,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及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6例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 mRNA表达量的降低而升高;伊马替尼体外作用于CML患者MNC及K562细胞后,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融合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通过转录后机制下调DNA-PKcs蛋白的表达;DNA-PKcs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CML急性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背景:国外有1篇文献报道了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与表达.由于关于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献较少,国内对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SD大鼠海马组织RN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 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心脏取血,吸取血清作为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观察: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构建.②pET28a-ALR重组体酶切鉴定.③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双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条带,其大小分别为5.3 kb和0,4 kb,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ALR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9 ku纯化的融合蛋白.ELISA测定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1:2 000,说明抗体与纯化的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有较高的效价,可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纯化了抗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鉴定能够满足针对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印迹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