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城市于2000年3、4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扫荡”式免疫活动,接种对象为1996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两轮分别接种了286584人和290485人,其中接种“零”剂次免疫儿童分别为5570人和2726人,分别占应种人数的1.92%和0.93%。与1999/2000年强化免疫相比较,“扫荡”式免疫两轮服苗人数增幅均>15%,“扫荡”式免疫两轮报告接种率为98.65%和99.15%,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8.06%和98.48%,表明不同居住类型和不同服苗场所目标儿童接种率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塔城地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经验,评价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工作质量。方法:1985年全地区实施规范化的OPV3常规免疫接种工作,1990年实施常规免疫报表制度,从1993/1994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开展了7次14轮的强化免疫活动,1995年AFP监测工作覆盖全地区5县2市,2001年4-5月开展了两轮“扫荡”式免疫活动。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在96.1%,14轮强化免疫活动服苗率均在96.0%以上,每年AFP病例报告发生率在1/10万以上。“扫荡”式免疫活动服苗率均为99.7%。结论:常规、强化和“扫荡”式免疫活动及完善AFP监测系统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消除玉溪市免疫薄弱环节和免疫空白,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该市根据《云南省防止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疾病扩散应急扫荡免疫实施方案》于2006年6月26-30日在全市范围内对0-4岁儿童开展了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应急扫荡免疫。结果全市应服苗人数128024人,实服苗人数125025人,报告服苗率97.66%。各县区报告服苗率本地儿童在95.11%-98.61%之间,流动儿童在97.51%-100%之间;“零”剂次儿童登记,本地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98.87%,而流动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59.79%,1岁以上占40.21%:现场非正式快速评估服苗率97.35%(294/302人),不同居住形式:本地儿童调查服苗率97.40%,流动儿童97.27%,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服苗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本地儿童零剂次比例为3.13%,流动儿童零剂次比例为11.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是该市常规免疫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消除脊灰野病毒输入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加强“零”剂次免疫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继续维持无脊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于2000年3、4月,在全省开展了两轮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扫荡"式免疫,接种对象为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两轮各接种了2331312人和2365016人,其中包括"零"剂次免疫儿童63883人和40415人,分别占服苗人数的2.72%和1.68%.与1999/2000年度强化免疫相比较,"扫荡"式免疫同年龄组服苗人数的增幅均>8%."扫荡"式免疫两轮报告接种率为99.11%和99.19%;快速调查接种率为97.85%和98.58%.快速调查发现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服苗场所目标儿童服苗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于 2 0 0 0年 3、4月在 98个县 (市、区 ,下同 )开展了 2轮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 )“扫荡”式免疫活动 ,现将开展情况及工作体会报告如下。1 OPV“扫荡”式免疫工作开展情况1 1 组织实施 我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到OPV“扫荡”式免疫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均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部署安排 ,认真组织 ,责任到人 ,在经费上予以支持 ,并到现场参与服苗工作。免疫接种工作的重点是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及流动儿童 ,服苗对象为所有 1995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省卫生厅、省卫生防疫站共抽调 …  相似文献   

6.
为了按期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根据卫生部《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方案》和贵州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计划》要求 ,我州于 2 0 0 0年 3~ 4月对 6个县 (市 ) 1995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给服两次脊灰糖丸苗。本文就两轮服苗质量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报告服苗率由 6个县 (市 )卫生防疫站提供 ,出生率由黔南州计生委提供 ,入户调查和集市调查由黔南州防疫站完成。1.2 方法  1估算应服儿童数 :用各年的总人口乘以出生率 ;估算服苗率 :用实际服苗儿童数与估算应服儿童数之比表示。 2年龄…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1997/1998年度强化免疫活动服苗率快速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云南省已连续开展了全省性和省内局部地区强化免疫活动17轮次,累计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人数达3590.318万人。1997年12月及1998年1月,按卫生部要求再次组织开展了2轮强化免疫活动。本地儿童和外地儿童报告服苗率均在95%以上。两轮服苗工作结束后,云南省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控制脊灰项目有关专家,应用服苗率快速评估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等7个地区(州、市)部分县的服苗率进行了评估,共调查909人。通过评估,调查服苗率与报告服苗率有较大差距,外地流动儿童服苗率比本地儿童低,在外地流动儿童中,“零”剂次免疫儿童仍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2004/2005年度强化免疫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以后强化免疫活动提供经验借鉴。方法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目标市、县上报的强化免疫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31个目标县的强化免疫服苗率、服苗出生率、服苗估计出生率等指标。结果两轮强化免疫服苗率达到96.23%;两轮流动儿童服苗人数占总服苗儿童的4.53%,服苗率93.40%;1岁以下儿童两轮服苗出生率分别为13.37‰和14.60‰;全区估计服苗率第1轮80.26%;第2轮88.27%。结论广西2004/2005年度强化免疫活动取碍一定的效果,是我区维持无脊灰状态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辖区1993-2002年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强化免疫和“扫荡式”免疫成效,评价现行免疫方案效果,以便为最佳免疫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1993-2002年本辖区脊髓灰质炎计划免疫各类报表以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辖区历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本地儿童达95%以上,流动儿童达94%以上,且每年接种率逐年上升。历年共开展了20轮强化免疫和2轮“扫荡式”查漏补报活动,共发现“零”剂次儿童16 152人。免疫儿童503 307人次。历年AFP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共报告疑似病例25例,但未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和野病毒。结论:在巩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和“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是降低“零”剂次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有效途径。为缩小适龄儿童的免疫空白,建议对现行的免疫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加大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力度,以充分发挥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发生1例由输入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其后在全省范围内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入户调查,对所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和部分乡级卫生院进行了主动搜索,在1994~2000年4月共发现AFP病例64例,已报告60例,报告率93.75%;漏报4例,漏报率6.25%,1996年、1997年各漏报2例.1998年以后未发现漏报.经过对全省10岁以下儿童进行6轮口服脊灰疫苗“扫荡”式免疫活动,无2代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