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培养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与患者及家属构建共同抵御风险的共同体。制定风险管理预防策略,指导临床避免和化解精神科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预防策略的实施,提高了精神科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护理风险,同时也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总结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不安全事件产生的因素,并提出防范安全事件发生的措施。结果 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院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0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精神病患者所致安全事故9起,由于护理不当发生安全事件5起,由于病房设施不当发生安全事故4起,由于护理护士本身的原因造成不安全事件2起。结论根据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是减少精神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差错、事故、自伤自杀等四个方面[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注重健康的同时,对医疗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一旦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就有可能带来纠纷.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精神病患者突然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摔伤、外走等冲动性行为.上述精神科常见的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则危及患者生命,影响患者家庭及周围环境安全,及时察觉和防范护理风险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节假日的安全管理.方法 对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律及安全意识;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做好节假日前的工作安排及节假日的工作安排.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做好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2].本文旨在探讨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存在)风险的评估,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精神科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预见性护理能力缺失的原因,寻找有效学习途径、管理措施及解决对策。结果:帮助护士建立起预见性护理思维,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结论:在精神科工作中有效利用预见性护理思维,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识别,查找不安全隐患,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减少了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精神科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和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文章阐述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专业特点,巡回护理岗位职责,巡回护理工作与护理安全的关系,做好巡回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交接班护理、安全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护患纠纷的具体措施.结果:(1)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巡回护理工作的前提和条件;(2)"一听、二看、三巡视"的巡回护理工作模式可有效防范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3)严格履行巡回护理岗位职责,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安全和自身安全.结论:巡回护理的工作质量对精神科护理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医疗风险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缺乏自知力、主诉不明确等因素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据有关报道,病房工作中有70%都是护理人员完成的。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找出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解决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开展责任制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完善健康宣教,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建立责任制护理工作内容、流程及标准,实行小组卫生包干制,建立激励机制及绩效考核方案.结果 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结论 通过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了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更加体现了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4.
陈晓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2):1525-1525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建健康交流平台,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赢得医疗市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任雪梅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9(2):54-55
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使安全护理成为精神科病房首要工作任务、日常工作之重点,安全护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精神病患者的人身安全。故对精神科病房安全护理有必要再做一阐述,包括保证患者安全、病区环境设置安全、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安全护理管理体制等,目的是保证患者在院期间人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件,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头交接班制度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护理交接班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程序及内容,观察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陪护人员对防范不良事件的能力。结果:实施床头交接班后,患者满意率由62.69%上升至98.45%,护理质量提升,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并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和发挥了陪护人员的作用,较好的防范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施行。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住院4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与对照组(2011年5月~2012年5月),每组20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完善并严格遵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两组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安全事件的因素,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安全意识。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提出经验式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加强病区的安全管理,对护士与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对患者和环境进行评估,可以预防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结论: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事件,提示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安全事件的发生,积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的保障患者的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施行。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住院4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与对照组(2011年5月~2012年5月),每组20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完善并严格遵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两组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意外发生率和错误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