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一、疾病概述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老年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新通用标准规定:≥80岁称为高龄老年人,但对高龄老年高血压目前还没有专门定义.在2003年美国国家高血压检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2003年和2007年的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老年及高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同,即收缩压(SBP)≥140 mmHg,舒张压(DBP)≥90 mmHg[1].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时,将被认定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kPa)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忠者多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必须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才能提供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LSH),约占老年性高血压一半,这种高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2002年对我社区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1096人,其中40~59岁(非老年组)224人,60~95岁(老年组)872人。按1988年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制定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mmHg和DBP>95mmHg,SDH:SBP≥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2002年对我社区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1096人,其中40~59岁(非老年组)224人,60~95岁(老年组)872人。按1988年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制定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mmHg和DBP>95mmHg,SDH:SBP≥160mmHg和DBP≥95mmHg,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压正常,近  相似文献   

10.
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制订的<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年美国的JNC7指南、2007年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ESH/ESC)指南以及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未单独列出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是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相同.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其诊断标准为:(1)年龄≥80 岁;(2)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3)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则诊断为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超过80岁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发病率及降压治疗的目标和获益程度存在争议,在各个指南中均属空白区,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病因不明的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持续升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正常成人血压的SBP≤ 18.67kPa(140mmHg);DBP≤12.00kPa(90mmHg).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SBP≥21.33kPa(160mmHg);DBP≥12.67kPa (95mmHg).血压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SBP≧140mmHg或DBP≦90mmHg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以下简称EHPT)在社区调查中发病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成人相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SBP)≥140mlHg或舒张压(DBP)≥90mmHg时,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 1.1老年人心脏的特点: 由于收缩压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心脏后负荷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故心脏随年龄而逐渐肥大,心肌细胞内出现脂褐质,结缔组织及胶原增加,左室肥厚,冠状血管钙化.胶质增多,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数量相对减少曲折、结节、使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低.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及其控制策略(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SBP)升高。因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这一人群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造成ISH的主要原因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具体表现为SBP升高,舒张压(DBP)降低和脉压(PP)增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老年人ISH和PP增大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比DBP更有效地预测未来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的降压治疗,包括ISH(SBP≥140mmHg,DBP<90mmHg),不论是应用传统的降压药物,还是新型的降压药物都能显著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卒中、冠心病和总死亡率的危险。临床上更应重视这一群体患者的病…  相似文献   

15.
李建英 《医学文选》2004,23(4):515-517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mmHg或(和)舒张压(DPB)≥90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大约有54%的卒中、47%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高血压病以及25%的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归因于高血压[1]。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升高或通过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约有1.3亿多高血压患者,且高血压发病率尚在不断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5%,65岁以上老年患病率高达60%-70%.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一般认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在老年时(55岁以上)的收缩压(SBP)≥160和(或)舒张压(DBP)≥95mmHg,如能排除继发性原因,则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8.
李建英 《微创医学》2004,23(4):515-517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 mmHg或(和)舒张压(DPB)≥90 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1],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人群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海拔2500~4000米地区395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样本人群年龄、身高、体重等相关信息,测量血压水平,测定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血脂水平。按血压水平将样本人群分3组,正常血压组:SBP<120mmHg且DBP<80mmHg;高血压前期组:SBP 120~139mmHg或DBP 80~89mmHg;高血压组:SBP≥140mmHg或DBP≥90mmHg。结果: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高血压组两两比较,Hb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呈现血压水平越高,Hb含量逐渐升高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含量与SBP、DBP、BMI、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是SBP(r=0.21,P<0.01)和DBP(r=0.18,P<0.0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海拔人群外周血中Hb含量随血压升高呈逐渐升高趋势,Hb水平升高可能增加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发生率。Hb含量增高在高海拔人群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140≥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