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熟地黄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地熟地黄总多糖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10个不同商品地的熟地黄总多糖含量在0,98%~5.09%.结论:不同商品地熟地黄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总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茱萸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地山茱萸总多糖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23个不同商品地山茱萸总多糖含量在1.68%~6.13%。结论:不同商品地山茱萸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鹿鞭商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玉秋 《当代医学》2009,15(7):153-154
目的建立鹿鞭药材中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不同产地的鹿鞭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乙醚脱脂水提取后,苯酚-硫酸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两个品种、10个不同产地的鹿鞭药材中的总多糖含量。结果样品中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的回归方程Y=0.0209X-0.2007(r=0.9991),线性范围在0~50μg,RSD=17%,平均回收率为101.11%。结论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鹿鞭药材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结果理想,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精总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精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生黄精和贵州不同炮制品黄精总多糖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10个不同产地生品黄精总多糖含量在1.09%-6.79%;测定黄精不同炮制品总多糖含量,其中黑豆制黄精总多糖含量最高为9.23%,蒸黄精黄精总多糖含量最低为1.19%。结论:不同产地黄精和各种炮制品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芙蓉李为蔷薇科植物芙蓉李(Prunus salicina Lindl.cv.furong)的果实,在福建省广为种植的著名品种是芙蓉李和胭脂李,其中芙蓉李为福建省的特有品种,主产于福建省永泰县,果实圆形,果肉深红,甜酸适中.永泰芙蓉李是一种既能鲜食又可加工的优良品种,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学成分、有机酸和多糖等成分[1-3].由于芙蓉李鲜果采收期短,容易腐烂,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对其保存方法未见报道.我们运用优选的福林酚法[4],分析比较芙蓉李鲜果、加工后干品及食用李干中抗氧化活性部位总多酚含量的变化,为延长李果的商品寿命,探索李果的贮藏保鲜技术,增加鲜果的附加值利用,进一步开拓其消费市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肉苁蓉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肉苁蓉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精制肉苁蓉多糖测得肉苁蓉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肉苁蓉多糖含量。结果:测得肉苁蓉生药中多糖含量12.0%,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2.6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肉苁蓉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肉苁蓉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精制肉苁蓉多糖测得肉苁蓉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肉苁蓉多糖含量。结果:测得肉苁蓉生药中多糖含量12.0%,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2.6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肉苁蓉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普乐士泰胶囊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普乐士泰胶囊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对照品浓度在10~7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1.88%)。[结论]苯酚-硫酸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9.
生首乌及制首乌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生首乌及制首乌总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486nm处有最大吸收峰,线性范围在10.5~94.5μg.L-1,平均回收率为101.23%(n=5,RSD=3.03%),生首乌中总多糖含量为14.28%,制首乌中多糖为19.0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为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党参水溶性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党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研究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水溶性多糖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确定苯酚-硫酸法最佳反应条件为:在2 mL供试样品中加入1 mL苯酚,5 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15 min,冷却至室温,在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同时进行了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各项指标良好.结论:用苯酚-硫酸法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法来测定党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可用于党参多糖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芙蓉李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福建永泰芙蓉李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等方法,对芙蓉李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及石油醚提取部位进行分离分析研究,通过薄层色谱法、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进行分析鉴别。结果芙蓉李中舍有黄酮及其苷类成分、多糖类成分、有机酸类成分、多酚类等成分。结论通过分离分析芙蓉李中抗氧化活性部位,可为福建省芙蓉李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芙蓉李及其他李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芙蓉李中总有机酸含量的质量评价方法. 方法 以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芙蓉李中总有机酸含量. 结果 不同批次芙蓉李鲜果中总有机酸平均含量在0.909%~1.067%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8%,RSD为1.27%(n=6);其他李中总有机酸含量分别为:好莱坞李1.225%,胭脂李0.691%,皇后李1.139%.福建黑李1.381%. 结论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李中总有机酸含量,排除了有色共存组分干扰,滴定突跃明显,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评价芙蓉李中总有机酸含量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麦冬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麦冬多糖进行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百分含量为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对正交实验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确定了麦冬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醇沉浓度为60%,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43.162%。结论正交实验表明醇沉浓度对麦冬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次为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较桦褐孔菌粗多糖的不同除蛋白方法,评价粗多糖的精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硫酸-蒽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粗多糖和精制多糖中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波长分别为625nm和595nm;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去除率为双重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酶法的除蛋白效果。结果 Sevag法多糖保留率72.9%,蛋白去除率9.5%;三氯乙酸法多糖保留率13.3%,蛋白去除率96.0%;酶法多糖保留率46.9%,蛋白去除率43.8%。结论 Sevag法的多糖保留率最高,三氯乙酸法的蛋白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丹参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进行了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显著影响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率。其次是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和水的比值1:20、提取时间4小时,乙醇浓度100%。[4]  相似文献   

16.
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其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91例深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6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局部疼痛缓解、发热消退、血象恢复、肿块消散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发热消退率、血象复常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但研究组疼痛缓解率、肿块消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病种阑尾周围脓肿、肌肉脓肿和术后腹部脓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芙蓉膏治疗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组病灶外敷芙蓉膏,对照组病灶外敷金黄散,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总体疗效、局部症状、单病种疗效,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疼痛缓解、肿块消散、功能恢复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单病种血栓性浅静脉炎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证有较好临床疗效,无明显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水提法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在60℃加10倍量水超声提取45 min,提取2次。结论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提取率高,节省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9.
芙蓉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40例浅表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被分为研究组(220例)和对照组(120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均匀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均匀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疮口愈合和全身发热消退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疮口愈合、发热消退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对肿块消散、红肿消退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单病种疖和疽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单病种痈和丹毒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局部毒性和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毒性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唇香草多糖含量在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在对料液比、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最佳提取工艺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唇香草进行多糖提取,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唇香草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40,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4 h,其含量在幼苗期最高。结论唇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不同生长期唇香草多糖的变化可为唇香草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