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特大地震后重灾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需求,确定救灾防疫工作重点和干预策略。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了解当地概况、历史疫情、卫生资源、震灾影响、群众安置、人畜尸体处理、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疾病监测体系、灾民与救援部队人员健康状况、卫生处置以及外部需求等,对灾区现场进行全面快速卫生学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表明,特大地震灾害后,平武县南坝镇生态环境被破坏;卫生资源受重创且运行困难;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蝇密度高;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存在较大隐患;疾病监测体系亟待建立;急需外部专业防疫力量的援助。结论特大地震灾区初始阶段,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与环境消杀以及完善的症状监测体系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舟曲灾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状况。方法随机按比例抽取15户,调查水源卫生防护,采集水样,检测水质,完善水源防护,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进行消毒。结果被调查水井合格率为80.0%;6.7%(1/15)的被调查水源氨氮(0.5g/L)、亚硝酸盐氮(0.03g/L)较高;13.3%(2/15)的水源有肉眼可见物;消毒后余氯含量平均为0.75mg/L(0.60~1.00mg/L),游离性余氯含量平均为0.53mg/L(0.40~0.70mg/L)。结论加强饮用水源卫生防护与洁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灾区居民自备井水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应急状况下为确保饮水卫生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通过5.12地震后极重灾区某乡生活饮用水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以评价饮水卫生状况和安全隐患,并对不同水源进行卫生检测。结果地震对灾区饮水卫生影响主要是感官指标,山区地区集中供水破坏后难以及时恢复,缺乏消毒措施是存在介水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安全隐患。结论应急状况下进行现场检测与评价尤为重要,我国需建立应急状况下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后汶川映秀镇居民卫生防疫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地震前和地震后15 d、30 d汶川映秀镇居民卫生防疫意识的变化,为开展震后群众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卫生防疫意识调查表,对灾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决定差异显著性. 结果:完成有效问卷121份.统计表明震后映秀灾民接受卫生宣教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0).理想的饮用水源由震前的山泉水和自来水转变为瓶装水和山泉水.认为粪便应该灭蝇处理的人比例显著上升(P=0.001).认为生活垃圾应该掩埋或焚烧的比例以及便后应洗手的比例都显著上升.当可能出现疫情时,选择提醒他人注意或积极上报的意识较震前显著上升(P=0.001).多数居民选择使用药物喷洒进行蚊蝇防制.对自身疾病关注度加大,等待医疗队送医送药或自己随意服药的意识加强. 结论:映秀镇居民在震后经过卫生宣教后卫生防疫意识较震前提高,但对医疗和消毒服务有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灾后防疫非朝夕之功,科学防疫是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震灾后传染病的流行受基础设施被破坏的程度、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源污染、病媒密度增加、环境卫生恶劣以及当地及输入性病原体是地震后消化道、虫媒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灾区防疫工作应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3个关键环节展开.同时应重视过度"消杀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灾民进行卫生教育和重建当地卫生防疫力量是长期控制疫病的关键.本文以映秀灾区防疫工作为基础,就目前灾后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10条建议,供后期防疫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导致人员大量伤亡,还会引起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是灾区人们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灾区,地震造成房屋、交通、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存条件受到极大影响,加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破坏,灾民大规模的转移和安置,大量外来救援人员的涌入,物品供应和后勤工作的中断或短缺,卫生服务条件恶劣,特别是用于传染病监测和报告、预警和反应的探测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使得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更加困难。本文主要描述地震灾区现场在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策略,包括通过快速评估灾区背景和人群面临的传染病风险因素,确定重点传染病和优先的干预策略;保持水源和环境卫生来预防传染病;加强灾民安置点和场地规划、营养不良的治疗和病例管理确保不发生传染病流行;建立和加强监测/预警和反应体系,确保及时报告病例,监测发病趋势,以便及时发现暴发并做出反应;采取重点人群免疫、病媒控制和个人防护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传递基本知识和信息,提高受累人群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农村卫生安全饮水工程、制定预防水性疾病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济宁市2005年至2007年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水性疾病的监测数据基础上,随机抽取三所乡镇中心小学五~六年级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水性疾病认知状况调查。结果济宁市肠道传染病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所占比例较高。农村居民中90.4%有喝开水的习惯,92.2%知道打井应远离污染源,87.3%能定期清洗盛水容器;54.6Voo和35.6%的农村居民和学生知道介水传染病病因,9.8%、4.5%知道饮食缺碘所导致的疾病,69.6%、46.7%知道饮水含氟过多导致疾病。农民获取饮水防病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报刊;96.5%农民、94.6%学生希望了解更多的水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结论农村居民具有较好的饮水卫生习惯,但对饮水防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居民和学生的饮水防病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中后期都江堰灾区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汶川大地震中后期灾区居民进行疾病调查及救援,探讨现代灾难救援的应对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地震5~30 d都江堰地区32 300人的发病情况,回顾总结救援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地震中后期以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轻微创伤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皮肤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消化系统以腹泻为主。此次救灾对皮肤病准备不足,缺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常见病药物储备。结论:在大地震灾害中后期应充分准备上述4大类药物,同时储备一定常见慢性疾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居民身心健康现况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5.12汶川大地震对受灾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汶川县及都江堰等重灾区受灾居民3006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受灾居民中高发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理精神系统和呼吸系统,患病率分别为62.16%和51.78%.而<14岁的儿童精神心理症状最为突出,患病率高达85%,消化系统患病率相对较低,仅为31.21%.结论 5.12汶川大地震对当地受灾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后灾民精神卫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状况,为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心理治疗提供方向和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川县两个受灾乡镇193个居民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灾民精神卫生损害相当严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受灾程度越大,精神损害程度越大,主要表现在压力加大、失眠以及生活不快乐等方面.结论 改善灾区灾民的精神状况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了解了灾区严重的精神损害情况后,应选择适当措施对灾区居民实施心理治疗,以恢复灾民的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1.
江燕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66-1467
目的了解梅州市桶装及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方法2005-2007年对本辖区生产和销售桶(瓶)装矿泉水、纯净水、饮用净水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和评价。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桶(瓶)装水样364份,合格297份,合格率为81、59%。各年度桶(瓶)装矿泉水、纯净水、饮用净水合格率比较,矿泉水合格率均达到100.00%,饮用净水合格率最低为74、53%。纯净水、饮用净水合格率分别由2005年的95.83%、90.63%,下降为2006年的75.93%、68.8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梅州市生产和销售的桶(瓶)装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饮用水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市民的饮水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玉春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7-1359
目的了解高碘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以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在150~300μg/L的3个高碘乡,监测8—10岁儿童尿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B超法)、居民饮用水碘含量、居民户盐碘含量。结果本次共应用B超检8~10岁儿童643人,甲状腺肿大47人,平均肿大率为7.31%。检测8~10岁儿童尿碘323份,尿碘中位数456.7μg/L。水碘39份,水碘中位数为256.4μg/L。居民户盐样320份,无碘盐率为78.4%。结论衡水市水源性高碘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过量,儿童甲肿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重点人群受高碘危害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改水及无碘盐供应管理,确保高碘地区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流动医院眼科疾病临床特点和收治经验,为严重洪灾医学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9月15日至2010年10月3日在流动医院就诊的眼科患者1 071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洪灾后眼科患者的疾病种类、病种分布情况、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并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1 071例患者中,男性421人,女性650人;年龄1个月~85岁,平均年龄31.56岁,以儿童及中青年妇女多见。其中有66.7%的病人是常见眼科疾病,如普通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白内障,屈光不正,老年性眼底病变等;20.1%的病人是眼部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麦粒肿,急性泪囊炎等。【结论】巴基斯坦洪灾后救援不同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历次的地震灾害救援,本次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为主。眼科疾病特点以感染性眼表疾病为主,救援前的药物及检查设备准备符合洪灾救援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引起此次腹泻爆发原因,以便采取措施保证饮水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方法抽检水样和病人肛拭子样本,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国标GB478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然后作分析。结果共检测121份样品,从病人肛拭子样本检出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但阳性率很低;采取消毒措施前的水源水、末梢水等水样微生物污染严重,井水检出粪大肠菌群,所有水样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结论深圳市此次腹泻爆发主要是由于水源水微生物严重污染引起,应加强对分散式供水水源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并增强居民对饮用水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后理县城区饮水简易消毒的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和评价自制简易加氯器在震后生活饮用水消毒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使用自制加氯器后管网末梢水余氯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 使用自制简易加氯器对理县城区3个主要蓄水池进行水质消毒,并通过滤膜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值,用余氯比色器跟踪监测末梢水余氯变化,评价自制简易加氯器对水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 在使用自制加氯器后,该地区饮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明显上升,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有偶然性检出.末梢水余氯波动较大,偶有低于国家标准情况发生.结论 简易加氯器能够对当地生活饮用水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但是大肠菌群仍偶有检出,余氯波动也较大.建议尽早安装适合当地的、能够根据水流量自动调节投放量的加氯装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讨四川重灾区和非重灾区地震后本地心理重建工作人员在地震生活事件冲击、情感关系以及地震后应对方式的差异性以及三者相关性。方法用生活事件冲击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地震与情感关系量表,对196名地震后四川灾区医疗机构抽调的心理重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灾区和非重灾区人群在生活事件冲击上和应对方式上没有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心理重建工作在生活事件冲击上和应对方式上亦没有差异,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地震与情感关系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有多项因子呈高相关(P〈0.01)。结论此次地震灾后重灾区和非重灾区抽调的心理重建工作人员受到地震这一生活事件的冲击较为一致,应对方式也都以倾向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地震作为生活事件对情感和应对方式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执行洪水灾害救援任务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救援经验及临床特点,为今后国际洪水灾害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8月28日至2010年9月13日在巴基斯坦流动医院就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625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疾病种类、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625例患者中,男性280人,女性345人,年龄6月至70岁,平均年龄18.64岁,以儿童及妇女多见。耳科疾病400人(64.0%),鼻科疾病85人(13.6%),咽喉疾病82人(13.1%),头颈外科疾病58人(9.3%)。其中中耳炎、慢性鼻炎、急性咽喉炎、头颈部感染性疾病常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达78%。【结论】巴基斯坦洪水灾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发病率高,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增多。由于灾区缺医少药,卫生状况较差,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援助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莲玉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403-1404,1407
目的 了解掌握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海南省18个市县375个监测点的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1 500份,合格550份,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结论 细菌学指标是影响海南省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消毒,加大对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的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采取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择碘盐食用率在90%以下和以上的乡村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8-10岁学生(283名)及其家庭(83户)的甲状腺肿大、尿碘、血色素、碘盐食用情况、饮用水碘含量及饮食习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和贫血率均在5%和2%以下,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3.1μg/L和192.7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碘盐食用率分别为52.4%和95.0%,有统计学意义(u=3.43,P〈0.05)。饮用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2.1μg/L和63.2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结论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居民的碘营养水平适宜,碘盐、饮用水碘含量和饮食习惯可能是影响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饮酒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控制有害饮酒行为的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2市4县1088名有饮酒行为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每天饮酒者达31.3%,饮酒频率≥3次/周者501人(46.0%);调查对象的饮酒频率和饮酒类型在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及年龄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有害饮酒率分别为92.2%,8.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害饮酒者的酒后不良行为反应率为78.8%,与非有害饮酒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北省农村居民饮酒行为普遍,饮酒频率高,有害饮酒行为流行严重,建议加强综合干预,减少因有害饮酒行为导致的社会和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