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与毗邻组织癌基因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特点及其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对92例胃癌与毗邻癌旁组织p53、Bcl-2、PCNA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胃癌组织p53、Bcl-2、PCNA表达在癌组织高于毗邻非癌组织。胃癌组织p53、Bcl-2、PCNA表达与胃癌分型有关。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而与胃癌分期和位置无关。胃癌组织p53和Bcl-2、p53和PCNA表达呈良好一致性。结论:癌基因p53突变增加,PCNA、Bcl-2过度表达在胃癌尤其在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三者生物学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Bcl—2及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抑癌基因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90例病人的PCNA、Bcl-2、P16蛋白表达情况,其中2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12例肠上皮化生,24例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性胃炎。结果: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PCNA指数呈递增趋,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cl-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型增生、肠上皮生化、胃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P<0.05)。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P<0.05)。结论: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p16基因表达低下,PCNA、Bcl-2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余珊  李琼珍等 《实用新医学》2000,2(12):1059-1061
目的:探讨PCNA、C-erb-B2、CA19-9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3项联合检测对胃癌的发生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同步检测30例轻度慢性浅表C-erb-B2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5例肠腺化生及50例胃癌组织切片,观察3项检测指标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阳性率。结果:PCNA、C-erb-B2、CA19-9在重度不典型增生、肠腺化生及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与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P<0.01,CA19-9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高中分化胃癌高于低分化胃癌,伴淋巴结、肝转移胃癌患3项指标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3项指标有良好协同性,且联合检测test在胃癌组织的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PCNA、C-erb-B2、CA19-9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3项指标过度表达提示胃癌患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导管浸润癌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35例乳腺导管浸润癌患者进行检测.结果:Bcl-2和PCNA蛋白表达均为68.6%;Bcl-2表达与癌组织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雌激素(E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正相关(P<0.01),与肿物大小无关;PCNA表达与癌组织分级及肿物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E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Bcl-2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Bcl-2高表达、ER水平高、PCNA表达低者生存期长、预后好,Bcl-2和PCNA可作为判定乳腺导管浸润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PCNA(增殖细胞抗核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表达+PCNA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Bcl-2和PCNA的表达,并研究该表达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既往慢性支气管、肺病病史等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Bcl-2表达+PCNA过表达复合出现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①Bcl-2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4/40)和755(30/40),其阳性率因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②Bcl-2和PCNA表达与鳞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③PCNA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既往病史(慢性支气管、肺病病史)相关(P<0.05)。④中分化-高分化肿瘤与低分化肿瘤的Bcl-2与PC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⑤Bcl-2表达+PCNA过表达复合出现,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Bcl-2、PCNA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病人的预后,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90例病人的 PCNA、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例胃癌组织 ,18例异型增生 ,12例肠上皮化生 ,2 4例萎缩性胃炎 ,16例浅表性胃炎。结果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中 Bcl- 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 (P<0 .0 5 )。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P<0 .0 5 )。结论 :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 p16基因表达低下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PCNA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肿瘤中Bcl-2、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PCNA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依次增强,差异显著。Bcl-2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强.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无关;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与组织类型无关;BCl-2、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原癌基因Bcl-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与肿瘤细胞增殖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p5 3、Bcl- 2、PCNA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随机选取 14 2例胃粘膜炎性增生及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活检组织标本 ,切片分别进行 HE染色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 L SAB法检查 p5 3、PCNA、Bcl- 2蛋白表达。 结果 :轻度不典型增生和炎性增生中无 p5 3表达 ,PCNA、Bcl- 2阳性表达率由炎性增生、异型增生到癌变逐渐增高 ,胃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 (炎性增生、轻度异型增生 ) ( P<0 .0 5 ) ,p5 3、Bcl- 2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与中重度异型增生间无统计学差异 ( P >0 .0 5 )。 结论 :胃癌前病变即有Bcl- 2蛋白的高表达 ,p5 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晚期标志之一。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p5 3、Bcl- 2基因发挥着既独立又协同的作用 ,中重度异型增生已具有癌变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中HIF-1α、PCNA及Bcl-2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后的乳腺癌石蜡标本组织中HIF-1α、PCNA、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HIF-1α与PCNA和Bcl-2表达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5%,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PCNA阳性表达率为76.67%,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成负相关;Bcl-2阳性表达率为61.67%,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成负相关,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成正相关。HIF-1α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无相关性,与Bcl-2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 HIF-1α、PCNA、Bcl-2的阳性表达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27、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1%、40.4%、83.9%。P27的表达与Bo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53表达与患性别、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PCNA仅与患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27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27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喉癌、喉癌前病变、喉良性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 PCNA的表达。结果 :PCNA表达在喉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增殖指数 ( PI)值及阳性单位 ( PU)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1 ) ,随病理上恶性度的增高 ,PCNA表达量增加。喉鳞癌 I级、喉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白斑的 PI、PU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喉粘膜 ( P<0 .0 1 ) ,但这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PCNA的表达量与喉鳞癌临床 N分期呈正相关 ,而与 T分期无关。PU值与病人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 P<0 .0 1 )。声带息肉部分病人 PCNA有阳性表达。结论 :喉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白斑病变具有高度恶变潜能。过量表达 PCNA的喉鳞癌病例细胞增殖能力强、分化差 ,易向颈淋巴结转移 ,预后不良。对 PCNA的检测临床上可作为喉癌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ER、C-erbB-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LSAB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作ER、C-erbB-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E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ER阳性率在Ⅰ级(16/20)和Ⅲ级(7/19)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级(16/20)和Ⅱ级(13/21),Ⅱ级(13/21)和Ⅲ级(7/1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表达率较高。(2)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3)PCNA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4)C-erbB-2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C-erbB-2、PCNA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不同类型的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出不同类型的胃癌17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查肿瘤细胞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不同类型胃癌PCNA的表达情况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PCNA的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增殖情况,与组织学类型有明显关系,可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PCNA和MRP的表达水平。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生存、年龄明显相关(P〈0.05)。PC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VEGF、PCNA和MRP在胃癌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EGF、PCNA、MRP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p53、Bcl-2在30例贲门癌、10例胃溃疡胃壁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灰度检测,并对胃壁上皮组织或癌组织中凋亡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和比较自胃远端切缘、癌旁至癌灶等胃壁组织中的变化,发现PCNA呈显著的增高趋势,癌灶组织中PCNA呈强阳性表达;p53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在癌灶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Bcl-2在癌旁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灶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在癌灶组织中显著降低。胃溃疡病灶边缘的胃黏膜组织PCNA呈阳性表达,p53呈阴性表达,Bcl-2呈弱阳性表达,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结论在非典型增生的贲门黏膜组织中,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均非常活跃,而一旦细胞凋亡受到严重抑制,即可导致贲门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2例胃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胃癌组织中有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二者阳性率分别为8125%和5625%。有4063%的胃癌组织同时有细胞凋亡和PCNA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及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二者的比值可能是判定胃癌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胃癌演变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胃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分布 ,探讨PCNA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3 1例胃癌、16例癌前病变 (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5例非典型增生 )中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PCNA表达高于癌前病变 (P <0 .0 5)。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 (P >0 .0 5)。结论 PCNA表达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早期分子生物学事件 ,检测胃癌细胞中PCNA的表达水平对判定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荣  张建兵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0,30(3):177-179,F0003
目的:研究小鼠双倍微体基因(MDM2)、P53及P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MDM2、P53及P21在6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9例胃癌组织中MDM2、P53及P2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4.93%、59.42%及36.23%,69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DM2、P53及P2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14%、0及89.86%,3种标记在上述2组中的阳性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DM2、P53表达阳性率在高级别组胃癌中高于低级别组(P〈0.05),P21表达阳性率在低级别组胃癌中高于高级别组(P〈0.05);P53及P21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MDM2、P53及P21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MDM2、P53及P21在胃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