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鸡内金来源于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是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良药。近几年来,中药市场上的鸡内金一直紧缺,市场价格从三年前18元/kg上升到25元/kg。不少地区医药市场上的鸡内金发生脱销,一些不法药贩乘机往鸡内金里掺盐、掺砂、掺糖和其他动物油脂,以牟取暴利、危害病人身体健康。鸡内金在中药材商品里属于“小三类”药材,一些医药经营单位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忽视了鸡内金  相似文献   

2.
阿胶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品种之一,药用价值颇高,应用范围广泛,是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紧缺畅销品种.自2011年起,阿胶价格开始暴涨,一举突破千元大关,继而又在2013~ 2014年连续两年暴涨至1500~1600元/kg,引起业界密切关注.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阿胶价格暴涨的内因与外因以及阿胶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为毛驴养殖和阿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阿胶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品种之一,药用价值颇高,应用范围广泛,是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紧缺畅销品种。自2011年起,阿胶价格开始暴涨,一举突破千元大关,继而又在2013~2014年连续两年暴涨至1 500~1 600元/kg,引起业界密切关注。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阿胶价格暴涨的内因与外因以及阿胶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为毛驴养殖和阿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30年沧桑 延胡索原是国家的40种统管商品之一。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产受挫,供不应求。1972年、1974年两次提升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收购价由1.6元(千克价,下同)升到3元,销售价4~5元(下同),比粮价高20倍,刺激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汉中也从浙江购种,发展延胡索生产。1977年全国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收购量117万kg,纯销售量87万kg。1978~1987年中药材市场开放初期,收购量142~200万kg,销售量124~180万kg,市场供应好转,价格基本稳定。1988年取消了奖售粮和票证政策,随后实行粮棉油议价,中药市场和外贸出口全面开放,价格随行就市,个体药商、药店、药材市场一涌而上,延胡索为热门货,市价升至8~10元。当年国营公司购进158万kg,销售234万k,库存524万kg。1989年购进71万kg,销售163万kg,库存502万kg。1990年购进142万kg,销售76万kg,库存500万kg,1991年出现严重积压,涨价风迅速崩溃,市场低迷。  相似文献   

5.
①蝎子。近几年全国几大药材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清水干蝎价格在550~600元/kg(下同);鲜蝎的价格夏季240~280元,冬季350~400元,养蝎仍然有利可图。②蜈蚣。近些年市场销售比较平稳,2003年春季几大药材市场的报价为12cm以上的干蜈蚣每条0.6元左右。③蚯蚓。目前干品售价30元。④蝉。近几年开始人工饲养。药材市场收购价25元左右。⑤水蛭。干品水蛭用量很大,全国每年用量在300吨以上,但目前每年捕捞的野水蛭干品只有100吨左右,严重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1999年每公斤干品60元。目前已上涨到每公斤150元以上。⑥刺猬。刺猬皮是中药材,肉也有…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药材公司提供的信息,近日广西边贸市场上曾一度紧俏、价格高昂的动物药材穿山甲(片),现已基本缓和,价格逐渐下跌,由原来500~600元/kg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近年来全草类药材白花蛇舌草在全国各大药市走动畅快,价格趋升。笔者在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上了解到,2007年该品上市货量明显少于往年,而入市求购该品的商家比往年增多,商品走势日益加快,特别是入冬后市场库存不足,价格步步走高。2008年元月初期商品供求出现缺口,价格升幅较大,现野生品统货成交价格已由前期的8~8.5元(千克价,下同)升至10.5~11元,水洗货由9—9.5元上扬到12—13元,家种品统货收购价由7.5~8元上升为10~10.5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涨幅均在60%以上。目前市场上货量不多,商品依然走畅,预计后市价格仍将看涨。  相似文献   

8.
1历史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厚朴每年的砍伐、调拨销售、收购价、销售价、造林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所以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20世纪60年代厚朴山林承包到户,1988年市场放开后的一系列毁灭性破坏,野生厚朴和人工造林基本砍光.基本不能形成野生厚朴商品供应.1987~1989年厚朴高峰时统货达25~30元(千克价,下同),1~2等厚朴最高达33元.1989年价格开始同落,降至8~9元.可以说从1989~2004年这15年时间厚朴价格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统货一直在9~11元左右,但2005年厚朴销价开始逐步同升.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日从江西樟树召开的第37届全国药材交易会上了解到,有9种中药材深受药厂药商青睐,市场走势畅快,价格幅大上涨。五味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家种品种上市不足,导致2006年商品供求出现缺口。自2006年入秋开始,该品药用量不断增加,市场走势偏畅,价格稳步上升。本届药交会商品成交快,统货价升为90~95元(千克价,下同),选货价涨至100~110元,与夏季价格相比上涨了12~13元。旱半夏由于荒山地被开垦利用和药农连年无节制采挖,使得一向主要靠野生资源提供的该品市场货源不断减少,导致近年库存不足。2006年相关制药企业加大了以其为原料的止咳化痰中…  相似文献   

10.
半夏价升10年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进入21世纪后,制药企业大量采用半夏生产新药和中成药,对半夏的用量逐年增长,价格连续10年上涨,一跃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据市场调查显示,半夏价格在2001~2010年的10年问连续上涨,引起业界特别关注。半夏价格缘何由2000年的15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2010年的110元?据了解,有多种因素造就半夏价格不断攀高,现剖析如下,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半夏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进入21世纪后,制药企业大量采用半夏生产新药和中成药,对半夏的用量逐年增长,价格连续10年上涨,一跃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据市场调查显示,半夏价格在2001~2010年的10年问连续上涨,引起业界特别关注。半夏价格缘何由2000年的15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2010年的110元?据了解,有多种因素造就半夏价格不断攀高,现剖析如下,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09年价格最高时的160元/kg,到现在的60元/kg,金银花这种曾经在"甲型H1N1流感"中一飞冲天的中药材在过去的一年中价格大起大落,不过这种价格暴涨暴跌即将成为历史。最近,国内首个中药材期货金银花正式在重庆农畜产品  相似文献   

13.
近期气温逐渐下降,市场人气日益趋旺。由于一年一度的全国药交会即将来临,为了备足货源,不少药材经营户开始组织人员到道地药材产地或交易场所进购商品,近日市场上各类商品数量有所增加。随着天气的转凉,滋补类药材走动转快,市场交易以小批量和零星为主,价格波动不大。参类药材历来是药交会成交量较大的品种,为了迎接全国药交会,经营户深入产地将大货调入市场,参类药材商品库存量不断增多,由于收购的商品干度不够,为了保证药材品质,近日有些人员将商品进行晾晒,目前各种规格商品有零星成交,价格稳定。2006年不少枸杞子经营户靠药交会销售获…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众多药材价格下跌情况下,土茯苓的价格却仍呈上升趋势,市场成交价达4元/kg。与家种药材川芎、茯苓,生地等价格基本持平,超出正常价格比例的三倍多。 土茯苓属三类小药材,在治疗风湿病和性病方面  相似文献   

15.
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种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称作“松贝”和“青贝”,后者称作“炉贝”或“知贝”。 川贝母分布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省区的高寒山区和草原,均为野生。因家种品尚不能提供商品、资源逐渐减少,价格长期高居不下,松贝达200~250元/kg,青贝达150~170/kg,炉贝也达100元/kg。  相似文献   

16.
1 巴戟天的走势 巴戟天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曾是我国市场走势疲软,价格跌入低谷的中药材。但是到了90年代的中后期因生产滑坡,上市量减少,库存空虚,市场上的销势便出现了转机,以后多年销势一直看好,价格步步登高。1994年产地市场销价还只是10~11元(每公斤价,下同),到了2000年便上升至28~32元,6年时间升幅为180%~190%,平均年升幅为30%~31.6%。进入2001年,在20世纪最后几年市场上走势一直加快的巴戟天,则开始变慢,价格也连续下跌,2001年1~3月份便下跌至25~28元,4~7月份续跌为21~23元,8~9月份再跌至18~20元。在短短的9…  相似文献   

17.
1历史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厚朴每年的砍伐、调拨销售、收购价、销售价、造林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所以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20世纪60年代厚朴山林承包到户,1988年市场放开后的一系列毁灭性破坏,野生厚朴和人工造林基本砍光。基本不能形成野生厚朴商品供应。1987—1989年厚朴高峰时统货达25—30元(千克价,下同),1—2等厚朴最高达33元。1989年价格开始回落,降至8-9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4):58-58
冬虫夏草是名贵药材,消费者多用其煲汤、泡酒、胶囊、配药。由于冬虫夏草资源限制,价格高居不下,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质量稳定、鉴别手段先进、品牌古老的同仁堂售价36万元/kg,  相似文献   

19.
涨11红花因今年欠收,已升为85-90元/kg。川麦冬虽产新不久,但货源紧张,已由22元升为24元/kg。旱半夏资源渐少,采挖费工,巳升至32-36元/kg。蔓荆子因其产量下降,库存不足,野生资源被破坏等原因,售价节节攀升,现已达19-22元/kg。鸡骨草因野生资源锐减、工业需要量增多、配方用氧剧增等原因,其价格持续上扬,达16一旧元/kg。O天花粉因外贸出口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其产地销价巳达10一门元/kg。O葛根因外贸出回看好,商家吸货增加,葛根销势看好,价格已上涨至7-8元/kg。;上贝母因市场货源紧缺,现价格扬升一一g30…  相似文献   

20.
春节临近,入市购买药材的人员日渐增多,本期市场上滋补类和香料类药材商品交易显得较为活跃,小批量零星交易走快。丹参、板蓝根、白术等大宗品种交易量明显上升,价格有上扬之势,一些冷背品种如重楼、香薷草、皂角等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现将部分地产果实子仁类药材行情走势点评如下:枳壳江西是主要产区,历年年产量均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主产于本省的中南部,其中樟树、新干、新余、吉水、高安、峡江、安福、万载、永新、吉安等市县拥有大型的GAP生产基地。地产枳壳以其皮青肉厚的品质深受药厂、药商的青睐,因此,前些年商品走动比较顺畅。进入2003~2004年,随着产地种植面积增加,枳壳产量逐年上升,加上受湖南、湖北等地枳壳价低的影响,江西枳壳价格开始逐步下滑,统货成交价陆续降至6~6.5元(千克价,下同),低谷时只有5元,产地药农因收入不佳于是放松了对枳壳树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砍伐树木改种其它作物,由此导致枳壳面积逐步减少,产量也逐年下降。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产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枳壳采摘量明显减少,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制药企业对枳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2006年因货源减少价格开始回升。2007年枳壳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