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心肌声学造影(MCE)的心肌微循环定量分析系统,对实时MCE图像进行处理,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心肌供血区内心肌血容量、血流速度、血流量以及三者的心内、外膜层跨壁梯度等冠脉微循环临床诊断指标,能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实现了实时MCE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超声二次谐波声面声学造影评价冠脉的微血管血流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获取冠状动脉血流变化所致的心肌灌注类型,以了解冠脉的微血管血流灌注变化。方法:36人先后完成冠状动脉影,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利声显(Levovist),通过超声二次谐波技术获取心肌灌注图像,按心肌灌注积分指数将病人分为三组。结果:三组病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肌灌注积分指数明显差异(P<0.001),冠状动脉狭窄波<75%者,病人心肌灌注多为正常,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灌注异常。8例完全阻塞的冠状动脉有不同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表现为不同的心肌灌注类型。结论: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是反映心肌灌注的有效方法,能够反应冠状动脉血流的改变及微循环结构的完整性变化,从而弥补冠状动脉造影仅能显示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而无法观察毛细血管水平的心肌灌注之缺限。当心肌灌注不良时,MCE能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但要注意侧支循环对心肌灌注之影响,可影响对冠脉病变程度判断的精确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某支冠脉病变时,MCE心机灌注有助于评价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顿抑心肌微循环改变及机制。方法 :制备左前降支冠脉(LAD)阻断不同时间 ( 15和 60min)后再灌注 2h犬心肌顿抑模型 ,在不同观察时间点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 ,计算心肌视频密度峰值(PVI)、MCE曲线上升斜率 (α)和曲线早期下降斜率 ( β) ,分别代表心肌血流灌注量、灌注速度和排空速度。测定相应时间点冠状静脉窦血乳酸浓度。结果 :⑴心肌顿抑早期PVI显著增高 ,1h后恢复至结扎前水平 ;⑵再灌注期顿抑区与正常区PVI比值、α比值、β比值显著高于LAD结扎前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比值逐渐回降 ;⑶再灌注期冠状静脉窦血乳酸浓度明显增高。结论 :心肌顿抑早期心肌微循环处于“高动力”状态 ,血流灌注增加与排空加快并存 ;顿抑心肌缺氧代谢加强 ;心肌内微循环短路可能是心肌顿抑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后的心肌微循环。方法选择20例AMI患者,在择期PCI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声诺维(SonoVue)静脉注射,行间歇触发、二次谐波MCE检查,应用声学密度分析软件(AD)定量测定心肌微循环内造影剂的声学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治疗前梗死相关节段的PI、AUC明显低于正常灌注节段(P<0.001);择期PCI治疗后梗死节段的PI、AUC仍明显低于正常节段(P<0.001),但较PCI前明显升高(P<0.001),校正后的PIr、AUCr亦明显升高(P<0.001);而正常灌注节段的PI、AUC在PCI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CE可定量评定A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择期PCI可改善AMI患者梗死节段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心肌声学造影是当前超声心动图学的国际研究热点。本文设计的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 CE)定量分析软件系统,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正常、缺血、梗死、存活心肌区域内微血管血流量、血容量、血流分布和血流储备等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动力学临床诊断指标,从而使M CE上升到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新水平。本文软件系统的设计完全遵从D ICOM国际标准,可无缝接入PACS系统。  相似文献   

6.
冠脉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的研究证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功能与冠脉微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积极的冠脉再通治疗使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大大改观,但冠脉血流储备的恢复仍不理想;积极的抗高血压治疗虽能减低总死亡率,但对致命性心肌梗塞却几乎没有影响,且合并心肌肥厚者更易  相似文献   

7.
合理考虑心肌内有代表性的血管网,选用实测主动脉压和左心室腔压作为输入数据,建立了一种适于研究左心室壁心肌血流动力学机制的模型,能够同时仿真冠脉系统的动、静脉及微循环血流。在预测心肌灌注时相分布接近现有结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心肌血流与血管床阻力的灌注压依赖性。结论有助于理解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体外反搏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经导管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测定微栓塞后冠脉血流储备及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2只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急性期(基础、微栓塞后2 h、6 h)及慢性期(基础、微栓塞后1周)冠脉血流储备和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测定血清中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结果:急性期冠脉微栓塞后冠脉血流储备在基础、微栓塞后2 h、6 h分别为2.10±0.60、1.40±0.10及1.10±0.10(微栓塞后2 h及6 h与基础相比,均P<0.01),慢性期实验中,冠脉血流储备在微栓塞前及微栓塞后1周分别为2.03±0.43及1.58±0.22(微栓塞后1周与基础相比,P<0.05)。但前内侧和后内侧心肌血流量以及它们的比值在微栓塞后没有显著变化。测定血清ET-1浓度显示微栓塞后2 h开始升高,但只有微栓塞后6 h较基础有明显增加(P<0.05),微栓塞后6 h及1周心脏标本NBT染色均未见梗死灶。结论:冠脉微栓塞后冠脉血流储备呈现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这种变化与内皮功能变化一致,冠脉血流储备和心肌血流量变化不同步。  相似文献   

9.
001严重冠心病病人静态心肌灌注减少时的残余冠脉储备[英]/Parodi0…//Circulation.-1993,87.-330~344已有实验证明,尽管静态心肌灌注减少,仍持续存在血管壁舒张储备。本实验旨在证明静态心肌灌注降低是否预示冠脉储备(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脉冲响应分析评价心肌微循环的价值。方法数字血管造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系统 ,分析视频时间密度曲线 ,测定造影剂平均通过微循环时间倒数(Tmicro -1),作为评价局部心肌微循环灌注指标。结合定量冠脉造影(QCA)、计算机测量冠脉血流速度并计算冠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价冠脉狭窄和介入治疗前、后心肌微循环和大小循环动力学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随着近段冠脉狭窄MLD缩小 ,Tmicro-1 减少 ;PCI治疗后 ,随着MLD增加 ,Tmicro -1增加 ,两者之间呈良好相关(r=0.87,P<0.001)。示意Tmicro -1可作为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后 ,随着狭窄MLD增加 ,Tmicro-1 和CFV、Rcor均得到一致改善 ,但PCI前Tmicro-1 与CFV之间并非线性相关(r=0.18,P>0.05) ,可能与大、小循环之间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有关 ,但Tmicro -1更能反应局部心肌灌注。结论QCA结合Tmicro -1、CFV等定量指标 ,有利于提高常规冠脉造影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相结合、大(体循环)、小(微循环)循环相关联的综合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活体心脏微循环的观测方法 ,研究猪体外循环围术期冠状微循环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小型猪 12头建立体外循环 ,心脏停跳 45min ,再灌注 12 0min。以右心耳的心外膜作为微循环观测窗。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心脏停跳前、主动脉开放后 5、3 0、60和 12 0min六个时间点 ,用接触式显微镜连接在电视监测器屏幕上观测冠状微血管形态和微血流的动态变化 ;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心肌微区灌流量。结果 :猪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后 5~60min ,冠状微动脉口径较缺血前显著缩小 (P <0 .0 1) ,微血管中出现搏动性颗粒状血流 ,并有血浆与血细胞分离现象 ,提示有明显的红细胞聚集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再灌注 5~ 3 0min ,心肌微区灌流量亦较缺血前下降 (P <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出现了冠状微血管痉挛、微血流瘀滞和心肌微区灌流量的下降 ,冠状微循环障碍与体外循环术后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受压迫时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11例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患者运用冠脉内多普勒检查即刻测定冠脉前降支的血流储备与28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11例心肌桥患者均有心绞痛病史,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中段8例、中远段3例),收缩期及舒张期冠脉狭窄分别为(79.3±7)%和(13.7±3)%,血流储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1±0.5和3.6±0.7,P<0.01)。结论心肌桥患者血流储备降低可能是患者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心脏疾病病理生理研究重心已由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病变逐步向冠状动脉微循环(CMV)功能改变转移,心脏X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的无复流和慢血流现象等的CMV受到更重视。随着诊断设备技术的进步,CMV评价出现了一些新方法。目前主要有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分级技术(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超声技术(心肌声学造影、冠状动脉血流超声显像、瞬测血流量技术等)、PET、心脏磁共振显像(CMR)、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细胞学等;未来评价CMV将呈现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及影像学等多学科融合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循环障碍型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临床有明确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表现,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28例病人发生心肌缺血的原因。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法行冠脉造影。造影前、后及治疗后查心电图、甲疑微循环并进行对照。28倒造影前、后均有明确的心电图缺血表现,甲壁微循环显著异常,但冠脉造影正常。微循环异常主要表现为管襻数减少、红细胞聚集、白色微血栓、微血流流速显著减慢、管襻周围渗出及乳头平坦。用血管扩张剂有暂效,用蝮蛇抗栓酶疗效好,红细胞聚集和白色微血栓消失、微血流流速加快、流态改善、襻周渗出吸收,心绞痛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缺血表现也有不同程度好转。微循环障碍可引起心肌微循环系统的供血障碍,其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本相似,但对心肌供血障碍的部位不同。此型心肌缺血的起因是微循环,尤其是微血流障碍导致微循环系统气体与物质交换受阻,造成心绞痛、心电图缺血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阻塞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供血障碍部位、治疗措施等完全不同。故我们暂称为“微循环障碍型缺血性心脏病”。建议在有关的国际、国内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中,补充人“微循环障碍型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标准。  相似文献   

15.
心脏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高度依赖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与心脏非肿瘤性占位病变的鉴别以及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能力有限.造影超声心动图利用微气泡进行血流示踪,能使心脏占位显示得更为清晰,提高了超声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心肌声学造影技术(MCE)还能观察占位内部的血供情况,从而有助于定性诊断心脏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脉微循环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渝成 《中国微循环》2009,13(6):457-460
冠心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尽快实现心肌再灌注是救治冠心病的关键,但是经皮穿刺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和冠脉搭桥术后有25%的病人在心外膜梗塞动脉开放后,并未实现组织水平上的心肌再灌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冠脉微循环改变在冠心病发生、发展、救治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状动脉微栓塞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20%,不仅导致“慢血流”(slow flow)或“无再流”(no flow),更为重要,它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主要原因,是A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心肌微循环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出现打破了以往对心脏疾病认识的局限,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肌声学造影是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的新技术,有望成为该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简要综述心肌声学造影的作用机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概念以及心肌声学造影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脉造影脉冲响应分析评价心肌微循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冠脉狭窄病人心肌微循环和冠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数字血管造影脉冲响应函数的原理 ,分析视频时间密度曲线 ,测定造影剂平均通过微循环时间倒数(Tmicro -1) ,作为局部心肌微循环灌注指标。结合定量冠脉造影 (QCA)、计算和测量冠脉流速并计算冠脉阻力 ,为研究心肌微循环和冠脉循环动力学提供定量指标。结果随着近段冠脉狭窄最小腔径 (MLD)缩小 ,Tmicro-1 减少(P<0.001) ;PCI治疗后 ,随着MLD增加 ,Tmicro-1 增加 ,两者之间呈良好相关 (r=0.87,P<0.001)。示意Tmicro-1 可作为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定量指标。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后 ,随着狭窄MLD增加 ,Tmicro-1 和冠脉流速、冠脉阻力均得到改善 ,但PCI前Tmicro-1 与冠脉流速之间并非线性相关(r=0.18,P>0.05) ,可能与大 (体循环 )、小 (微循环 )循环之间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有关 (如侧枝循环 )。结论利用数字血管造影脉冲响应原理 ,测定Tmicro -1作为评估近端冠脉狭窄局部心肌微循环的定量指标 ,结合定量冠脉造影、冠脉血流动力学定量指标 ,有助于提高常规冠脉造影解剖和生理、大 -小循环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冠脉舒张功能不全的最早期表现是冠脉储备的下降。以往研究发现,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以及有心绞痛症状(包括微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均有冠脉储备的下降,降压治疗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冠脉储备,增加冠脉血流灌注,减轻心绞痛症状。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