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及其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及其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p2 7的关系。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 (DM )模型 ,分别予正常蛋白 (蛋白占饲料重量的 10 % ,NPD组 )、低蛋白 (蛋白占饲料重量的 5 % ,LPD组 )、α 酮酸 +低蛋白 (蛋白占饲料重量的 5 % ,其中α 酮酸提供1%的蛋白 ,LPD +α KA组 )饮食治疗 8周。蛋白印迹 (Western杂交 )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 7蛋白水平 ,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 (ECM )蛋白 (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 )和尿白蛋白 ,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小球面积。结果 各组DM大鼠肾小球 p2 7水平及ECM蛋白水平均增高 ,尿白蛋白排泄增多 ,肾重 /体重比例增高 ,肾小球面积增大 ,但LPD组及LPD +α KA组大鼠的变化较NPD组轻。LPD +α KA组肾小球p2 7水平 (8.6± 2 .3)较LPD组 (11.1± 3.6 )显著降低 (P <0 .0 1) ,ECM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 ,尿白蛋白排泄减少更明显 (P <0 .0 1) ,DM大鼠肾重 /体重比例下降更显著 (P <0 .0 5 ) ,肾小球面积进一步减少 (P <0 .0 5 )。DM大鼠肾小球 p2 7水平与肾重 /体重比例呈直线相关。LPD组、LPD +α KA组和NPD组间的血糖水平及血白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α 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可能通过降低肾 相似文献
2.
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和尿白蛋白。结果:DM 8周大鼠肾小球P27水平增高,ECM蛋白水平增加,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增高。槲皮素灌胃8周显著降低DM大鼠。肾小球P27水平(10.6±3.1 vs 18.5±4.3,P<0.01)和ECM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17.62±3.02)vs(39.62±3.68)μg/24 h,P<0.01],降低DM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值(11.35±1.76 vs 14.87±2.02,P<0.01)。槲皮素不改变DM大鼠血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P2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症状。 相似文献
3.
氨基胍通过降低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水平减轻高糖培养系膜细胞肥大程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氨基胍(AG)减轻高糖培养系膜细胞(MC)肥大程度与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Western 印迹方法测定MC裂解液P27水平,[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及[3H]亮氨酸([3H]Leu)掺入方法测定MC肥大情况.结果:同正常糖(100 mg/dl)培养相比,高糖(450 mg/dl)培养MC中P27水平增高(P<0.01),MC肥大;[3H]Leu掺入增加及[3H]TdR掺入降低(P<0.01);AG(0.25 mmol/L)降低高糖培养MC中P27水平[(2.5±0.6 ) vs (4.0±0.8),P<0.05],使MC肥大程度减轻;[3H]leu掺入降低,[(3 426±532) vs (4 652±309) cpm/孔,P<0.01],[3H]TdR掺入增加[(1 233±69) vs (543±27) cpm/孔,P<0.01].结论:AG可能通过降低高糖培养MC中P27水平减轻MC肥大程度.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低蛋白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它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疾病。在我国糖尿病肾病也日益增多,因而必须重视其防治。低蛋白饮食(LDP)在DN的综合治疗中是重要的一环。下面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糖尿病肾病低蛋白饮食治疗做一综述。1低蛋白饮食(LDP)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肾瘸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已是导致终末期肾脏衰竭的首位疾病.在终末肾衰病例中约占30%~40%。目前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是显上升。因此,必须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6.
1 背 景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之一。大量研究显示低蛋白饮食可延缓肾衰的进展,多数研究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衰病人中进行,而占少部分的糖尿病肾病没有单独报道,并且低蛋白饮食很少在糖尿病的常规治疗中应用。由于肾损害的原因不同,其对低蛋白饮食的反应不同,因而糖尿病中低蛋白饮食的应用是否有效,应基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2 目 的 评价低蛋白饮食是否能减慢或阻止糖尿病肾病进入肾功能衰竭的进程。3 检索策略 采用Cochrane协作评议组检索策略来检索论文。本分析并非严格限于随机对照研究,患者试验 相似文献
7.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1和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肥大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肥大,其调控最终发生在细胞周期水平上。p21是已知的具有最广泛激酶抑制活性的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与早期DN肾脏肥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DN的发生、发展。对此深入研究为DN的防治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低蛋白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2 0例 ,分别给予正常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和低蛋白饮食。结果 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改善肾功能 ,稳定病情 ,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疗效显著。结论 低蛋白饮食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间歇性低蛋白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日蛋白质的量以标准体重的每千克0.6g计算,每隔3天为0.8g,设计个体化食谱,严格按标准执行6个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营养状况。结果营养干预后患者尿素氮、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营养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间歇性低蛋白饮食可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营养不良,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如何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已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疾病,在终末肾功能衰竭病例中约占30%-40%,近年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显著上升,因此,必须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在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Thy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MC)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胸腺细胞抗体制成Thy1肾炎模型,Western印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 RT-PCR方法测定肾小球P27 mRNA,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Thy1肾炎第1天P27水平即有明显下降,第3天(MC增生最为明显)P27水平最低,第5天(MC增生开始消散)P27水平有所回升,提示P27水平与MC增生程度有关;Thy1肾炎第3天肾小球P27 mR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均升高(P<0.01),在第3天达峰值,第5天略有回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P27水平下降可能在Thy1肾炎MC增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降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槲皮素改善糖尿病肾病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p2 7的关系。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 (DM )模型 ,分为DM +Qu组 ( 6只 )及DM组 ( 6只 ) ,分别给予槲皮素 10 0mg·kg-1·d-1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8周 ;对照组 (正常大鼠 6只 )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8周。采用蛋白印迹 (Western杂交 )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 p2 7蛋白水平 ,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 (ECM )蛋白 (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 )和尿白蛋白。结果 DM组大鼠肾小球 p2 7水平为 18.5± 4.3 ,尿白蛋白排泄为 ( 3 9.62± 3 .68) μg/ 2 4h ,肾重 /体重比例为 ( 14.87± 2 .0 2 )× 10 -3,均较其他 2组明显增加 ,ECM蛋白水平也较其他 2组明显增加。与DM组相比 ,DM +Qu组肾小球 p2 7水平 ( 10 .6± 3 .1)、ECM蛋白水平、尿白蛋白排泄 [( 17.62± 3 .0 2 ) μg/ 2 4h]及大鼠肾重 /体重比例 [( 11.3 5± 1.76)× 10 -3]均明显降低 (P <0 .0 1) ;DM +Qu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 p2 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L-13,ET-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膜表达细胞周期负控p27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IL-13(10ng/ml,100ng/ml),ET-1(10-7mol/L),甲基强的松龙0.5μg/ml,肝素钠100mg/L和200mg/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7表达水平.结果IL-13 10 ng/ml组和100ng/ml浓度组p27表达为(46.74±3.25)和(23.8±2.56),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P<0.05),两浓度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ET-1刺激14h和18h后p27的表达分别为(14.76±1.49)和(12.18±1.3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5).甲基强的松龙48h及72 h p27表达为(9.9±1.01)和(9.12±0.9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肝素钠100mg/L和200 mg/L浓度p27的表达分别为(26.94±1.23)和(28.04±0.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表达水平不同.p2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STZ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Sorbinil组、糖适平+洛汀新组和正常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小球,分别测定各组肾小球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细胞浆PKC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膜PKC活性显著升高。用两组西药治疗后,洛汀新+糖适平组无明显改善.而Sorbinil组可显著提高细胞浆PKC活性、降低细胞膜PKC活性。结论 Sorbinil可通过改善多元醇代谢而降低PKC活性,同时,亦或存在其它途径如直接对PKC的抑制作用等等。Sorbinil通过调节多元醇代谢等途径间接或直接降低PKC活性,是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影响,来探讨氯沙坦(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和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DL组).于24周后,筛洗肾小球,提取肾小球胞浆和胞膜蛋白,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同时测量血、尿肌酐和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D组胞膜PKC的活性、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Ccr、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氯沙坦治疗后,DL组胞膜PKC的活性、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Ccr、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下调肾脏PKC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卡托普利对糖尿病(DM)大鼠不同阶段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STZ-DM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及卡托普利治疗组2、4和12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C同工酶在肾小球细胞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胰岛素治疗使DM大鼠的高血糖和多尿得到明显控制,并使已经升高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下降,减轻了肾重/体重的增加。卡托普利治疗12周显著降低了DM大鼠尿蛋白排泄率和肾重/体重。在肾小球细胞内,PKCα在DM发病2、4和12周时表达显著上升(P<0.05);PKCβⅡ在DM发病2周时表达明显下降(P<0.05),4和12周时恢复正常。胰岛素、卡托普利明显抑制了2和4周组DM大鼠肾小球PKCα的表达以及4周组DM大鼠PKCβ2的表达(P<0.05);卡托普利使12周组DM大鼠肾小球PKCα、PKCβ2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卡托普利通过调节DM大鼠肾小球细胞PKCα和PKCβ2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P2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P21WAF1、P27KIP1表达情况,分别观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结果:P21WAF1、P27KIP1阳性率及在阳性病例中的阳性细胞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部分病例,经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两种蛋白有阳转或表达增强现象,治疗前后两种蛋白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21WAF1、P2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减低,可作为其化疗疗效的分子学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