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外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理及诊断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脑外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 结果血肿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13例、远隔型18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13例,硬膜外17例、硬膜下9例、脑室内1例,17例术后硬膜外血肿有12例可见颅骨骨折,13例脑内血肿12例术前CT扫描发现血肿发生部位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血肿发生在术后24h内22例.24~72h 12例、72h以上6例. 结论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脑血管麻痹、低血氧症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影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 ,就影响后颅窝血肿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恢复良好 41例 ,中残 8例 ,重残 5例 ,死亡 6例 ;统计显示术前GCS≥ 9分、血肿量 <3 0ml、单纯硬膜外血肿及伤后 3h内及时手术者效果良好 ,而GCS <9分、血肿量 >3 0ml、后颅窝其他类型血肿或并有幕上对冲伤、伤后 3h以上手术者预后较差。结论 术前GCS评分、伤后手术时间、血肿量、血肿部位及有无合并其他颅内损伤等因素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 ,提示对此类患者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并注意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及时处理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类型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方法的经验体会。结果恢复良好15例(75%),中残2例(10%),重残1例(5%),植物状态1例(5%),死亡1例(5%)。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及术后的合理治疗可以降低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的主要分布部位对病例进行分组,不同类型血肿在不同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手术,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处理。着重探讨不同血肿类型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72例全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19例(26.4%),中残23例(31.9%),重残或昏迷状态22例(30.5%),死亡8例(11.1%)。结论 颅脑损伤急性颅内多发血肿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就影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恢复良好21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统计显示术前GCS>9分,血肿量<30ml。单纯硬膜外血肿及伤后3h内手术效果良好,而GCS<9分,血肿量>30ml,后颅窝其他类型血肿或并有幕上对冲伤,伤后3h以上手术者愈后较差。结论术前GCS评分,伤后手术时间、血肿量、血肿部位及有无合并其他损伤等因素有显著影响,提示对此类患者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注意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及时处理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颅后窝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与临床预后,对影响颅后窝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56例患者,依据格拉斯哥临床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39例(4~5分),预后不良17例(1~3分),其中中残8例,重残4例,死亡5例。统计学分析外伤性颅后窝血肿预后与血肿部位、血肿量、GCS评分及伤后手术间期等因素相关,单纯颅后窝硬膜外血肿、血肿量少、入院时GCS评分高、以及伤后手术间期短患者预后较好。结论早期诊断、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并早期手术,有利于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谭强  胡斯聪 《微创医学》2004,23(5):600-60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部位、容积、类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颞部外伤的死亡率最高,头部多部位外伤的死亡率大于单部位.②颅内血肿容积与死亡成正比,血肿大于60 ml,死亡率明显升高.③硬膜下血肿常会并脑挫伤,脑肿胀死亡率高于单发血肿.结论颅内血肿CT检查在提供临床手术参考及预测病人预后情况方面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所遇20例开颅证实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颅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并不困难,在治疗上,积极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还应加强综合治疗改善脑缺血、缺氧及微循环.结论:在脑外伤迟发性血肿中,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或皮层血管、桥静脉断裂可导致不同类型血肿、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针对2006年1月2013年6月发生的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1例采取保守治疗,6例均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除1例呈中度残疾,其余5例均恢复良好。结论注意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及时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颅内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颅内再次继发血肿.结果 本组62例继发颅内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颅内压骤减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诊治的10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调查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和血肿量以及CT检查,探讨了钻孔冲洗引流及开颅清除血肿的疗效.结果该组病例50岁以上占67.0%,中位病程4.5周,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乳头水肿仍是最常见表现.头颅CT检查提示大多数慢性硬脑膜血肿的CT密度较低,和引流的液态血性液体相一致.92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方法,其中85例愈合过程平稳,另7例予以再次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血肿;其余1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9例恢复平稳,另2例遗有轻偏瘫和不完全性运动失语.结论经颅钻孔冲洗引流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部分液化不佳的多房分隔型血肿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T平扫判断急性硬膜外血肿"漩涡征"的影像学意义与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共42例,根据颅脑CT有无漩涡征分为:涡旋征组22例,非涡旋组20例。及时对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病死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8.28,P0.05)。结论 CT平扫对于检查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意义重大,若显示"漩涡征"应对患者尽早行急诊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李冰  申明峰  刘永生  姚宏伟 《中外医疗》2011,30(15):40-41,43
目的 探讨交通伤所致基底节区血肿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交通伤所致基底节区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基底节区血肿11例,复合性基底节区血肿44例.单纯脑部外伤者40例,合并其他脏器及肢体报伤者15例.手术治疗37例,其中9例行钻孔或锥孔血肿引流术;8例行脑室血肿引流术,2例同时行钻孔和脑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9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其中男616例,女370例,平均年龄44岁。立即手术者455例。临床观察中发现颅内血肿或脑疝而进行手术者340例。21例术后1~3天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再次手术。文章就临床观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为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对烦躁不安者应进行动态分析,并强调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术后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最后提出了定期CT随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2周左右B超检查发现子宫切口处低回声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块,提示子宫切口血肿。其中16例患者经抗感染、促宫缩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1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原因有多种,B超检查能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辅以中药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近年收治的8例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确病因,MRI检查多表现为椎管背侧梭形或条索状占位影,其中4例位于胸椎,2例位于腰椎,颈椎2例,范围2~5个椎体。确诊后尽早行椎板减压及血肿清除术,起病24小时内手术的7例恢复良好,另1例因误诊致发病后50小时才手术,疗效不佳。结论MRI是确诊本病的可靠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覃惠洵 《西部医学》2013,25(1):93-95
目的探讨脑出血24小时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住院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头颅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25例)及非血肿扩大组(77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检查资料及头颅CT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4.51%。患者的性别、年龄、收缩压、Glasgow评分、NHISS评分、空腹血糖、血肿形态、出血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性别、年龄〈60岁、血肿形态、出血量〉32ml、NHISS评分〉20分及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为影响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女性、年龄≥60岁以及血肿形态规则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出血量〉32ml、NHISS评分〉20分及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可能是影响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表现。结果28例中12例位于颈段,5例位于胸段,11例位于腰段。血肿累及1~11个椎体高度,平均3.5个椎体高度。血肿呈短T、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1者8例,呈等T1、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者16例,呈等短混杂T1、短T或短长混杂T信号者422例。血肿在T1WI上均与脊髓间有低信号线相隔,T2WI上与蛛网膜下腔间有低信号线相隔者12例,不明显者16例。结论MRI对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显示,明确范围及对脊髓受压损伤程度等有明显优势,是目前评价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及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5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损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23例病人采用手术治疗,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17例痊愈,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结论:早作头颅CT扫描、早诊断、早手术,术中充分减压、止血、避免横窦二次受压和注意对冲性损伤,是提高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 CC  Yu R  Wang ZG  Xu SJ  Xu GM  Liu YG  Zhang Q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746-748
目的 探讨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EICH)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CEICH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51岁,平均29.3岁.22例患者均进行了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血肿包膜治疗.术后随访1~20年.结果 CEIC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22例中18例恢复良好,3例偏瘫,1例因再次出血死亡.术中诊断及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CEICH.结论 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显示脑实质内血肿样表现是CEICH的诊断要点.治疗应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