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应用Epley法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联合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有效率为95.35%、100%、100%(痊愈率为100%),而对照组同期为81.82%、88.64%、93.18%,14天时为93.18%。结论应用Epley法联合药物治疗后半规管BPPV,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后半规管BPPV。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类型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变位试验确诊BPPV的类型,并对于不同的耳石症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即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法,无效的患者改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结果 76例为后半规管性BPPV(77.6%),16例为水平半规管性BPPV(16.3%),5例上半规管性BPPV(5.1%),2例为混合性BPPV(2.0%).耳石复位法总有效率92.9%.结论 BPPV耳石复位在临床上非常有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手法复位治疗高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门诊78例诊断为BPPV的高龄患者(年龄≥80岁),其中58例患者采取了个体化手法复位,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Epley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法或联合乳突震荡法.20例拒绝手法复位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作为复位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9个月后比较两组BPPV复发率.结果 治疗1周后,复位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P< 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9个月后内,复位组出现BPPV复发10例(17.2%),对照组有19例(95.0%)其BPPV持续存在或复发.在复位组,经1次复位治愈者其BPPV复发率(9/29,15.5%)明显高于经2次复位治愈者(1/23,4.3%)或≥3次复位治愈者(0/6,0%)(x2=7.796,P< 0.05).结论 有些高龄BPPV患者虽不适宜常规复位手法,但可采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其效果优于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多次手法复位可明显降低BPPV复发率.手法复位方法简单,花费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对189例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的不同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进行治疗,并于1周后复查,随访3个月.结果: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57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4例,单侧上半规管BPPV患者3例,同时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3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上半规管BPPV患者1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1例.手法复位1周后总治愈率为87.8%(166/189),其中后半规管BPPV为89.8%(141/157),水平半规管BPPV为79.2%(19/24),上半规管BPPV为66.7% (2/3),混合性半规管BPPV为80% (4/5).观察随访3个月后总治愈率为95.8%(181/189).结论:Epley管石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为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次数对不同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疗效的影响。方法:130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88例,水平半规管BPPV36例,混合型BPPV 6例。将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连续复位3~5天,对照组诊断当天及1周后各复位1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后半规管BPPV治疗2周后,观察组痊愈率81.82%,对照组痊愈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半规管BPPV治疗2周后,观察组痊愈率86.67%,对照组痊愈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多次复位可提高各型BPPV早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管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260例BPPV患者经Dix-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试验进行确诊.212例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采用Epley法行管石复位治疗,48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行管石复位治疗.结果 212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访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98.1%,复发率为0.0%;随访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94.3%,复发率为5.7%.48例水平性半规管患者随访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95.8%,复发率为2.1%;随访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1.3%,复发率为18.8%.结论 管石复位治疗BPPV具有简单、有效及明显缩短病程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加体位限制)与对照组(仅给予体位限制),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痊愈率为82.76%、93.1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15.56%、24.44%、60.00%;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有效率为96.55%、100.0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53.33%、68.89%、88.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应用Epley法加体位限制治疗PC-BP-PV,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体位限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1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患者予以改良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体位翻滚法复位,并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治疗,1周后门诊复诊,1月后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BPPV大多数为单侧后半规管受累(90%),其次为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8%),少数为复合型(2%)。经手法复位后,首次有效率84%。在联合药物治疗后,随访总有效率98%。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见效迅速,在联合药物治疗之后,能够有效控制BPPV的症状。手法复位联合药物应用是治疗BPPV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Epley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明确诊断为BPPV的患者行改良Epley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1次改良Epley手法治疗后,40例BPPV患者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有效率为83.3%;2例经2次改良Epley手法治疗,1例经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6%。经随访,5例复发,复发率为10.4%,复发者再行改良Epley手法治疗仍有效。结论改良Epley手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凡明确诊断为BPPV者均应给予改良Epley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Epley复位法联合药物与单纯Epley复位法治疗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PC-BPPV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单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复位治疗组)和复位+药物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复位治疗组单纯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Epley复位法治疗的同时,口服倍他司汀,对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加用黛力新,15天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痊愈21例(70.0%),好转7例(23.3%),无效2例(6.7%),有效率93.3%,复位治疗组痊愈13例(43.3%),好转9例(30.0%),无效8例(73.3%),有效率7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单纯Epley复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ey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Epley复位,伴有焦虑抑郁者加用黛力新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对43例诊断为BPPV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83.72%),4例好转(9.30%),3例无效(6.98%)。结论: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为BPPV的患者,Epley法治疗BPPV经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223例BPPV患者,后、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和Semont法复位,外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Barbecue翻滚法复位。结果后半规管BPPV 152例(68.16%),外半规管BPPV 60例(26.91%),前半规管BPPV 1例(0.45%),混合型10例(4.48%)。经一次复位成功的175例(78.48%),需多次复位成功的33例(17.79%),复位后复发的11例(4.93%),复位后耳石移位的3例(1.35%),多次复位不成功的1例(0.45%),总有效率99.5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安全有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的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 test诊断88例老年BPPV患者。后半规管BPPV 80例采用Epley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 8例采用Lempert翻滚法复位。结果:Epley法复位者76例有效,有效率95.0%;Lempert翻滚法复位者7例有效。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老年BPPV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手法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家庭改良Epley法与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10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采用Semont法或家庭改良Epley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残余症状发生率、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d后,家庭改良Epley法组DHI、VAS、疗效明显优于Semont法组(P<0.01或0.05)。治疗1周后,家庭改良Epley法组残余症状明显低于Semont法组(P<0.05),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改良Epley法治疗BPPV具有较好效果,残余症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对43例诊断为BPPV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83.72%),4例好转(9.30%),3例无效(6.98%).结论: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为BPPV的患者,Epley法治疗BPPV经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204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46例。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行Epley法管石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行Barbecue翻滚法管石复位治疗。分别于术后一周及一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一周后随访,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162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8.03%;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31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65%;250例BPPV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40%。一个月后随访,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18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9.02%;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39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3%;250例BPPV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80%。结论: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58-1260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躯体活动受限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躯体活动障碍部位采用个体化的Epley法、Barbecue法进行手法复位,对11例因拒绝手法复位采取药物治疗+康复练习治疗,随访观察并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法复位组1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康复练习组有效率为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眩晕发作例数,手法复位组2例(11.11%);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9例(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活动受限人群虽不适宜常规的复位手法,但应用个体化Epley法,Barbecue法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Epley手法对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7例明确诊断为BPPV行改良Epley手法治疗.结果经一次Epley手法治疗后,38例患者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有效率为80.8%,5例经2次Epley手法治疗,1例经3次治疗后症状也消失,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6%.经随访,6例复发(复发率12.8%),复发者再行改良Epley手法治疗仍有效.结论改良Epley手法治疗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改良Epley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5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治疗特发和继发BPPV的疗效。方法变位试验时采用红外线眼动记录仪(VNG)作眼震记录,根据眼震特点对BP-PV进行定侧和分型。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判断BPPV的病因是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治疗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后半规管(PSC)、前半规管(SSC)BPPV采用Epley法或Semont法,水平半规管(HSC)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继发性的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结果原因不明特发性97例(63.8%),继发于其他原因55例(36.2%);特发性BPPV采用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90.7%;而继发性BPPV为72.7%和80.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法复位的疗效特发性BPPV比继发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联合眩晕宁实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由我院收治的78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Epley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联合眩晕宁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参数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联合眩晕宁实施治疗,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改善血液参数指标,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