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降脂治疗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翔 《广州医药》2011,42(2):33-3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立普妥治疗1个月,观察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立普妥纠正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总有效率为100%,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为主,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胆固醇水平.结论 立普妥能迅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其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集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1例,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治疗,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伴有高脂血症,其治疗意见一直未统一.我们自1999年6月~2000年6月对33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入院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糖控制3个月后98例(87.9%)患者血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14例(12.1%)患者需加用降脂药物治疗.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大部分病例血脂值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对小部分经血糖控制后仍有高脂血症者必须予以降脂治疗,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瘸、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不仅存在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糖尿患者最常见的脂质代谢异常是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患者中位年龄56岁(35~76岁)。辛伐他汀每晚10 mg口服。结果:经过4周治疗,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分别由7.17±1.34,2.65±1.48,4.82±1.09下降到5.61±1.05,2.02±1.24,3.5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h)由治疗前0.96±0.17上升到1.0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临床较为多见 ,我们选择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及出院随访的 3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 ,发现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30例患者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为5 8 4岁 ,患病时间平均为 4 5年 (0 .5~ 1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5年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院后空腹血糖≥ 7.8mmol/L ,血清胆固醇 (TC)≥ 6 .0mmol/L和甘油三酯 (Tg)≥2 0mmol/L为入选观察对象 ,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病人中脂质代谢异常发生率很高。我们于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 2月使用血脂康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8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8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42例 ,女 38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3 3岁。糖尿病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由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肾脏疾病及肝、胆、胰等疾病引起的高脂血症 ,至少一个月内未酗酒及服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血脂的药物。在低脂、低糖饮食一个月后 ,血清总胆固醇(TC)≥ 6 1m…  相似文献   

9.
<正> 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常见。2型糖尿病病人脂代谢紊乱的特点是血甘油三脂(TG)和接近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三联症。糖尿病患者有着与糖尿病相关的特殊的危险因素,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高血糖、糖基化终产物、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张力和血管功能紊乱等,而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血脂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高脂血症(HL)、急性胰腺炎(AP)的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8例DKA合并HL、AP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除DKA临床特点外,均为中青年,均腹痛,入院均有HL。其中甘油三脂(TG)≥11.3mmol/L7例(6.54~29mmol/L),未服降脂药,治疗后TG均下降(2.12~6.13mmol/L),入院时血淀粉酶(Ams)超正常值3倍2例,入院后3例,尿Ams则分别为2例和4例,3例血和尿Ams一直正常,5例B超正常,8例胰腺CT均有AP改变,治疗以禁食、纠正DKA为基础结合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6例生长抑素持续静滴。结论:(1)高脂血症可能是DKA并发AP的原因之一。(2)腹痛者,需警惕DKA、AP并存,应常规及动态测定血、尿Ams、TG。(3)TG≥11.3mmol/L者,即使血、尿Ams正常,B超阴性,仍需胰腺CT检查。(4)DKA伴AP时,除诊治DKA外,还应积极治疗AP,早期用生长抑素能缩短治愈时间。(5)胰岛素泵(CSII)治疗DKA者血糖达标、尿酮转阴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确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0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健康人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采用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SD3+百分数值、绝对计数、SD3++SD4+百分数值、绝对计数、SD3++SD8+百分数值、绝对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2.
在诊治糖尿病过程中,有一部分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到理想的范围。自1998年起,我们配合使用血脂康后,病人不仅血脂得到很好的控制,血糖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的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5例,女性31例;年龄35~70岁,平均54岁。均符合1985年WHO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并除外酮症酸中毒和严重心、肾、肝、胆系统疾病。患者均经过严格的糖尿  相似文献   

13.
1病例选择 糖尿病专科辨认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血脂异常5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龄41岁~67岁、平均5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32例、脑血栓后遗症3例。经综合治疗病情稳定2个月以上,近2个月未服用降脂药物,经低脂饮食1个月后连续2次空腹血总胆固醇(TC)≥59mmol/l,或甘油三脂(TG)≥23m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结果:对照组中,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脂血症患者,降低血脂,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图娅 《中外医疗》2010,29(31):133-13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资料,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还可协助降糖,延缓并发症的进程,对于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367例中合并冠心病80例,占21.8%,1966~1976年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合并冠心病8%,而1977~1986年住院病人267例,合并冠心病为27%。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病程而增高,与病情轻重无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非糖尿病冠心病发病年龄较早;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较非糖尿病心肌梗塞为重,预后较差。治疗主要是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血糖,纠正糖和脂肪代谢障碍,防治各种合并症。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自拟降脂通脉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气阴两虚型3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配合美吡达、二甲双胍等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吡达、二甲双胍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方。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GB、PBG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以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HDL-C升高显著(P〈0.05),对照组HDL-C升高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年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生化法检测309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中51~60岁为最高发阶段,而在高脂血症并发相关疾病中糖尿病居首位.结论 控制血脂、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年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生化法检测309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中51~60岁为最高发阶段,而在高脂血症并发相关疾病中糖尿病居首位。结论控制血脂、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