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谢平  劳炳雄 《华夏医学》2009,22(3):492-494
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取个案和回顾性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爆发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的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村,并以该村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6~11月份,呈多次连续爆发的形式,此间共有97例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习俗,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的措施,患者与易感者近距离接触所致.通过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当地忽视了隔离措施是不可取的,而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疫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 采取个案调查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当地习俗等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 该起疫情的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村,并以该村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从6月到儿月份,呈多次连续爆发的形式,此间共有97人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习俗,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的措施,病人与易感者近距离接触所致。通过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 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当地吃发糕风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而忽视了隔离措施是不可取的,而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寄宿学校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起流感病爆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采样检测。结果从2月15日~3月9日,该校共有336名学生和教职工出现发热(体温≥38℃)、头晕头痛、咽痛和咳嗽等症状,罹患率为4.35%,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共采集了25份病人鼻、咽拭子标本,有21份为H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并分离出18份H1流感病毒株。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甲型流感爆发疫情。结论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此起爆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暴发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 选择一起具有互相传染流行的多数人感染的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腮腺炎暴发流行的三间分布.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28例,男女性别比为1.4:1,罹患率为11.92%,疫情持续时间为84天,全校各年级均有病例发生,经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应预防为主,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传染病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用Exce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在校学生246人,17人发病,罹患率6.91%。病例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2个班,有2个发病高峰。结论加强学校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病爆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胜利 《中外医疗》2008,34(34):110-111
目的 通过分析此起水痘爆发疫情的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今后水痘防治工作.方法 对水痘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8年5月14日至2008年6月15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褚庄村发生水痘爆发疫情.疫情历时31d,累计发生病例 28例,5月29日为发病高峰,病例数15例,占总病例的53.57%;4岁为高发年龄,发病人数10例,占总病例的35.71%;男女性别比例为 2.1:1.病例集中在村小学及幼儿园,患者均无水痘疫苗免疫史.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疫情报告不及时,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免疫接种空白,易感人群积累是引起水痘爆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免疫接种率,适时开展水痘强化免疫是控制水痘爆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结核爆发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经过系统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管理,早期发现疫情,专家参与及时处置疫情、适时心理疏导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肺结核爆发。  相似文献   

8.
三亚市低疟区一起恶性疟疾点状爆发的调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低疟区恶性疟疾爆发原因,评价控制流行应急措施效果。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爆发流行特征,爆发点及时采用消除传染源与防制媒介按蚊的综合控制措施应急处理。结果点状爆发局限于7户34人的加房新村,6月上旬在2户人家中,发生5例儿童恶性疟病例,其中2例因延误诊治,并发脑型疟死亡。经及时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继续监测3个月未再发现疟疾病人。结论疟疾易于反复,低疟区可因放松防治管理,一旦发生恶性疟将造成来势凶猛的点状爆发,必需引为鉴戒。当前针对恶性疟疫情采取的应急措施能有效控制爆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洛阳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处置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登革热控制指南及现场流行病学方法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媒介控制等措施。结果病例实验室确诊为登革热,经隔离治疗痊愈;病例发病前有泰国旅行史;居住地媒介监测发现白纹伊蚊,密度6.67%,布雷图指数20,经消杀及持续监测,布雷图指数由20降为0;密切接触者随访,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这是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处置及时、规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邓艳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7-1598
目的 了解电白县树仔镇山美村委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等进行疫情分析及实际采取隔离、预防接种等疫情应急处理方法。结果 该起腮腺炎流行以在校小学生发病为主,经综合处理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 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某高校一起乙型流感小范围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灵绸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55-856
目的通过对高校聚集性人群群体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了诊断,掌握了流感爆发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总结处理经验和防治措施。方法先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并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登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对2003年6月13日 ̄18日该高校88例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全集中于学校的西区公寓;罹患率1.18%,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首例病人于6月13日4时发病,13日22时病例增多达高峰,6月18日后再无新发病例,疫情仅持续5天;以发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高校学生居住密集,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结合当时正是SARS流行,利用SARS健全的防治预案,采取了正确的防治处理措施,控制了疫情在学校的继续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究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处置的措施。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样本采集,核实诊断,确定引发暴发疫情的原因,针对传染病流行3个环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平川区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后,平川区疾控中心及时派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人员进入现场调查核实,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判断疫情性质。根据发病患儿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手足口病暴发,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在托幼机构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学校及幼托机构落实晨午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保持校舍开窗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播的有效手段;疫情发生后快速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分析确定引发疫情的原因是处置暴发疫情的关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某社区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布雷图指数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首例发病8月21日,末例9月3日,流行时间14d,共发病74例,罹患率为3.47%,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第二代病例.实验室检测74例患者中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73例,布雷图指数在采取大规模的综合控制措施前最高达93.4,在采取控制措施后,蚊媒密度达到要求.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起疫情是登革热暴发流行.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除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该社区的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高校聚集性人群群体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了诊断,掌握了流感爆发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总结处理经验和防治措施。方法先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并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登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对2003年6月13日-18日该高校88例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全集中于学校的西区公寓;罹患率1.18%,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首例病人于6月13日4时发病,13日22时病例增多达高峰,6月18日后再无新发病例,疫情仅持续5天;以发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高校学生居住密集,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结合当时正是SARS流行,利用SARS健全的防治预案,采取了正确的防治处理措施,控制了疫情在学校的继续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学校发生突发疫情流行规律的调查分析方法,及时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发生疫情的学校和村庄进行现患调查,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病例采集咽拭子和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采集的11份咽拭子标本作链球菌培养.结果6份标本检出乙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结论: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当地气温低、活动少、居住拥挤、学校报告不及时是造成本次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爆发的原因,分析甲型肝炎爆发的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对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某镇中学发生的甲肝病例69例,罹患率为4.80%;爆发的原因是学校饮用水受粪便污染、食堂卫生条件差、学生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疫情报告不及时。采取控制传染源、环境消毒、预防接种以及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此次甲肝爆发是由饮用水污染所致。今后农村寄宿学校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防止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庆市潼南县一所小学的麻疹爆发疫情,进行爆发流行病学和疾病传播模式描述,研究爆发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所有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血、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隔离治疗病例和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爆发流行病学描述。结果此次爆发中该小学共28名学生罹患麻疹,罹患率为1.7%,病例分布于新校区10个班级,首发病例所在班级幼儿园大三班发病数最多,罹患率10.26%。所有病例均住院隔离治疗,无重症和死亡病例。16名病例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首个病例发病后未及时诊断和隔离,导致疫情在学校内蔓延。该小学完成校区全部应急接种,实种2 734人,接种率97.79%。塘坝镇与相邻乡镇目标儿童摸底共计12 005人,实种11 867人,接种率98.85%,无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结论降低麻疹发病率和防止学校等集体单位麻疹爆发疫情需保证儿童高质量2剂次含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同时应加强疫情预警和提高对爆发疫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为制订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疫情流行80天,共发病70例,发病率为3.5/10万;病例呈一定的聚集性,爆发疫情的病例占78.6%;采取联防联控等综合性控制措施效果明显。结论登革热疫情传播迅速,流行时间长,控制难度大,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是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靖西县中小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本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采样检测。结果 2009年10月21日-12月31日,全县共有27所中小学校发生疫情,发病149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8℃),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特征,发病率7.64%,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共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57人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结论经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学校停课、放假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使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广州市发生的一起以发热、皮疹为特点的传染病爆发疫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鉴别诊断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爆发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分离。结果:2002年9月,广州市增城石滩镇郭屋社近2个月来出现多例“发热、头痛、呕吐、皮疹”为主要表现的病人,部分病例“肥达氏”试验抗“O”及抗“H”抗体滴度明显升高,疑为“伤寒”爆发流行。但同时作登革热的抗体检测,检出多例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进一步的调查在病例的血标本中分离出5株登革I型病毒,同时用RT-PCR的方法从8份标本中检出4份登革Ⅰ型病毒阳性,与同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病毒型别一致;取患的恢复期血清作肥达氏反应,结果抗“O”、“H”的滴度与第一份血相比,均显下降。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以确认发生在增城市石滩镇郭屋社的传染病疫情是一起登革热爆发流行。经当地政府、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清除积水、防蚊灭蚊、隔离治疗病人为重点的登革热防治综合措施后,郭屋社的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控制,1周后已无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