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ckay手术及其改良治疗小儿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998~2005年间采用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中马蹄内翻足畸形13例(共24足),术中采用Mckay术内后外长U形切口7例(14足)或改良后之跟腱外侧弧形/直切口加内侧弧性切口6例(10足),加大后内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随访1~5年,平均3.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6例11足;良3 例6足;可4 例7 足,优良率70.8%.结论 多关节挛缩症病因不清,伴发畸形多且重,其马蹄畸形的矫治较为困难,疗效多不理想.Mckay术及其改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纠正彻底、手术时间短而矫形效果好,伤口愈合可,恢复时间快,同样可用于多关节挛缩症之马蹄畸形的矫治,但疗效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稍差.  相似文献   

2.
梁晓军  马强  姜海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86-1187
目的:探讨距跟周围松解旋转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距跟周围松解旋转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4例(共36足),术中行广泛的软组织松解、距跟去旋转矫正,保留跟距骨间韧带,去旋转绞链,避免跟骨失稳,行胫前肌腱延长。术后管型石膏固定6~8周。去除内固定后穿矫形支具>1年。结果:本组24例(共36足)均痊愈,平均随访2.3年(1~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线检查评价疗效,疗效优16例(25足);良6例(8足);可2例(3足),优良率为93.33%。结论:距跟周围松解旋转术是矫正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手术松解充分、畸形纠正彻底、矫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疗效.方法: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8例130足,年龄3天-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8例30足中16例28足畸形获得纠正,患儿足外观矫正,足发育良好,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早期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CCF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分级与手术方法改进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0~2002年手术治疗的114例(146足)进行总结分析,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按严重程度分为Ⅲ级,根据不同等级的畸形制定不同范围软组织松解方案。结果82例106个足术后平均获得5年随访,足的形态和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0%。结论改进软组织松解方法,按级手术治疗,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畸形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系列手法矫正和石膏固定矫正、经皮跟腱切断术、腘绳肌延长加后侧软组织松解术、穿戴膝踝足矫形器等综合矫正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屈曲畸形和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矫正、跟腱切断术、腘绳肌延长加后侧软组织松解术、穿戴膝踝足矫形器等综合矫正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5例27膝屈曲型畸形:Sodergard评定14膝为优,13膝为良.41足马蹄内翻畸形:Pirani评分0~1 分31足,1.5~3.0分10足.结论: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屈曲畸形和马蹄内翻足畸形原则上应采取综合性的矫正方法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穿戴膝踝足矫形器不仅可以辅助站立行走,也是防止膝屈曲和足马蹄内翻复发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郑超  李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2):2330+233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小儿常见畸形[1],我院采用Carroll手术治疗的CCF患儿58例,经1~6年的随访,短期疗效肯定,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4-2011年本中心首诊CCF住院病例58例75足,其中男性35例(44足),女性23例(31足),单侧41例,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有限矫形手术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9例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4足,均实行有限矫形手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受损、皮肤切口感染或骨不愈合等并发症,但有5例5足出现针道轻度感染,经过处理后,感染均消失。术后2年有2例2足出现畸形部分复发,再次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负重行走28 d后,完全矫正,其他畸形足患者均完全矫正,未复发,行走功能良好,患足背伸和外翻肌力达Ⅲ~Ⅴ级。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3%(43/44)。结论:有限矫形手术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踝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疗效。方法:对26例患儿采取胫前肌外移、跟腱延长、软组织松解、跖筋膜切断、必要时行足外侧柱短缩术,术后石膏固定的联合治疗方法。结果:经2~10年的随访,患儿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良率达96.2%。结论:足踝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等联合手术方法是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7月~2007年5月收治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78例.结果:随访6~17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定:优7 例 ,良 55 例, 可 11例,差 5 例.并发症:感染3例,足趾皮肤缺血坏死4 例,足背滑囊炎2 例. 结论:对于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术根据不同年龄组及畸形程度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由 Turco 改良的一期矫正顽固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该手术主要对后内侧及距下软组织挛缩予以广泛松解.恢复正常的舟-距-跟关系,并以细克氏针贯穿固定距舟关节;还强调后疗法1~2年,以保证矫正的稳定性.本组10例均在一期获得马蹄内翻与内收畸形的完全矫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拇外翻患者30例(50足)行Keller手术治疗,均为比较术前术后HVA和IMA的变化。结果优24足,良20足,差6足,优良率为88%。HVA和IMA术前术后比较分别纠23°和10.1°。结论Keller手术仍是目前治疗50岁以上的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的一种较好术式,尤其是合并拇跖趾关节有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缝匠肌骨瓣翻转固定修复髋臼缺损治疗发育性髋脱位的初步疗效.方法18例(20髋)髋臼严重缺损性发育性髋脱位,均行关节囊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粗隆间短缩内翻旋转截骨角钢板固定、带缝匠肌髂骨瓣翻转螺钉固定髋臼缺损修复术,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1.5个月.按McKay临床功能及Severin X线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18髋)患儿取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4-37个月,平均22.8个月.患儿18例均为女性,年龄4-13岁,平均6.1岁.McKay临床功能评定、Severin X线标准评定,优良率均为89%.结论缝匠肌髂骨瓣翻转固定修复髋臼缺损为活骨移植,成骨效果好,愈合快,对难处理的髋臼严重缺损性发育性髋脱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肌力平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91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均采用跟腱延长 胫前肌外移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4.5年,按Huang YT标准:优73足,良13足,可5足。总优良率达94.5%(86/91足)。结论早期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可矫正畸形,取得外观和功能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跟骨骨折52例56足,术前根据跟骨X线片及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均行节开复位Y型或X型可塑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术后根据患者症状消失程度及足部评分系统,52例56足中优31足、良13足、可12足。结论:切开复位Y型或X型钛合金跟骨钢板固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Keller手术治疗中老年不同年龄组的外翻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典的Keller手术。结果:35~55岁年龄组优9足,良4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86.7%;56~70岁年龄组优11足,良5足,中2足,差0足,优良率88.9%。35~55岁年龄组外翻角和第Ⅰ、Ⅱ跖骨间角分别从术前(34±19)°和(17±1)°改善到术后的(13±6)°和(12±1)°。结论:Keller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不但适用于老年患者,对35~55岁的中年患者只要有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表现或者有关节半脱位的外翻患者同样适合行Keller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42例,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1.5年的随访,平均13个月,42例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2足,良9足,可6足,差0例,总优良率为87.23%。结论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费用低、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住院等优点,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6足跟骨骨折,采用石膏临时固定后7-14d,择期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将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36足均获得随诊,平均随诊26个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18.
邓京城  杨斌  马强  王昕 《北京医学》2009,31(1):37-40
目的通过手术治疗7~16岁儿童Ⅲ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以改善髋关节解剖关系,即股骨头和髋臼达到同心性或中心性复位,减轻髋部疼痛、跛行,减少脱位引发的晚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7—16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0例(48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19例(19髋),右侧13例(13髋),双侧8例(16髋)。复位前经股内侧切口做内收肌及髂腰肌松解后骨牵引2—3周,采用改良的Dega不完全经髂骨截骨术。改良的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及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制动4—6周。结果术后随访3—10年(平均5年),采用改良Mckay评分:优13髋,良18髋,可14髋,差3髋;Severin评分:ⅠA级(优)20髋,ⅠB级(良)1髋,Ⅱ级(良)6髋,Ⅲ级(可)17髋,Ⅳ级(差)3髋,Ⅵ级(差)1髋。结论虽然大龄儿童Ⅲ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变严重、手术治疗困难、术后并发症多,但仍强调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以上术式临床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13例14足年长儿畸形足三关节融合术后,平均随访14年的疗效,优良率71.4%(10/14)。但术后易发生患足发育障碍、肌肉萎缩,足残余畸形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