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扶正抗白冲剂(FZKBG)对实验小鼠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探讨FZKBG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MRL)的机理。方法:接种L7212细胞1×10^6/只,接种后第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0mg/kg,造成MRL模型上鼠,分成模型对照组、模型给药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正常给药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改变,免疫器官病理变化和生存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ZKBG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和MRL模型小鼠CD3^+、CD4^、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P<0.05,P<0.01)。且明显延长MRL模型小鼠存活期,延长生命率29.6%-60.4%。结论:FZKBG能明显延长MRL模型小鼠存活期,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MRL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白血病细胞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乔欣  王笈 《中医药学刊》2010,(5):1089-1091
目的:探讨大黄虫合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非免疫抑制组(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组,每组各50只。正常小鼠两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六味地黄组)、西药对照组(卡介苗多糖组)及大黄虫合剂大、小剂量组;免疫抑制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疫低下小鼠,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环+中药对照组、环+西药对照组及环+大黄虫合剂大、小剂量组。各组药物干预后处死小鼠摘取脾脏,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大黄虫合剂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P〈0.05)。结论:大黄虫合剂能够通过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左归丸对卵巢早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泼尼松、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抗透明带抗体(AZpAb)水平。结果:POF小鼠CD4^+/CD8^+比值、NK1.1明显增高,AZpAb明显增加。左归丸各剂量组CD4^+/CD8^+比例较恒定;NK1.1明显增高,但幅度不及模型组;AZpAb增幅也不及模型组,差异显著;各剂量组间无线性量效差异。结论:POF小鼠CD4^+/CD8^+比例失衡,AZpAb水平增加,免疫机制失衡,左归丸可调节POF CD4^+/CD8^+平衡,抑制AZpAb水平,对POF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炎合剂对CD4^ 、CD8^ 细胞百分数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免疫低下模型,分别检侧CD4^ 、CD8^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结果:肺炎合剂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CD4^ 、CD8^ 细胞百分比,调整CD4^ /CD8^ 比值。结论:肺炎合剂有提高和保护CD4^ 、CD8^ 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瘢痕灸对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免疫中肠道集合淋巴结(PP结)及固有层中淋巴细胞(LPL)亚群的影响。方法运用给小鼠原位接种C-26结肠癌并重复灌胃环磷酰胺,建立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模型,瘢痕灸处理17d,观察瘢痕灸对瘤重、抑瘤率及PP结面积的影响,分离肠PP结内的淋巴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黏膜免疫各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环磷酰胺组瘤重显著降低,抑瘤率约为37.59%;环磷酰胺加灸组瘤重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荷瘤及环磷酰胺都可显著降低PP结面积,明显增加PP结内CD3^+和CD8^+细胞百分比,降低LPL中CD4^+细胞百分比。而瘢痕灸可明显减轻环磷酰胺对PP结面积的影响(P〈0.01)。瘢痕灸还能使荷瘤和环磷酰胺作用下显著减少LPL中的CD。’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但对LPL中的CD^8+细胞百分比及PP结中的CD3^+、CD4^+、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结论荷瘤及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而瘢痕灸能减轻荷瘤及环磷酰胺对PP结及LPL中某些T细胞亚群的影响,改善黏膜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耿挺  王笈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406-1407
目的:通过检测大黄[庶虫]虫合剂对实验性免疫低下小鼠及正常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该合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00只,雌雄各半,其中5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6mg/0.2mL/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3天,造成免疫低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六味地黄组)、西药对照组(卡介菌多糖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其余5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上述各组连续用药3天后,处死小鼠摘取脾脏,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大黄[庶虫]虫合剂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合剂可通过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丹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低下模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补肾丹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CD4+、CD8+数量及CD4+/CD8+的比值。结论:补肾丹对补肾丹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解毒消u饮和扶正抑瘤方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种瘤并灌胃解毒消瘢饮和扶正抑瘤方组(中药组),种瘤并灌胃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不接种移植瘤组(空白组),分段给药4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坏死率。结果模型组CD3^+、CD3^+CD4^+细胞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CD3^+、CD3^+CD4^+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各组间CD8^+、CD^4+/CD8^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肿瘤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坏死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解毒消瘕饮和扶正抑瘤方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移植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哮喘大鼠气道、大肠黏膜中CD4+、CD8+淋巴细胞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大肠黏膜中CD4+、CD8+淋巴细胞的测定,肺与大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发现肺与大肠之间的物质联系,以探求“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及科学内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部位CD4+、CD8+、CD8+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的肺、大肠、鼻组织中CD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哮喘组肺肠黏膜中CD4+、CD8+淋巴细胞均高于正常组。结论①发现在哮喘组大鼠的肺、大肠组织中CD4+、CD8+的表达明显增高,具有相关性;(2)黏膜免疫中CD4+、CD8+T淋巴细胞可能是肺与大肠之间部分的物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刚天盾液对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实验进程中正常饲养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腹腔内注射100mg/kg环磷酰胺造成免疫力低下模型,1次/d,连续3天;药物组:腹腔内注射100mg/kg环磷酰胺造成免疫力低下模型,1次/d,连续3天,并在造模第一天涂抹给药。用药11d后,采集血清、胸腺和脾脏样本。用ELISA检测血清IgG、IgM、IFN—γ和IL-1O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T细胞亚群。结果:金刚天盾液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力低下小鼠脾脏指数(P〈0.01)、血清IgG,IgM水平(P〈0.01)、脾脏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CD4^+/CD8^+水平(P〈0.05)及血清IFN-γ水平(P(0.01)。结论:金刚天盾液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亚群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单纯DM组)患者和28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DM并大血管病变组、单纯DM 组 CD4+CD28-T 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D4+CD25+T 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M并大血管病变组CD4+CD28-T细胞高于单纯DM组(P〈0.05),CD4+CD25+T细胞低于单纯DM组。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对胃荷瘤大鼠外周血中CD4~+、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红外组5组,每组10只。利用Walker-256细胞来源的实体瘤组织移植胃部制备模型。模型成功后,艾灸组予以悬灸中脘、胃俞等穴位;红外组予以短波红外线照射腹部胃脘及背部胃脘投影区;其余组捆绑束缚。干预20 min/次,1次/d,持续21 d。干预结束后,眼眶采血,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中CD4~+、CD4~+CD25~+T淋巴比例。处死动物,测算胸腺指数及肿瘤体积生长抑制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生存状态变差,胸腺指数增加,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动物艾灸组动物生存状态改善,胸腺指数进一步增加,瘤体内坏死灶较多,血管较少,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 0. 01),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减少(P 0. 01);与红外组比较,艾灸组瘤体内坏死灶更多,血管较少,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P 0. 01)。结论:艾灸可一定程度改善荷瘤动物生存状态,减少肿瘤细胞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减少血管增生。这种影响可能与增加CD4~+T淋巴细胞,减少CD4~+CD25~+T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筛选53项免疫学指标,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对AA中医证型客观量化.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AA患者34例,健康对照人群34名外周血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AA辨证分型的判别方程,对中医证型进行客观量化.结果:(1)筛选出CD45RA 绝对值、CD3 CD25 绝对值、CD3 CD25 (%)、CD3 HLA-DR 绝对值和CD4 γδT(%)等5个最有意义的免疫指标,其判别总正确率为76.5%;(2)与健康对照相比,CD3 CD25 (%)在AA中医证型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CD3 HLA-DR (%)在肾阳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CD3 CD25 /CD3 HLA-DR 在预后不良的肾阴虚组偏高(>1),在预后较好的肾阳虚组偏低(<1),而在肾阴阳两虚组居中. 结论:(1)AA中医证型判别方程中有3个值与T细胞的活化指标CD25和HLA-DR相关,说明中医辨证分型确有其客观物质基础,同时反映出辨证分型与AA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2)CD3 CD25 /CD3 HLA-DR 在AA辨证分型各组中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对辨证分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及CD5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 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 、CD8^ 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 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CD4^ 、CD8^ 细胞的倾向,能降低血清CD54含量,抑制血浆淋巴细胞表面及单核细胞表面CD54的高表达,其作用以中、高剂量明显。结论 狼疮静颗粒能改善和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B淋巴细胞表面CD19+CD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32例哮喘发作期患儿(哮喘发作组)和29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哮喘缓解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3+表达率和血清总IgE水平,并与2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B淋巴细胞CD19+CD23+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CD19+CD2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发作组CD19+CD23+表达率与血清IgE呈正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B淋巴细胞表面CD19+CD23+检测有助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例ITP患儿和21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FasL和Fas的表达率。结果ITP患儿CD3、CD4、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CD4+CD25-细胞无明显改变,CD4+FasL+增多,CD4+Fas+减少。结论儿童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CD4+CD25+T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因素雌激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测定CD4+CD25+T细胞的数量,放射免疫测定血清雌激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患者,其CD4+CD25+T细胞的数量减少,且血雌三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①CD4+CD25+T细胞数量的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②雌激素能帮助维持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68+、CD163+巨噬细胞对食管癌浸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84例、食管癌旁组织标本4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每视野(35.69±14.50)个和(29.78±12.36)个,中位数分别为32.8个和27.1个;癌旁正常组织中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每视野(4.26±2.30)个和(2.33±1.71)个,中位数分别为3.4个和2.2个。食管癌组织中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TNMⅢ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低分化程度者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明显高于TNMⅠ~Ⅱ期者、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中分化程度者(P均<0.05);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7%,46%,中位生存时间为44.21个月。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与患者生存时间呈现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局部病灶组织中CD68+、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明显增高,CD163+巨噬细胞浸润密度增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CD4 CD25highT细胞的数量。结果:10例初治S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6.23±1.8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20 2.95)%(P<0.01),CD4 CD25highT细胞比例为(1.02±0.11)%,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3±0.41)%;10例造血恢复SAA患者CD4 CD25 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分别为(8.92±1.22)%和(1.41±0.6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认为 CD4 CD25 、CD4 CD25highT细胞水平与SA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外周血CD4+CD8+、和CD4+/CD8+值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逐日递增法建立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自然戒断组、美沙酮组、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和干预结束后进行催促试验,比较戒断症状积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查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百分数、CD4+/CD8+值。结果:干预后美沙酮组戒断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而针刺组和埋线组与自然戒断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针刺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数和CD4+/CD8+值,降低CD8+细胞百分数。埋线组与针刺组比较也有差异(P0.05)。而美沙酮组与自然戒断组间比较则无差异(Pp0.05)。结论:美沙酮可以很好地缓解海洛因戒断症状;穴位埋线能改善其紊乱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