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两性霉素B和5-Fc联合用药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全 《广州医药》2005,36(6):15-17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高占20.5%.结论 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主要是对肾小管的损伤,引起尿毒症的可能性小,心脏毒性及中毒性肝炎发生率较高,但一般不致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简称隐脑)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地我院1990年1月-2001年6月期间确诊的隐脑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隐脑患者以中青年为多见,51.5%患者既往有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和恶心呕吐为主,误诊率达72.7%,主要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肿瘤等。治疗以二性霉素B(AMB)联用5-氟胞嘧啶(5-FC)或氟康唑(Flu)等为主。病死率39.4%,结论:隐脑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临床认识水平,反复多次脑脊液(CSF),涂片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开展免疫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ABM联合5-FC或Flu仍是隐脑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5%的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73.1%患者无基础疾病,8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呕吐,65.3%患者颅内压明显增高,69.2%患者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21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AMB)联合5-FC治疗后肾、肝功能损害及低钾血症的发生比率分别为49.8%、39.4%、34.2%;总有效率为61.9%。结论 隐脑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常见,其特征表现为头痛、颅内压明显增高,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AMB治疗不良反应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防治AMB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 隐球菌,新型 脑膜炎 隐球菌性  相似文献   

4.
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球菌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常于数日内死亡。随着二性霉素B(以下简称AMB)的临床应用,预后已有明显改观,由于其疗程长,毒副作用明显,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现就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85年以来,共收治隐脑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37岁。15例单独用AMB治疗,8例与5一氟胞略陡(5桭U)联合治疗,l例一度与策康哇联合治疗,AMB总用量互.61~7.379,平均3.309,绝大多数患者同时作AMB鞘内注射治疗。在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年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采用二性酶素B(AM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64.3%。10例无效患者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 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60,00%(21/35),治愈率31.43%(11/35),死亡率11.42%(4/35);采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静滴与151服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静滴等方法治疗,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37.50%(6/16)。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治愈率低。最佳药选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频 《大家健康》2016,(5):161-16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48例(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4例为一组。对照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使用两性霉素 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对比2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死率及隐球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隐球菌转阴率(75.00%)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用于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0.4mg/Kg.日及0.7mg/Kg.日两种剂量联合5-氟胞嘧啶(5-Fc)针剂对HIV阴性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1-2009.12收治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治73例HIV阴性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43例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5-Fc治疗,其中有25例患者使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0.4mg/Kg.日)联合5-FC治疗进行治疗,有18例患者用高剂量两性霉素B(0.7mg/Kg.日)联合5-FC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达到两性霉素B总剂量达到3.5g,比较两组之间2周、10周及治疗结束时隐球菌培养阴转率,比较两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周时低剂量组阴转率为80%(5/23),高剂量组为86.7%(13/15),P=0.28; 10周时及治疗结束时两组阴转率均为100%;两组死亡率为分别为低剂量组8%(2/25),高剂量组16.7%(3/18),P=0.25;低剂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12/25), 高剂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12/15,P=0.04;低剂量组因不良事件而更改治疗方案,为12%(3/25), 高剂量组因不良事件而更改治疗方案38.9%(7/18),,P=0.03。结论: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在治疗第10周及结束时脑脊液培养阴转率均可达100%,但使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时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氟康唑(FCZ)和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确诊的5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予AMB加5-氟胞嘧啶(5-FC)及FCZ治疗,采用诱导/巩固疗法.23例治疗4周后开始鞘内注射FCZ和/或AMB治疗,其余31例继续原方案治疗.结果 鞘内注射治疗的23例患者治愈率78.3%,非鞘内注射的31例患者治愈率48.4%,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组局部不良反应明显增加,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短暂性双下肢麻痛感、截瘫、尿潴留等.结论 联合鞘内注射FCZ和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肯定,但患者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的诊断与治疗均较困难.作者报告10例隐脑,初诊时5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左脑占位性病变。2例病情危重患者入院第3天死亡,1例自动出院。7例单用二性霉素B(AMB)或联合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低剂量两性霉素B(<0.7 mg·kg~(-1)·d~(-1))联合氟胞嘧啶治疗非AIDS相关隐脑1周以上、资料完整的31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其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转归.结果 31例患者中,8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确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呕吐,22例(78.6%)患者的颅脑MRI或CT检查发现异常.应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后,完全应答率19.4%(6/31),部分应答率54.8%(17/31),总有效率74.2%.除1例失访外,其余患者随访1年的归因病死率及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0/30)和10.0%(3/30).此外,26例(83.9%)患者出现两性霉素B相关不良反应,以肝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贫血为多见,但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非AIDS相关隐脑,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研究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鞘内注射组11例,采用鞘内注射和同时静脉滴注AMB,合用氟康唑或氟胞嘧啶。非鞘内注射组12例,不采用鞘内注射治疗,其他治疗与鞘内注射组相同。结果:鞘内注射组全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非鞘内注射组治愈7例,好转2例,死亡3例。结论:鞘内注射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缓解高颅内压、减少后遗症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Hu XH  Zhang HY  Ge YL  Chen Z  Qin FJ  Jiang HY  Chen DF  Sun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889-289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个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贵州三系雄性小型猪12只,随机分为A组(烧伤对照组,n=6)、B组(UTI治疗组,n=6)两组,造成35%Ⅲ度烧伤,其中A、B两组动物于烧伤前各随机选取4只抽取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B组动物于伤后1h给予UTI5000U/kg,A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次/d。分别于动物烧伤前、伤后6、24、48、72h抽血进行血清DAO活性、TNF-α、IL-6、D-乳酸、MDA、SOD、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面积50%~70%深Ⅱ度~Ⅲ度,Ⅲ度>30%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6)和UTI治疗组(n=24),16名青壮年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和营养治疗。UTI组病人经静脉滴注UTI40万U,2次/d,常规组病人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7d。观察伤后48h平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收缩压)、伤后48h总补液量、每小时尿量、并发症、死亡率;伤后第1、3、7天进行血清LPS、TNF-α、MPO、NE及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结果严重烧伤后动物血清TNF-α、IL-6、D-乳酸、MDA、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明显升高,SOD显著减少。以A组尤为明显(P<0·05)。伤后6、24、48、72h,A组血清TNF-α(pg/L)分别为137±14、254±10、202±28、183±15,B组分别为86±15、177±19、152±15、138±20,A组血清IL-6(pg/L)分别为296±25、524±42、422±57、373±17,B组分别为180±32、388±45、332±40、296±42。A组血清MDA(nmol/ml)分别为5·6±0·7、6·4±0·4、4·9±0·5、4·8±1·0,B组分别为3·6±0·4、3·4±0·5、3·1±0·3、3·0±0·3。A组血清SOD(nU/ml)分别为53±13、54±7、36±7、36±8,B组分别为81±11、71±14、55±9、63±9。A组动物血清ALT、AST、CK、CKMB、LDH、BUN、Cr、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于各时间点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者烧伤后血LPS、TNF-α、NE、MPO、ALT、AST、CK、CK-MB、BUN、Cr明显增高,UTI治疗组各指标显著下降。伤后1、3、7d,常规组血LPS(μg/L)分别为26±12、94±35、44±17,UTI组分别为23±10、68±22、39±16,常规组血TNF-α(μg/L)分别34±5、114±13、66±7,UTI组分别为24±5、93±13、57±6,常规组血NE(pg/L)分别为637±100、1052±33、809±88,UTI组分别为429±48、888±99、602±68。UTI组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治疗组有2例脓毒症,1例因MOF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炎性介质及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烧伤后脏器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兵集训、坦克专业训练对机体代谢和脏器功能的影响机制,为科学施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16名集训新兵和104名坦克专业训练学员,在集训或专业训练3月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选择作者医院门诊男性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水平。结果新兵组钠(Na+)、氯(Cl-)、钙(Ca2+)、磷(P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FP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CK、CK-M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新兵组Na+、P3-明显低于坦克组(P<0.01),血清钾(K+)、FPG、BUN、Cr、ALT、AST、CK高于坦克组(P<0.01),Cl-高于坦克组(P<0.05)。坦克组血清K+、Na+、Cl-、Ca2+、FPG、ALT、AS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K-M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军事训练可对人体电解质、糖代谢以及肝细胞、肌细胞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新兵集训阶段需重点监测脏器功能,坦克专业训练阶段需侧重监测电解质变化。  相似文献   

15.
赵亚良 《海南医学》2014,(12):1800-1802
目的:探讨单行血液灌流治疗(HP)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HP+CRRTT)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病例24例,随机分成A、B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A组13例单独给予HP治疗,B组11例给予HP联合CRRTT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肝肾功能改善和肌酸激酶水平。结果 B组阿维菌素中毒症状的控制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ALT、AST)及肾功能指标9Cr、BUN)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A、B两组肌酸激酶均下降,且B组[(114.3±21.4) U/L]明显低于A组[(204.7±29.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RRTT治疗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防止急性肾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Antifung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antifungal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Ⅰ was given intravenous amphotericin B alone or combination with flucytosine therapy. Group Ⅱ received intravenous fluconazole alone or combination with flucytosine. The treatment of Group Ⅲ was divided into two steps, where the patients received intrathecal amphotericin B plus intravenous amphotericin B with or without intravenous fluconazole until the mycological cultur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turned negative, followed by oral fluconazole or itraconazole as maintenance therapy until direc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CSF showed negative once a week for three consecutive weeks. Results Of the twenty-two patients, 17 (77.3%) were cured, 2 (9.1%) improved, 3 (13.6%) died, and one (4.5%) relapsed. Of the 8 patients in Group Ⅰ, 5 were cured, 2 improved, one died and one relapsed; Of the 4 patients in Group Ⅱ, 2 were cured, and 2 died; All the 10 patients in Group Ⅲ were cured without any recurrence.Conclusion The two-step therapeutic regimen may be suited to the treatment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兔火器伤复合放射性损伤(下称放火器复合伤)后早期器官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制备常温环境下兔肢体火器伤和低温环境下兔放火器复合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前及致伤后4、8、16、24、48、72h测定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与致伤前比较,兔低温环境下放火器复合伤后4h血清生化指标即开始显著变化。其中血清Cr伤后4、16h分别达到两个高峰。血清BUN伤后16h显著升高,ALT伤后48h达到高峰,AST伤后4、48h分别达到两个高峰,血清CK和LDH含量伤后4h为最高峰。与常温下单纯兔肢体火器伤比较,兔低温环境下放火器复合伤后4、8h血清生化指标均显著增高。伤后16h血清中Cr、BUN、AST,伤后48hBUN、AST、CK、LDH,伤后72hCr、BUN、CK、LDH也显著增高。结论低温环境下兔放火器复合伤伤后,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发生早、损害严重,与常温环境下兔肢体火器伤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Two patients with Hodgkin''s disease and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re described. Both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antifungal agents, amphotericin B and flucytosine. Nephrotoxicity was easily reversible in both patients and clinical improvement was seen with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Intrathecal therapy with amphotericin B was used in both patients.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ay prove to be a combination of oral flucytosine, with amphotericin B given by intrathecal injection as well as rapid low dose intravenous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9.
心导管留置术对大鼠脏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导管留置术对大鼠血培养和脏器形态、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前药理研究制备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的心导管留置术建立大鼠模型,每24小时定时采血作血培养并检测血白细胞(WBC)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和血浆内毒素(LPS)水平,术后7 d取心、肝、肾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大鼠血培养均未检出细菌,血中WBC、ALT、AST、BUN、&及LPS基本在正常范围内,CK值变化较大但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心、肝、肾无病理学改变.结论此心导管留置术对大鼠感染和脏器功能影响小,动物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