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采用自拟的疏肝活血汤加自配的祛痘膏治疗痤疮4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潘玉珍 《吉林中医药》2003,23(12):36-36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炎。在青年男女中发病率较高 ,因好发于颜面部位 ,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常变成顽固性痤疮 ,引起颜面囊肿、硬结、瘢痕、凹凸不平或黑色素沉着等损容性改变。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2 0 0例 ,并设对照组 15 0例 ,观察结果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患者 ,共计 35 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2 0 0例 ,单纯西药组 (对照组 ) 15 0例。治疗组男 87例 ,女 113例 ;年龄最大 4 8岁 ,最小 13岁 ,16~ 2 5岁居多 ;病程最长 2 4年 ,最短 3个月 ;1年以内者 6 3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治疗痤疮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16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6例,只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92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43例(46.74%),对照组痊愈29例(38.1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显效39例(42.39%),对照组显效29例(19.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82例(89.13%),对照组总有效44例(57.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用西药治疗痤疮,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五更泻50例,并对同期48例五更泻患者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8例五更泻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8~76岁,平均51.5岁;病程最短15d,最长21年,平均5.2年;其中木乘脾土型28例,肾阳虚型22例。对照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9~75岁,平均53.6岁;病程最短13d,最长23年,平均6.7年。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表现五更时分,腹部不适,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夹有不…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5例董明姣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内服、外敷中药辅以局部挑刺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痤疮10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1例,女54例...  相似文献   

8.
9.
高立岩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47-947
我科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采用口服自制中成药加味散结痤疮丸配合外用必麦森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药物、情绪、月经、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本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痤疮患者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不局限于青春期,中年痤疮患者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人际交往、就业及婚姻.过去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对痤疮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喷雾加药物倒膜及口服药物综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痤疮合剂方及小剂量异维A酸胶囊,同时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同时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82%,对照组为5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见效快、治愈率高,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7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25例)和中医辨证结合西医疗法治疗组(观察组,53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第4、8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炎性皮肤疗效较优、治疗后症状反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印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给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愈率25%,总有效率459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1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均可在颜面、胸、背等处可见丘疹,可挤出脂性粉刺,有红肿、结节、脓肿、囊肿、疤痕、色素沉着等一种或多种形态损害并见。多伴见油性皮脂溢出。  相似文献   

15.
曲彩虹  林耀环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50-1050
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 10 8例 ,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0 8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0例 ,女 5 8例 ;年龄 15~ 2 1岁40例 ,2 0~ 30岁 5 9例 ,2 3~ 38岁 9例 ;病程 1d~ 10 a,6个月以内者 60例 ,占 5 5 .6% ;皮疹类型为黑头粉刺型 5 8例 ,丘疹脓疱型 40例 ,囊肿型 10例。2 治疗方法口服甲氰咪胍 0 .2 g/次 ,3次 /d;四环素 0 .2 5 g/次 ,4次 /d,1周后改为 3次 /d,渐减至维持量 1次 /d。同时服中药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银花、生地、丹皮、泽泻各 12 g,夏枯草 2 0 g,白花蛇舌草30 g,生山楂 15 g。水煎服 ,1剂 /d分…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4年 4月至 1999年 10月 ,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配合西药治疗痤疮 70例 ,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痤疮 4 5例对照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5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 ,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70例中 ,男 31例 ,女 39例 ;年龄 14~ 4 2岁 ,平均 2 4 .4岁 ;病程最短者2 0d ,最长者 6年半 ,平均 2 .5年。对照组 4 5例中 ,男 2 0例 ,女 2 5例 ;年龄 13~ 4 2岁 ,平均 2 3.8岁 ;病程最短者 1月 ,最长者 6年 ,平均 2 .7年。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1.2 …  相似文献   

17.
青年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或“洒刺”,俗名“糟疙瘩”。本病因阳热偏盛,生机旺成盛,营血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阴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郁热,复感毒邪面成。现代研究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常与皮脂腺分泌、毛囊角化过度、民常驻菌群和炎症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起发迅速而很快消失。笔者根据中医治本、西医治急的特点 ,采用中西药治疗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1.1 风热型 :风团色红 ,灼热痒甚 ,遇热加重 ,心烦口渴 ,舌红苔黄 ,脉浮数 ,治宜祛风清热。药用 :荆芥10 g、防风 5 g、白僵蚕 10 g、金银花 10 g、浮萍 10 g、蝉蜕10 g、黄苓 10 g、甘草 5 g。1.2 风塞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 ,发热恶寒无汗 ,遇寒冷则加重 ,舌淡苔白 ,脉浮紧 ,治宜疏风散寒。药用 :麻黄10 g、防风 10 g、浮萍 10 g、僵蚕 10 g、杏仁 10 g、石膏10 g、甘草 5 g。1.3 …  相似文献   

19.
罗勤 《新中医》2002,34(12):46-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重度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西药治疗,采用Kupperman评分法从症状上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5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100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确定诊断标准.①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发达部位,对称分布.②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