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38例角膜异物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剔除。结果本组患者角膜异物一次取净557例(占87.3%),经二次除锈取净81例(占12.7%)术后角膜伤15均愈合,残留薄翳65例;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发生角膜异物应尽早就医剔除,同时加强从事机械生产工人的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强化安全措施,就可以减少角膜异物伤的机会,从而减少并发症,对于保护视力和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角膜异物-榛子毛逐渐的诊断、治疗.方法 经裂隙灯检查确诊后,于裂隙灯或显微镜下用尖镊夹取或针头剔除,分批逐渐取出积极治疗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24例32只眼,均治愈,视力提高.结论 角膜榛子毛较微小,容易误诊、漏诊,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且取异物时应分批逐个取出,不可强行一次取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角膜异物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556例角膜异物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88例,行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用氧氟沙星滴眼液+0.9%氯化钠注射液(做为空白对照)滴眼;B组268例,行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分析角膜损伤深度与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1周后,A组治愈212例,显效44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治愈率为73.61%(212/288);B组治愈232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6.67%(232/268),两组疗效(Z=-4.387,P<0.05)及治愈率(χ2=14.2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Ⅰ级损伤患者治愈率均为100.00%;A组Ⅱ级损伤患者治愈率56.21%(86/153),低于B组的78.76%(115/146)(χ^2=17.525,P<0.05);A组Ⅲ级损伤患者治愈率为40.00%(6/15),低于B组的64.29%(9/14)(χ^2=4.326,P<0.05);A、B两组内Ⅱ级损伤治愈率均高于Ⅲ级(χ^2=4.761、5.824,均P<0.05).结论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更有利于角膜创面的恢复;异物越深,疗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以铁屑、灰沫和植物性异物为多见,附着在角膜表面或嵌入角膜组织,导致患者眼睛红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彻底剔除角膜异物,在损伤相对应的睑缘或睑板下沟寻找容易误漏诊的隐匿性眼睑结膜异物,防止误漏诊而使角膜炎迁延不愈.方法 取异物前常规使用倍诺喜滴眼液滴眼1~2次,间隔1~2 min/次,进行表面麻醉.角膜浅表异物可用消毒湿棉签小心擦拭去除.嵌入角膜较深的异物,在裂隙灯下剔除.结果 165例中131例浅层异物1次剔除干净,34例深层异物分次剔除干净,未发生误漏诊的隐匿性眼睑结膜异物,无角膜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细致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介绍正确的防治方法,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可以有效地减少角膜异物的发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角膜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角膜异物摘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2例,角膜穿通1例,玻璃体炎2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5例,角膜穿通3例,玻璃体炎5例;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比较直观观察病情,且能降低患者发生角膜感染、角膜穿通和玻璃体炎等的几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春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62-3262
角膜异物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若不及时将异物剔除将会导致视力下降、角膜感染等不良后果。我院自2004年2月~2007年5月共收治角膜异物的患者372例396眼。其治疗方法以裂隙灯显微镜下将异物剔除为主,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华志贞 《云南医药》2001,22(5):406-407
198 9— 2 0 0 0年我科接治角膜异物患者 4 0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4 0 0例 ,年龄 30~ 4 0岁 ,男 368例 ,女 32例 ,采取随机交叉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 0例。选 4号皮试针头 ,用小号纹式血管钳夹持住针尖部轻轻弯曲 ,制成约 0 5mm的弯勾 ,和角膜异物针一起进行高压消毒后备用。 1%丁卡因滴眼局麻 ,治疗组患者用自制弯勾针头挑取异物 ,裂隙镜检查是否取完异物 ,如为金属铁屑残留锈环 ,再行剔刮 ,直至取净为止。对照组患者则用传统的角膜异物针挑取并裂隙镜检查 ,直至取净。两组患者术后均用纱布包封患眼 1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裂隙灯显微镜下186例角膜异物剔出术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应用无菌技术操作剔出角膜异物深、浅异物及锈斑、胶水、石屑;正确进行心理疏导,角膜异物剔除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健康宣教。结果本组186例角膜异物,185例是一次性剔除术成功,1例为石屑溅入双眼多个异物是分期取除的,未因操作不当、无菌观念不强而造成术后感染,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取异物清晰、安全、彻底,对组织损伤小;有效的心理疏导,充分的异物剔除术前准备,可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主观上积极配合,对角膜异物的顺利取出非常必要;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无菌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角膜异物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χ^2=4.33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6.0%(χ^2=4.000,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χ^2=4.891,P<0.05)。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疗效较好,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因舒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角膜异物剔除术后金因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4例(184眼)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滴金因舒加妥布霉素和迪可罗眼膏)92例,对照组(滴角膜宁加妥布霉素和迪可罗眼膏)92例,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金因舒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总有效率97.82%,未见局部刺激症状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因舒滴眼液有很强的促进角膜损伤修复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剔除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角膜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以一次性1 mL无菌注射器针头剔除角膜异物,角膜未见明显感染者,滴抗生素眼水,对有感染征象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抗生素眼水,眼膏点眼包扎.次日复诊观察角膜修复情况,并应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结果:角膜异物全部取出治愈.无1例角膜感染穿孔,视力全部或部分恢复.结论:应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能够清楚观察角膜结构层次,了解异物伤的深度,容易把握治疗,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0例不同角膜异物治疗的回顾分析,探讨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角膜异物性质、深浅及角膜炎症情况采取棉签擦去、1ml皮试注射器针剔除及联合用显微有齿镊轻轻拔出等方法取出异物,并予以抗生素眼液、眼膏消炎,必要时辅以全身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200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全部治愈。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取出具有组织损伤小、对异物定位准确、与角膜接触面积小、剔除时深度与范围易控、视野清晰、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黄玉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84-185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情况。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角膜下异物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中4316例(8602眼)LASIK手术过程,均为规范化操作实施LASIK术。分析可能产生瓣下异物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625眼(7.2%)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其中,309眼(3.5%)采用异物剔除和冲洗等及时合理的措施处理,冲洗后8眼出现少许边缘性角膜上皮细胞植入;316眼(3.6%)无须处理。所有患者预期的矫正视力均无明显影响,四季之中,以冬季异物的发生率最低;春夏秋季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间抽湿机过度使用有关。常见的角膜瓣下异物有组织碎屑、金属碎屑、细丝、脂质颗粒、血液、睫毛等。术毕当日及时对异物处理后,次日再发现异物的情况明显减少。结论:LASIK手术安全可靠。只要处理及时得当,收效良好。从人员技术、环境设备等多方面加强预防,可明显降低术中异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其手术前后视力及眼调节力变化情况。方法将94例188眼高度近视患者按屈光度随机分为2组,每组为47例94眼。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并对其术前与术后第1d、1周、1个月及6个月常规复查视力、屈光度等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一般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达到≥0.9,而超高近视组随访90眼达到≥0.9,4眼<0.8。并发症:角膜层间异物残留13眼,欠矫或过矫±1.00以上的12眼,术后瓣移位4眼。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具有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预见性,随着眼调节力的变化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剔除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角膜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以一次性1 mL无菌注射器针头剔除角膜异物,角膜未见明显感染者,滴抗生素眼水,对有感染征象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抗生素眼水、眼膏点眼包扎。次日复诊观察角膜修复情况,并应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结果:角膜异物全部取出治愈。无1例角膜感染穿孔,视力全部或部分恢复。结论:应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能够清楚观察角膜结构层次,了解异物伤的深度,容易把握治疗,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素高捷疗眼膏对角膜损伤后角膜上皮修复的疗效,我们对98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治疗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8例均系清除异物后治疗角膜缺损。分成两组,50例为素高捷疗组,年龄20~49岁,男性45例,女性5例;48例为对照组,年龄20~50岁,男性43人,女性5人。两组受伤部位(角膜)和受伤类别(金属屑)相同,两组均有65%的病例是受伤后当日或次日来门诊治疗,无1例来门诊前接受过治疗。方法:用0.5%地卡因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用异物针剔除角膜上的异物,70例有铁锈斑均挑除(素高捷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素高捷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点松解切线位异物取出术在深层角膜异物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眼科门诊深层角膜金属异物伤(异物未穿透角膜全层)病人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一点杠杆式剔除法,观察组采用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结果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平均手术时间(1.5±0.602)分钟明显短于一点杠杆式剔除法平均手术时间(2.3±0.523)分钟俨〈0.05),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正常角膜损伤几率15%明显低于一点杠杆式剔除法正常角膜损伤几率40%(P〈0.05),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术后患者不适感更轻。结论对深层角膜异物(未穿透全层)者采用四点松解后切线位取出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角膜的二次损害,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损伤角膜最佳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Ⅱ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水平、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2种术式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3.64%,Ⅱ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0.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出现眼压过高症状4眼,Ⅱ组术后出现眼压过高6眼,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2组患者经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和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式,应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复杂而脆弱且易受伤的器官。眼角膜异物在我院平洲分院眼科门诊是常见眼病,而运用正确的角膜异物剔除术对预防术后感染、减少角膜疤痕形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近3年来共269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操作、疗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LASE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将42例(60只眼)LASE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滴眼,qid),治疗组18例30只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滴眼,qid。随访观察两组视力、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程度,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治疗组用药后第9,11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11.23±2.08) d]短于对照组[(13.58±3.56) 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LASE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愈合不良患者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可有效减少眼部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